猫影-蝙蝠侠,该往何处去-文/石若萧
上映半个多月《新蝙蝠侠》的豆瓣评分固定在了7.6,光看口碑,也算得上今年以来国内最成功的进口片了。
但从国内市场角度上来考量,它并没能完成大家翘首期盼的“救市”任务,截至目前才勉强破亿,业内人士的信心也随着大盘一起跌到了冰点。不过在全球市场上,它的表现还算不错,总票房已经接近7亿美元。虽然称不上大爆,但应该也勉强可以回本。
《新蝙蝠侠》
不过仅从内容角度出发,这部电影其实并无多少新意。回首过去,从初次登场至今,“蝙蝠侠”已经有了近一百年的历史。即便去掉电视剧、动画片和游戏不谈,光算电影也经过了半个世纪,算得上是“超级英雄”这一类型系列的鼻祖。可相比近年来在全球市场开疆拓土、大出风头的漫威,DC显然要局促得多,不光旗下各个“超级英雄”的人设也在不断推翻重建,就连同一部电影都能剪出数个版本。到底是商业战略出了偏差,还是创作者水平不够?抑或是角色本身出了问题?
精致但普通
《新蝙蝠侠》的英文译名是The Batman,简简单单一个定冠词 名词的格式,一如前些年的《海王》(Aquaman)和《小丑》(Joker)。
这样的片名取法看似简单,实则麻烦,因为意味着这部电影的主要任务乃是要确立一个角色的人格。但蝙蝠侠同海王和小丑明显不同:对DC而言,后两者在2018、2019年之前从未以绝对主角的形式在大银幕上出现过,相当于从0到1;而蝙蝠侠早就拍过好多回了,顺序反过来,乃是从3或2再到1,涉及推翻重建的工作,要复杂得多。
《海王》
改编不是乱编,作为一个多年传承的上古IP,可以微调,但不能胡来,再怎么改也得符合基本的角色基因。为解决此问题,《新蝙蝠侠》选择了最保守,堪称返璞归真的路子:用上世纪美式侦探片的剧作格式来进行叙事,可谓回归了老本行——DC(Detective Comics)最早就凭借侦探漫画起家,受达希尔·哈米特和雷蒙德·钱德勒等硬汉派侦探小说作家影响颇深。
于是影片剧情就围绕着反派谜语人的一个个谜题来推进,而蝙蝠侠的主要任务就负责解谜,关键时刻再炫耀一把武力。不过除了着装异常之外,这部影片中蝙蝠侠的武打水平和普通人也差不了太远,高精尖武器也几乎没怎么用,整体来看约等于一个练过两下格斗的私家侦探水准。
尽管镜头、画面和配乐营造出的气氛十足精致到位,可单就侦探片的关键——解谜来说,也实在过于简单了。为防止剧透,此处仅举一例:长翅膀的老鼠是什么?这个问题,主角及其搭档愣是没猜出来,给的答案是鸽子和企鹅。可即便是但凡看过两本动物百科全书的6岁小孩,都能一秒钟猜出谜底是蝙蝠。即便超级英雄片不能太讲逻辑,这种谜题的水准也属实太低。
《新蝙蝠侠》
既然如此,观众便不能指望像看真正的侦探片那样获取“烧脑”快感,只能把注意力放在气氛上。气氛的营造主要来自两点:一是画面和镜头,这点影片倒是处理得不错,色调昏暗,一股油画质感,颇具上世纪《唐人街》《出租车司机》等黑色电影的格调;二是来源于剧情的深度。虽然影片对不公正的社会问题作出了一定反映,无奈受到前述低端谜题的影响,多少有些被拉了后腿。即便是对于社会问题的展现本身,也只能评价为浅尝辄止、乏善可陈。
影片对社会问题的解剖,也是通过两个方面来展开:谜语人、法尔科内、企鹅人等反派角色的世界观,以及蝙蝠侠本人的心理症结。但相比DC史上的几个著名反派,如恐怖分子贝恩和《黑暗骑士》中纯粹邪恶的小丑,这些反派们的犯罪动机都有些低级:不是仇富,就是为了挣钱和夺权。而反派刻画得不够深入,也就同时意味着蝙蝠侠本人的世界观无法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考验。至于父亲到底是善还是恶?这种极其老套的弗洛伊德式拷问根本无法让如今的观众信服。于是影片主题升华不上去,只好又回到了浅薄的“爱和正义”的救世主俗套上。
