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
猫影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女心理师》开5.1分,引发粉丝不满,涌入打分,提升至5.2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4-11-01   浏览次数:185

12月1日,电视剧《女心理师》在豆瓣开出5.1分的观众评分。关于这个不及格的成绩,我倒是没有什么意外。这部《女心理师》我追了几集,发现它是打着职业剧旗号的偶像剧,然后弃剧。我当时的看法便是,该剧的普通观众口碑不会太好,某些打分平台的开分,也不会及格。

果不其然,豆瓣开出了5.1分的成绩。不过,这一成绩迅速引发粉丝型观众的不满,更是在某些平台形成了热度搜索话题。继而,《女心理师》的豆瓣专区涌入大量粉丝型观众账号,开启了对这部电视剧的“五星满分打分模式”。《女心理师》开出评分的时候,有七万多人打分,截至目前,已经有超过8万人打分。截至笔者发文,《女心理师》的豆瓣评分,已经上升0.1分,到了5.2分。

《女心理师》的豆瓣小组讨论区域,更是有粉丝型的账号专门发帖,告知粉丝型观众们,新号也是可以打五星满分的,并且建议把早前的四颗星,改为五颗星等等。不过,下方也有部分账号留言称,豆瓣的评分系统当中,会自动过滤掉新注册账号的五星打分,和一星打分。其实,网络大数据面前,想要人为操控一部电视剧的评分,不是太容易。

当然,对于粉丝型观众的这种涌入打满分的行为,我虽然持有不赞同态度,但却也看到了积极的一面。哪一面呢?粉丝型观众们也开始在乎普通观众对于一部电视剧作品的评价了,尤其在乎最直观的普通观众形成的打分数据了。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粉丝型观众的这种进步,会反向助力明星群体,让她们知道自己应该多拍摄优质作品的重要性。对于明星群体而言,一些质量不过关的作品,确实会面对广泛的差评了。这些差评,又是粉丝型观众控制不住的。

我见有粉丝型的观众发帖称,“有一群黑子专门黑这部电视剧”,更是有帖子称,《女心理师》遭遇了对家的恶意差评。面对这样的内容,我比较奇怪,一部电视剧作品,怎么会有“对家”,它的“对家”又是谁呢?或者说,明星自己有“对家”?我们试着从所谓的“对家”角度思考一下,似乎这个“对家”的概念便不存在。对于明星和影视公司而言,营销、吹捧自己的影视剧作品即可了,下场去黑别人家的,必然被反噬。冤冤相报,最终必然会乌烟瘴气,自食恶果。

因此,我持有的看法是,现在的影视剧制作单位,都已经非常理智清醒。《女心理师》的制片方没有时间和财力成本去黑“对家”,甚至于也找不到什么所谓的“对家”,那也就没有什么制作方或者明星方会故意“黑”《女心理师》。这种“找对家”的行为,应该看为是粉丝型群体的不理智胡思乱想罢了。这种近乎被迫害妄想症的胡思乱想,严肃的影视剧从业人员,对其视而不见即可。

而对于《女心理师》的制作方,乃至于主演人员们,真正应该思考的,则是5.1分,5.2分这样的粉丝群体和普通观众群体共同打出来的分数,为何出现了不及格的状态,电视剧《女心理师》到底哪些方面存在真实的、需要严肃注意的差评呢。打分,可以凭着意气用事,你打五星,我就打一分。但是,严肃的差评,是没办法意气用事的。相反,只要把严肃的差评内容放在理性思考的范畴当中,便一定可以在差评当中找到进步的力量。

面对不及格的成绩,尤其是《女心理师》出现的较为广泛的差评性剧评文章,这看似是剧作的负担,实则是剧作方和主演方的最宝贵的财富。至少,普通观众,普通剧评人还愿意认真聊一聊作品到底差在哪些方面,愿意做文章式的理性交流。中国电视剧发展的这几十年历程当中,多少曾经的明星艺人,屡屡拍摄口碑不过关的作品,最终普通观众们连聊都不聊了,直接让它连热度都没有了,地面频道播出的机会都没有了。这才是真正的前车之鉴。

对于《女心理师》这部电视剧,我还是持有对于该剧第一篇剧评文章当中的那个观点。剧作每一集的结尾,都告诉观众,这是为了电视剧的故事性而做的改编,不能当作严肃真实的心理辅导范本,有问题,您还得找心理医生去。要想赢得一个好的职业剧口碑,我们是不是应该在编剧阶段,便把功课做足了,影视剧当中出现的心理学辅导案例,就真的架得住推敲,就让心理学的从业人员们找不出这样那样的毛病呢。还是那句话,要敢于采风,感谢真实,您见哪部严肃的历史剧会在自己的每一集片尾写上,我们这不是真实的历史哟,就是为了故事性而创作的,想看严肃的历史,您还得找教科书去。那类胡编乱造的“历史剧”,早就被观众们抛弃了,无声无息的,连挣扎的机会都没有。

而这次的心理剧,至少,观众们还在讨论一二。这是职业剧最后的机会。不然,观众会迅速抛弃我们。到时候,想让观众搭理,都没人理了。(文/马庆云)

THE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