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史诗剧《抗美援朝》:耗资3000多万,动17国群演,却被雪藏了21年-2021年是一个让人遗憾的年份,影视圈中的许多老巨星、老演员和创作家都悄然离开了。香港演员吴孟达(达叔)、上海电影制片厂老领导朱永德等都离开了人世,令人悲痛和遗憾。
8月12日,一位国家一级导演也离开了人世。不过,关于他的消息并不多,没有多少人留意到。仔细了解后,都难免对他有太多的惋惜,至少我国的60后至90后均感到欠他一张电影票,他就是我国电影界的天花板级别导演——李前宽。
也许,对00后和10后而言,并未知晓李老的名号;但在50后至90后一辈人的心目中,他就是一位了不起的传奇人物,天花板级别的影界导演。
李老的代表作颇多,一时不胜枚举,如《开国大典》《重庆谈判》《佩剑将军》《决战之后》等,无不都是不可逾越的经典。
鲜有人知的是,在央视的鼎力支持下,李老还导演了一部有关抗美援朝战争题材的电视剧。
据相关统计,为了使这部史诗级巨作诞生,央视可谓是毫不吝啬,先豪掷3000多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后动用美、俄等17国的演员和军队参演,人数达到了罕见的10多万。
经导演、编剧、演员等的不懈努力,该剧终于在2000年杀青,取名《抗美援朝》(又叫《朝鲜战争》)。依原计划,它将于2001年与观众见面。
然而,不知何由,《抗美援朝》的档期被一拖再拖,让身为导演的李老离别了还没见到它的上映之日。除此以外,编剧张笑天、主演古月(饰毛主席)等也都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
蓦然回首,《抗美援朝》被“雪藏”至今已有21年,令众人感到不解的地方很多,比如,同是作为抗美援朝题材的电视剧《彭德怀元帅》(第26-33集)《三八线》《战火熔炉》等都上线了,唯有《抗美援朝》的“封印”一直未开。
这不由得使人更加好奇:既是央视投资的巨作,又有国家一级导演等执导精制,《抗美援朝》为什么会如此难上映?
《抗美援朝》诞生的时机很巧妙,它背负着重大的责任,能起到弘扬抗美援朝精神、承上启下我军历史和宣扬和平精神的作用,是一部集文化、历史、政治等于一身的作品。可以说,观众、制作方等都对它寄予了厚望。
为什么要这样理解《抗美援朝》呢?一切得从抗美援朝结束时说起。
汇聚于朝鲜半岛板门店的朝、中、美三方代表经过长期“拉锯战”,最终在1953年夏达成了共识,于7月27日的上午10点签署了著名的《朝鲜停战协定》以及《关于停战协定的临时补充协议》。
半岛停火谈判任务的完成,标志着中国人民志愿军和北朝鲜军民在这一场惊心动魄、实力悬殊的战斗中取得了胜利,它对我国的政治、经济乃至国际地位等都带来了非常深刻的影响。
协议签订后的9月12日,彭德怀就在《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中气势磅礴地宣布:几百年来,西方侵略者只要在东方的一个海岸上架起一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图|彭德怀
经此一役,每当美国等在国际上与我国交锋、接触,大都会投鼠忌器,顾虑三分。
比如,越南战争中,美国一直忌惮我国的警告;中美阿拉斯加会谈上,国务委员更是怒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等:“美国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中国人是不吃这一套的!”