《新蝙蝠侠》
精致的画面,搭配上平庸的剧情,再加上175分钟的惊人时长,整体下来影片给人的观感就好像在阅读一本雷蒙德·钱德勒的文笔混搭上哆啦A梦剧情的长篇地摊小说。
蝙蝠侠之困
在所有的美式超级英雄形象中,蝙蝠侠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缺乏超能力,武术和装备也都一般,并且时不时还要处于生命危险之中。但最关键的还是性格太拧巴,总是不能酣畅淋漓地制暴,非得先狠狠纠结一番,理顺了正义和邪恶、权力与制衡、个人与群体、私刑和公义之间的复杂关系才能作出决定。
这种人设的纠结,也体现在了电影风格的不断变化上。上世纪90年代,蒂姆·伯顿和乔尔·舒马赫两位导演打造的蝙蝠侠画风,说得好听点是“哥特风”,说得不好听,就是一种恶趣味cult片,直接把蝙蝠侠这一形象的格调拉进了历史谷底。
1992版《蝙蝠侠》
诺兰接手后,换了演员,又大刀阔斧地将影片风格和叙事改成了经典黑帮片的模式,并且融合进了哲学层面的探讨,才终于让蝙蝠侠系列重新焕发了生机。特别是系列第二部《黑暗骑士》,还重新确认了“小丑”这一形象的魅力,给DC注入了一股强大的黑暗力量,某种程度上也促进了后来斩获威尼斯金狮奖的《小丑》的出现。
但诺兰的成功终究难以复制,超级英雄片本质上是幻想题材,和现实主义风格天生就不搭,若非天才手段,很容易炮制出怪胎。后来接手DC宇宙的扎克·施奈德技术有余,毕竟天才不足,于是《正义黎明》《正义联盟》的表现都只能堪称平庸。不过相比拍电影,扎克·施奈德对社交网络的掌握似乎更胜一筹,正片上映几年后,在粉丝千呼万唤之下又推出了长达4个小时的导演剪辑版《正义联盟》,总算把锅甩了出去,给自己挽回了一些颜面。
《扎克·施奈德版正义联盟》
而倘若要保证蝙蝠侠这一形象能常拍常新,不偏向奇怪的地方,就必须紧扣其所在的背景城市:哥谭。关于这一点,《新蝙蝠侠》终归还是把握住了。
哥谭堪称“罪恶都市”,政界、警界、黑帮山头林立,上层腐败,底层混乱。不管将多少罪犯送进监狱和阿卡姆疯人院,都只不过相当于把垃圾塞进床底下,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再加上蝙蝠侠自身还秉承着一系列道德守则,比如不滥用私刑,不杀人,这种自我设限使得其更加无力从根源上解决哥谭的困境,只能疲于奔命做一个裱糊匠。除了这种矛盾导致的悲剧感,其个人也拧巴无比,不仅要找寻自己的身世真相,还要整天隐瞒双重身份,整天面临身份认同危机……
《蝙蝠侠:黑暗骑士》
如果说哥谭是美国社会问题的化身,那么蝙蝠侠就是解决美国社会问题那个解法的化身。蝙蝠侠这一角色的生命力,归根结底来源于社会的矛盾。随着社会不断的动态发展,总会有新的矛盾出现,也就能不断刺激丰富蝙蝠侠这一角色的意涵。2019年《小丑》之所以成功,恰恰也是挠到了当下贫富差距等社会问题的痒处。不过,这种成功对蝙蝠侠来说借鉴意义并不大。毕竟相比找到问题的解法,一个劲地渲染问题还是要容易得多了。
超级英雄
谈论超级英雄电影,显然离不开DC的老对手漫威。近年来,DC的策略堪称是亦步亦趋地对漫威模仿跟进:一边推出《超人》《海王》《神奇女侠》等超级英雄单片,一边组成《正义联盟》这样的群像片。与此同时,为了保留自身特色,也会拍一些如《小丑》《新蝙蝠侠》之类的黑色艺术片风格电影。不过相比老对手,其战略部署和影片风格也总显得有些拧巴,俨然蝙蝠侠本身。
