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中国电影的变革时代:只记得大片,短视频让影院变尴尬-
472.58亿,这是2021年中国电影的总票房,在刚刚过去的这一年,还诞生了票房最高的春节档,虽然截至目前,2022年春节档的总票房还没有出炉,但种种迹象似乎都在表明:中国电影已经完全复苏了。
但是,细细回顾后疫情时代的中国电影,两极分化的票房分布,逐渐消失的“腰部”电影,过分依赖档期的片方,因短视频流失的潜在观众,也预示着中国电影业,正在迎来最艰难的变革时代。
消失的“腰部”电影
第34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的落幕,为2021年的中国电影,画上了句号。《悬崖之上》让张艺谋获得了最佳导演、张译获得最佳男主角,张小斐凭借《你好,李焕英》摘得最佳女主角,最佳影片颁给了《守岛人》,最佳男女配角分别是范伟(《一秒钟》)和朱媛媛(《我的姐姐》)。且不论各大奖项是不是实至名归,但总觉得差了那么一点点。
这一点,差在哪儿了呢?
如果只看数字,2021年中国电影交出的成绩单无疑是令人满意的:全年总票房472.58亿元,虽然和2019年的642亿依旧有差距,但至少恢复到了疫情前的七八成,要知道2020年时,全年票房仅204.17亿元。
不仅如此,2021年还诞生了历史最高春节档(78.42亿元)和历史第二高国庆档(43.88亿元);2021年9月底,中国银幕数破8万,无论是总票房,还是全国的银幕总数,中国都继续保持全球第一。20年前,全国总票房才8个多亿,而如今,8亿票房的电影,只能说刚过及格线。
但与此同时,如果让你不假思索地说出一部去年你认为的最佳影片,你是不是也会卡壳呢?好像除了两三部头部大片,以及热闹的春节档、国庆档外,平日里的电影院和电影业,是那么的平静。每座城市,都矗立着几十至几百家电影院,除了票房最高的影片,没人记得还有哪些影片在那里逗留过。
以2021年最卖座的三部电影《长津湖》《你好,李焕英》和《唐人街探案3》为例,三部影片的总票房加起来超过了150亿元,这意味着全年1/3的票房都是由这三部片子贡献的。而其他影片,从观众的角度看,几乎是失声的。
再做一个更明显的对比:去年春节档票房第一第二的影片分别是《你好,李焕英》(54亿)和《唐人街探案3》(45亿),排在第三名的影片《刺杀小说家》,票房直接降到了10亿,第四名的《熊出没·狂野大陆》只有5亿;而2019年春节档冠军《流浪地球》狂揽46亿,排在后面的是22亿的《疯狂的外星人》、17亿的《飞驰人生》、6亿的《新喜剧之王》。
前者的票房集中在头部影片,后者呈阶梯式递增。这就是中国电影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两极分化严重,“腰部”电影正在消失。
本刊统计,票房Top10电影在全年总票房的占比已经从2017年的39.9%,涨到了2021年的56.7%。而1亿至10亿票房的口碑电影,2017年有75部,2018年有67部,2019年有72部,到了2020年和2021年,只剩下21和46部。
2021年除了Top3外,排第四名的《我和我的父辈》,票房直接跌到了14.74亿。但回看2018、2019年,《我不是药神》《西虹市首富》《捉妖记2》《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等都是叫座的“腰部”电影。
而这些“腰部”电影往往又是类型片、演技派、黑马的代名词。后疫情时代,电影产业的复苏,靠的并不是一两部超高票房电影,而是“腰部”电影的再次复活。
电影,该卖的是故事还是档期?