凡此种种,不可胜数。从中既可看到祖国强大后给外交带来的自信,又可看出七十多年前抗美援朝遗存的影响。毕竟,从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刻起,中国人就不再吃列强“居高临下的那一套”了,它(抗美援朝)雄辩地证明了这一切。
很显然,抗美援朝战争已经铸成了一种新的中国精神,为中华儿女世代学习、传承。而完成这种精神的传播教育功能的,除了爱国教育、文学传播等外,不得不承认影视作品在其中也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
1905年,中国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在北京丰泰照相馆诞生,国产影视时代就此悄然拉开序幕。
似乎《定军山》早已为我国影视作品的主题定了调——反抗强敌。
上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正属于中国电影发展中的“拓荒时期”,《狂流》《中华儿女》等引起了不小的震撼,并在影坛中留下了足迹。
不难发现,它们与《定军山》很相似,都以弘扬爱国主义为题材,激励人们去奋斗。正因如此,观影后,无数国人为之精神抖擞,奋不顾身参与到革命中来。
30年代,《风云儿女》所带来的影响更加巨大,它就如风云中的惊雷般激励人心,那一首使人热血沸腾的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最后还成了新中国的国歌。
50至60年代,我国的影视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契机,从而让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生产迅速,并进入“黄金期”。如《地雷战》《南征北战》《地道战》《渡江侦察记》等遍地开花,刻画出了一个“英雄的时代”。
不难看出,在抗美援朝题材的战争片出来前,凡此种种影视作品,大多突出的都是集体主义精神,很少有刻画个人英雄主义的。抗美援朝素材被开发后,这种单一的局面被打破了,出现了如杨根思、黄继光、孙占元、邱少云、解秀梅等被单独刻画的英雄人物。
事实也是如此,他们在完成个人英雄使命的同时,还完美地表现出了集体主义精神,是人民心中永远的英雄。
然而,无论是哪一种抗美援朝题材的影视作品,都没有全面、系统地还原整个备战、作战过程,总让人看了不过瘾。在这一背景下,特别是进入80年代后,随着电视剧的流行,人们越来越期望看到完整、时长的作品。
所以,制作电视剧版的抗美援朝题材影视作品,已经成了弘扬主旋律的各大影视制作中心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在抗美援朝五十周年纪念日即将来临之际,为此,央视可谓是下足了血本,筹备投资3300万元。不考虑通货等因素,就这一笔巨款在当时的价值也相当于数亿、乃至数十亿元人民币。
从50年代以来,影视作品的投资大多用于制作,而非演员的酬劳。所以,在不受资本运作的影响下,这3300万元基本上都用于作品的生产,让作品的质量得到了保证。
雄厚的资金只是作品拍摄的一个基础和基本保障,在质量方面,剧本过硬、演员实力不可挑剔等因素对作品的影响也巨大。
不给演员投资,并不代表《抗美援朝》就缺乏实力演员,古月、孔祥玉、丁笑宜等都是非常经典的特型演员,他们所扮演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加之,贺强、王伍福、郭连文、洪学敏等其他著名特型演员的加入,让电视剧有了神仙阵容。
如何评价特型演员在战争题材影视剧中发挥的作用呢?以古月为例,他被认为是最受欢迎的毛主席特型演员。就他本人而已,曾誓言要出演100次毛主席,可惜病痛让他英年早逝,不能遂愿,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
不过,古月在《抗美援朝》以及其他作品中的卖力,是有目共睹的。
当然,并非人人都能驾驭这一部作品,以及合理利用好所有的投资、资源。经过多重筛选,导演、编剧等终于也都到了位。张笑天出任编剧,李前宽、肖桂云这一对几十年一直寸步未离的荧幕伉俪则成了联合执导。
就这些而言,《抗美援朝》尚未开拍,阵容便已相当强大,不得不令人万分期待。
出生于1939年的张笑天是我国著名的历史作家、编剧,一生作品颇多,所创作的就涵盖了电影、电视剧、小说、杂文、散文、随笔等多种文体。
图|张笑天
时至今日,他共出品了30多部长篇小说,50余部中篇小说,60余篇短篇小说,42卷《文集》以及18部小说集、剧本集、散文随笔集。此外,还有48部电影文学剧本问世,其中有28部被搬上了荧幕。