纵观漫威那些出名的超级英雄形象,特点都是“易于理解”,小孩一看就能懂,没有任何门槛。之所以能如此直观,乃是因为漫威的经典形象不仅人物性格相对固定,且大都和社会、历史、神话等具有某种深切的渊源。比如“钢铁侠”可以视为爱迪生、霍华德·休斯、乔布斯、埃隆·马斯克等数代创新型企业家形象的杂糅;“美国队长”是美国保守主义爱国精神的具象化;“雷神”源于北欧神话中的知名形象;“蜘蛛侠”则将核恐惧这一情绪做出了乐观积极的阐释;“绿巨人”则可以追溯到世界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中的“科学怪人”……
《钢铁侠》
相比漫威,DC塑造的形象多少有些不够简明扼要。如前所述,正义和邪恶究竟应该怎么区分?谁有这个权力下判断?这些从古至今困扰了无数代哲学家、政治家的根本命题,试图凭借“超级英雄电影”这一娱乐工具作出阐释本身就不切实际。即便再于剧情和人性的细微幽暗处下功夫,也难免显得浮于表面。
基于这点差异,漫威和DC的电影完全走向了两个不同的方向:前者擅长用最简单的“正邪对立”模型来设计故事,好人简单,坏人也不复杂,两两放对,打一架便是了。同时不停地引入新人物来开枝散叶,剧本节奏简洁明快,叙事遵循最经典的好莱坞商业电影范式。尽管剧情粗浅,但却可以吸引一代又一代小孩走进影院和主题公园,实现商业价值的最大化。而后者却连最基本的角色成长脉络都没理清楚,从蝙蝠侠到小丑再到超人,人物形象一直变来变去,光成长经历就各种版本交织在一起。叙事一环套一环,但最后也没有导出任何确切的结论。主创想象力渐渐枯竭,观众也疲惫不堪。
《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
因为主角们实在过于复杂,故事的推动力就只能从反派展开,再让正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捎带着理顺自己的心理问题。这方面《新蝙蝠侠》和诺兰的《蝙蝠侠:黑暗骑士》思路基本一致:前者是由谜语人设计的一个个谜题来推进;后者则从小丑安排的一个个道德困境入手。然后主角团队就在这些局面中疲于奔命,时不时再对自己和社会发出几次灵魂拷问,直到影片结束。
如此设置,产生的效果是反派魅力变得远大于主角,于是华纳干脆顺水推舟,制作了以反派为主角的系列作品,从上下两部《自杀小队》,到《小丑》乃至美剧《哥谭》都颇为成功。其中最亮眼的当然是首部全球破10亿美元的R级电影《小丑》。观众心理其实也不难理解:正方不光性格拧巴、穿戴古怪,这么久以来其实也并没解决任何实质性问题——多少年了哥谭市还是那个鸟样,那还不如坏得纯粹彻底的坏蛋们来得更有魅力。
总而言之,角色问题导致的困境已经牢牢扎根在了DC的文化基因深处,想要破局,非得仰赖天才导演的才华不可。这就意味着华纳永远无法如迪士尼一般采取绝对的制片人中心制,随意替换导演,将影片当作流水线上的工业品一般操作生产。事实上,即便是诺兰本人的《黑暗骑士三部曲》也未能保持在同一水准,至于后继者们则更加指望不上。
《小丑》
扎克·施奈德历来在影片时长节奏的控制上就有问题,这一点从命运一波三折、连续推出两个版本的《正义联盟》中完全可以窥见。而在时长超过4个小时的导演剪辑版广受好评后,华纳官方仿佛也没了自信,于是这一次也任由《新蝙蝠侠》推出了175分钟的版本。近三个小时的片长不光挑战了观众的极限,也给下游影院制造了巨大的排片困难。
华纳和DC未来该向何处去?或许取决于“蝙蝠侠”这一形象究竟能否有一天变得通透起来。但矛盾的是,倘若真的做到这一点,蝙蝠侠也就不再是蝙蝠侠了。也许这个角色的魅力,恰恰就诞生在不断推翻又重建的过程之中。俨然哥谭市中那些反复发作,却永远也没法真正得到解决的问题。
© 版权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