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
猫影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悲情电影的魅力:观众为什么愿意为悲情买单?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4-10-29   浏览次数:230

  无论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双飞的结局,还是《泰坦尼克号》里杰克与罗丝的永久离别……悲情故事总会在我们心中留下强烈的印象,让我们久久不能忘怀。近期关于悲情美学的热搜不断,其中微博话题“极致be美学”阅读量高达2.7亿。悲情故事再次引起大家的关注。

影视剧《人世间》《风起陇西》等带有悲情色彩的故事获得了相当多的好评,近几年一些带有悲情色彩设计的影片,票房成绩也不俗。其中《你的婚礼》成为2021年五一档票房冠军,《花束般的恋爱》获2022年进口爱情片内地票房冠军。这些影片的好成绩引出了一个思考,观众是否更愿意为悲情故事买单?

悲情故事相关话题屡次冲上热搜,近年来带有悲情色彩的影片票房成绩也普遍高于同档期其他作品,从结果来看,似乎可以反映出观众对悲情故事的接受度较高。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深入来说是悲情故事中的遗憾,让观众得到了情绪上的释放。

心理学专家徐凯文认为:“观众只是愿意为悲情的故事买单吗?我觉得显然不是的,我从业二十多年来,没有谁因为我今天特别开心来做心理咨询的,都是因为我有悲伤、我有遗憾、我有愤怒、我有委屈……然后我们讲到这一点的时候,我们情绪释放出来,他会觉得这对他特别有帮助。好的电影是会让我们感动,感动就意味着唤起了我们强烈的情绪。负面情绪往往会让我们感到有更强烈的情绪反应。而且会推动我们去行动去摆脱这种负面情绪。”

“遗憾”“虐心”“错过”等字眼也通常被用作电影宣发,这些词语或许已经让许多观众见怪不怪,但当这些词语伴随着画面出现,又总是能起到吸引观众走进影院的效果。遗憾是悲情故事的核心,观众通过电影中的遗憾,联想到自己生活中的未竟之事,从而引起共鸣。如《你好,李焕英》中女儿希望妈妈看到她今天的成功,这是妈妈的心愿,但妈妈已经去世了。这份人生的遗憾不仅是属于影片中主人公,她替有着相似情感的观众表达出这份未完成的悲情。从而引起共鸣。

除了遗憾,悲情故事的另一个主题是失去。悲情故事之所以能让观众如此沉浸,往往是因为它先展现了美好的东西,然后再让主人公失去这些美好,让观众体验到失去的痛苦。徐凯文表示:“人生总是充满丧失,丧失什么呢?丧失一段美好的关系,人生当中,我们不断地获得爱,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又会失去这个爱。比如说《花束般的恋爱》,可能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是一个非常认同的、非常美好的关系,但渐渐地会发现两个人之间的分歧,或者价值观差异越来越大了,最后这样一段感情也遗憾地结束了。但是丧失的意思,就是我们拥有过,所以拥有本身就已经很美好了。”

主持人蒋小涵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会不会还有那种心理的满足?就是还有比我更惨的,所以我看了看更惨的以后,我心里就平衡了一点。”徐凯文认为这个现象是存在的:“其实很少有人是被真正的现实击垮的,都是被自己内心当中对自己的不信任击垮的。所以就像你刚刚说的那样,我们看到过更糟糕的情况,我们都走出来了,我们相信自己能够好起来。这种经历也好、情感也好,拿出来让观众来感受。与此同时可能对观众也是一种提醒,我们应该更懂得去珍惜身边此时存在的美好。”

正如徐凯文所说的,悲情电影最重要的意义,不是让观众感到痛心,而是在体验到这份痛之后,更珍惜当下,更能体会到身边的美好。往往开心时,我们容易忽略到这份美好来之不易,在失去后才痛心疾首。悲情故事正是让我们看到失去美好的后果,把这个负面情绪放大,让观众明白当下的幸福。

电影的魅力在于能让我们体验日常生活可能体验不到的悲欢离合,从而引起强烈的情绪,得到精神上的共鸣。悲情故事之所以受欢迎,正是它让我们看到了人生的美好,以及美好失去时的悲伤。我们寄情于电影,通过哭泣释放内心的情绪,然后让痛苦随着眼泪一同流失,从而用更乐观的心态,去迎接未来的美好。

THE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