能如此“高产”,与张笑天的“科班出身”有很大的关系。他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史功底深厚,对古代史和近代史的研究颇深,这都是他创作的重要基础。
36岁那年,张笑天迎来了人生的重大转折——被调入堪称“新中国电影摇篮”的长春电影制片厂担任专业编辑,开启了与影视作品接触的新人生。
彼时,刚好是战争史与革命史电影题材被高度开发的时代,张笑天如鱼得水,似乎开挂了一样,在新的舞台上不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从7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张笑天编剧了许多著名的历史类型影视剧。情感和青春奋斗类的有《末代皇后》《世纪之梦》等,大型战争历史题材的有《重庆谈判》《佩剑将军》《开国大典》等。
其中,他所编剧的古代或近代历史题材电视剧,如《太平天国》《朱元璋》《刘铭传》等获得了央视青睐,分别在央视的一套、八套播出,反响强烈。
影视圈中不乏夫妻搭档,唯独李前宽、肖桂云这一对搭档走得最长,配合得最默契。与其他搭档相比,他们要么一个导一个演,又或者都是演员,而李前宽、肖桂云夫妇俩则都为导演。
图|李前宽和肖桂云
夫妻俩均在1941年出生,且都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不过,李前宽比肖桂云高一届,是师兄妹关系。
60年代中期,两人从学校毕业后,先后被分配到长春电影制片厂工作。在这一机缘巧合下,他们走到了一起,成了影视圈内著名的夫妻搭档。
然而,并不是李前宽和肖桂云刚走到一起就成为搭档。1982年,随着张笑天编剧的战争题材电影《佩剑将军》开拍,夫妻俩这才正式合作,并开始走上了搭档之路。
《佩剑将军》大获成功后,李前宽、肖桂云夫妻俩接着又联合执导了《重庆谈判》《开国大典》《决战之后》《七七事变》《世纪之梦》等,它们均大获成功,口碑极佳,让两人获奖无数。
其实,从《佩剑将军》开始,这一对导演夫妇就经常与张笑天合作,并同张笑天发展了类似于铁三角的编剧、导演搭档关系。
基于三人的多次合作,且有非常多的经典作品,央视对《抗美援朝》进行投资拍摄后,才放心让他们来运筹帷幄,精心制作。
经历风风雨雨,三人早就有了丰富的合作经验和制作功底,对于未问世的《抗美援朝》,应该是有十足信心的。
除了实力雄厚的导演、编剧,演员们过关也非常重要,对《抗美援朝》的质量问题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抗美援朝》中的人物都是真实存在的,剧情也依据事实进行艺术创作。对毛主席、周总理、朱总司令、彭德怀元帅、陈赓大将、洪学智上将和韩先楚上将等在抗美援朝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人物,必须要选好演员,才能将他们的优秀精神充分展现出来。
图|毛泽东
可以如此认为,革命领袖和共和国将帅们的气质如何,直接影响到了《抗美援朝》的口碑,演员们必须要把好这一关。
从70年代起,毛主席、周总理、朱总司令等都有了特型演员,他们要么气质相似,要么比较神似。
粗略统计,以毛主席为例,他的扮演者就有于是之、张克瑶、王英、古月、刘烨、王霙(yīng)、黄海冰 、王雷和唐国强等十几人。
但是仔细比较之下,最像主席的还是古月,毕竟他是被叶帅挑选出来的,且获得了主席家人的认可。
然而,很多人评论,古月只是形似毛主席,在扮演主席方面还缺一些火候。其实,如果看了他参演的《西安事变》《开国大典》《重庆谈判》《走出西柏坡》《毛泽东与斯诺》等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疑惑了,他的实力还是不容小觑的。他自己就曾说:“演好毛泽东是我一辈子的追求!”
就是有这一股将演好毛主席奉为终身追求的精神,《抗美援朝》剧组第一个想到的才是古月,并让他出演男1号——毛主席。
紧接着,周总理、朱总司令和彭德怀元帅等重要角色的演员也被找到了,他们基本都形神兼备、演技一流。孔祥玉扮演周总理,王伍福饰演朱总司令,丁笑宜出演彭德怀元帅。
图|周恩来
此外,刘少奇、陈赓、邓华、洪学智、韩先楚等的扮演者也被一一对号入座,他们分别是郭连文、杨绍林、洪涛、贺强和姚居德(后者与前者相对应)。
一家独唱、闭门造车自然会让《抗美援朝》的制作效果大打折扣,更甚者还可能会引起国际笑话,让作品沦为“神剧”。
为了避免这一尴尬,更好地还原历史真相以及确保内容的真实性,剧组还邀请了包括美国、俄罗斯和韩国等17国的演员与群演。比较突出的有,俄罗斯演员萨格杨出演斯大林,美国演员乔威尔扮演麦克阿瑟,韩国演员崔永浩饰演韩军统帅白善烨等。