“郝杰你就是个不听话的小孩,你拍的所有的电影,和时代、观众趣味完全相悖,你的两次票房失败是理所当然的……为什么我明知道你的电影要赔钱,我要投你?就是因为在这个时代,居然有你这样的人肯拍这样的电影,用这样的方式来拍!你是一个要灭绝的物种,你知道吗?”在最近播出的导演养成综艺《开拍吧》中,导演陈凯歌的这一席话感动了许多人。
连续两年拿到FIRST青年电影节最佳导演的郝杰,曾经风光无两,但由于个人原因,他在整整6年的时间里再没有新作品。《开拍吧》中,他拿出了三部作品,如果不探讨电影本身的艺术性,只以票房来衡量,三部作品都是失败的。节目并非是为了给导演们提供一个乌托邦式的创作环境,而是模拟现实世界,从拉投资、谈演员、找场地,到后期宣发,导演都要参与。
可无论是影片的商业价值,还是花心思进行后期宣传,郝杰都不愿妥协,最终,他拍摄的《乡村往事》在放映厅零观众零票房。在他宣布要退赛时,陈凯歌说出了上面那段话。
感人是感人,但现实世界,哪儿有那么多的“虽千万人吾往矣”。这部片子给投资人陈凯歌造成了690万的亏损,好在是模拟,若是真的,投资人恐怕不会答应。
现实比理想残酷得多。只有抢占到好的档期,才会有高票房。而最好的档期,非春节档莫属。
如果说1990年代和21世纪初,还只有贺岁片概念的话,到2013年,《西游·降魔篇》的出现,诞生了春节档“定制影片”的概念。次年,5部电影均选择在大年初一上映。再之后,七八部电影在春节期间“厮杀”的局面越来越常见。从2018年开始,混战春节档的电影升至两位数,2020年受疫情影响,春节档名存实亡,去年,虽只有8部电影选择春节放映,却创下了史上票房最高的春节档。今年,春节档的片单再次回升至11部。
一句话,赢的更赢,输的更输。所以院线和出品方又制造出了国庆档、暑期档、情人节、七夕档、清明端午……
“如果热门影片只愿在热门档期上映,那么久而久之,观众也只会在热门档期选择最热门的一部电影观看,需求端消费行为的改变,很多是由于供给端的培养,这无疑是对整个行业不利的。”猫眼研究院分析师刘振飞曾在接受采访时直言要害。
其实冷门档期并非就给影片宣判了“死刑”,2021年11月上映的《扬名立万》,没有大导演、大制作,更没有流量明星,最终票房9.23亿,豆瓣评分7.5,各种对于该剧的讨论持续了两个多月。而元旦前上映的《爱情神话》,也创造了上海票房纪录,院线纷纷增加排片,大家好像完全忘了与导演徐峥因2020年春节把《囧妈》发行权卖给短视频平台,而结下的梁子。
当大家为热门档期争得头破血流时,总有人为故事买单。
看电影,正在成为低频行为
尤其是遭受疫情重创的2020年,全年只收获了204.17亿元的票房,观影人次更是同比下降68%。一场疫情,将中国电影业打回到了7年前。
《八佰》剧照,这部电影夺得了新冠疫情元年的年票房冠军。
电影产量也大幅减少,2018年和2019年中国电影总产量都超过了1000部,2020年直接降至650部,同年8月上映的《八佰》是疫情后上映的第一部电影,也是当年全国,甚至全球的票房冠军。
但在大数据下,个人的诉求被稀释了。
人们的观影习惯越来越倾向于主题先行,而不是情感先行。是不是知名导演,用没用大牌明星,后期制作豪华与否,题材是不是当下热门话题……还没有看就能预知到内容,惊喜却越来越少。探索和试错空间被挤压,也导致了电影原创力下降。最近两年,周迅、秦昊、汤唯、陈坤等电影咖都“下凡”拍电视剧去了,是因为他们自己也知道,现在好的电影剧本少之又少。
更可怕的趋势是爱情电影也开始了电视剧的大IP风潮,2022年已知将上映的爱情电影有《十年一品温如言》《好想去你的世界爱你》《不要忘记我爱你》《小心我会电到你》《暗恋·橘生淮南》《我是真的讨厌异地恋》《念念相忘》等,其中4部都有原著小说,尤其是《暗恋·橘生淮南》,已经有4个版本了。
更潜在的原因和威胁来自于近两年崛起的短视频,疫情强行改变了人们的观影场景,倍速看剧或是“3分钟观影”也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观看习惯。去年重映的《指环王》,就曾掀起过激烈的争论:很多人认为,在当下的时代,这部影片太拖沓了。
加之网络大电影质量上升,以及2020年《囧妈》《肥龙过江》《大赢家》《征途》等影片进行了颇为成功的“院转网”尝试后,人们对电影院的依赖和黏性越来越弱。“爱优腾”与电影产业的深度融合,让院线影片的“窗口期”越来越短,像2020年12月4日上映的《赤狐书生》,12月19日就能在网络上观看,同月上映的《沐浴之王》,窗口期也只有20天。大量国外院线电影纷纷选择上线流媒体,爱奇艺就上线了超级影院春节档。这些都让电影院的存在,变得有些尴尬。
但我们依然需要电影。1997年,《甲方乙方》用中国式的合家欢喜剧催生了贺岁片的概念;2006年,转型商业片的宁浩,以一部《疯狂的石头》,迎来了小成本喜剧片的春天;2009年的《风声》,从沉浸在不断反转的强情节,到被剧中人坚定的信仰感染;2011年,滕华涛的《失恋33天》靠共情与精准营销,取得了票房奇迹;2012年,《人在囧途之泰囧》打破票房纪录,春节与电影院的适配度越来越高;2013年,争议不断的《小时代》,刷新了对传统爱情片的认知;2017年,《战狼》打破了主旋律下中国叙事的边界;2018年,《我不是药神》让现实主义题材散发出无穷魅力;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是中国动画的里程碑,《少年的你》呈现出了青春残酷的一面……还有密钥一再延期的《长津湖》、歌颂亲情的《你好,李焕英》……
它们从各个侧面、用微小但个体化的情感,刻画着时代。或许置身其中,尚不能体会,若干年后,我们再看到它们,会在里面找到时代下的自己。
© 版权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