《抗美援朝》还有一张“王炸”与定海神针,那就是邀请抗美援朝重要角色、志愿军高级指挥官、亲历者洪学智上将担任总顾问,使作品更加贴近史实。
1950年10月,洪学智出任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以彭德怀元帅副手的身份紧随部队抵达半岛,亲身经历了第一到第五次战役,是整个战争的重要见证者之一。后来,他所写的《抗美援朝战争回忆》成了抗美援朝战争历史研究的重要参考材料之一。
所以,除了洪学智有资格出任总顾问,基本没有其他人选(当时大多亲历此战的高级将领均已去世)。
图|洪学智
抗美援朝虽然被定义为局部战争,但它实际上是一场规模宏大的火力冲突,敌我双方均在战场上投入了不下几十万人马,美国的消耗更是超出了在二战中的投入。
正因如此,仅有几位主要演员的到位以及重要亲历者的指导,远不能让作品就此问世,必须要动用大量的群演。
对于这一部即将诞生的史诗级巨作,军方是非常肯定的,所以给予了很大的支持,给了剧组动用军队的特权。至此,剧组如得神助,如虎添翼,先后出动了十多万人次作为群演,将各类声势浩大、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都拍摄了下来。
可以说,《抗美援朝》是继《大决战》之后,动用军队人次最多的又一部战争题材影视作品。
经过长达一年的拍摄,由30集合成的《抗美援朝》终于在2000年底杀青。后期剪辑很快完成,并通过了审核,央视准备在2001年一套的黄金时间,让它如重磅炸弹一样震撼出场。
然而,正当全国人民都期待《抗美援朝》上映的时候,它却在最后的关卡上“熄火”了。据说,它已经被雪藏了,如今看来,这21年都没有被解封过。
一部场面宏大、制作精良、高度还原历史和得到军队与开国上将支持的作品,为何就这么被雪藏了?难免让人万分不解。
直到2009年,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访问时,央视前台长杨伟光才道出了其中的原因,解开了多年来观众心中的疑惑。
杨伟光说:“央视作为国家电视台,必须旗帜鲜明地讲政治!”他的原话是“不光是文献片,电视剧也得讲政治”。
图|杨伟光
紧接着,他还补充了一个理由,本来审核通过了就可以播,不过当时恰巧遇上一件震撼全球的大事件,那就是美国爆发了“9·11”恐袭案,世贸大楼被炸毁,如果在此时播放《抗美援朝》,有些“不太好”。
对于这一解释,有一些观众还是不买账的。比如,“9·11”恐袭的伤痛对于全世界而言,并没有延续多久,《抗美援朝》可以在这一时期停播,此后也可以上映,为什么就21年了都还没有音讯?
“9·11”恐袭一直萦绕在美国人的心中,不过他们在1999年制造的中国驻前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事件,对我们的影响也非常深刻,一直让国人难以忘却,所以《抗美援朝》有必要再次上映。
如此期待,透露出的是国人的爱国之情而已。其实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形势风云莫测,我国正在崛起之中,经不起任何突如其来的打击,所以国家不播出《抗美援朝》是有原因的,可以谅解。
非常遗憾的是,在《抗美援朝》被雪藏的这21年间,毛主席特型演员古月已于2005年去世,编剧张笑天、导演李前宽也分别在2016年和2021年离开了人世,再也看不到《抗美援朝》的上映之日了。
2020年,在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作战70周年到来之际,反映此次战斗的《金刚川》《跨过鸭绿江》等先后上映,让人们看到了希望。
特别是到了2021年,在国庆来临前夕的9月30日,以长律湖战役为题材的电影《长津湖》的震撼上映,口碑和票房双收,直戳美帝软肋,让国人感到骄傲与自豪的同时,对《抗美援朝》的上映更加期待了。
不过,树大招风。随着《长津湖》越来越火爆,多家外媒开始阴阳怪气地评价。比如,CNN说:“充满愤怒、挑衅,呼吁人们战斗!”
对此,《抗美援朝》是否能够上映,还得看官方的态度。总而言之,通过CNN的评价,还真应了杨伟光所说,有关抗美援朝战争题材的影视剧的播出,是让一些国外媒体看不惯的。
在此只能寄语,希望众多抗美援朝战争题材作品相继播出后,《抗美援朝》在将来的某一天也能与我们见面。
结语:
《抗美援朝》算是李前宽晚年最重要的一部作品,对古月而言,这是他参演的最后一部作品。从官方资料和相关的数据可以看出,官方对这一部作品还是寄予了非常大的希望。毕竟,动用军队来拍摄电影,除了永载中国电影史册的《大决战》外,在其他作品中很罕见,而人次达到十多万,更是难得。所以,相信《抗美援朝》上映的时候,一定会震撼人心。
© 版权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