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
猫影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幕后:每一部电影开拍,都必须要有这个动作!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4-12-16   浏览次数:218

“Action!”每一场戏开始,都离不开“打板”的动作。一部制作精良、画面经得起推敲的作品,更离不开场记的辛勤付出。


如果把电影工业比作一座金字塔,那么必不可少的就是由无数基层电影工种组成的庞大基座。他们的岗位或许微乎其微,但却极富“螺丝钉精神”,干一行爱一行,勤勤恳恳,兢兢业业。

6月8日开始,《幕后》板块推出特别策划系列节目,带您探访这些银幕背后的“螺丝钉”。今天就让我们率先走近场记这一职业,听听资深场记师张悦讲述她这些年的从业心得。

张悦进入场记行业超过10年,《芳华》《只有芸知道》《后会无期》《保你平安》等都是她的代表作。

相信很多观众都会对场记有个误解,认为他们只会简单的打板工作,此次接受我们访问,张悦“辟谣”之余,还深度介绍了打板中的学问。


据介绍,打板作用主要有两个。


一是负责声画同步。摄影机拍摄到演员的画面却没有声音,录音机录到了演员说话却没有画面,打板的功能就是让它们能够完全融合在一起。

二是负责记录素材,相当于给每一条素材起名字。比如这条素材属于几场几镜,什么时候拍的,是否有注意事项,场记都要在场记版写上内容,做好具体记录。

为了保证剧组高速运转,场记实际工作难度不低。尤其在双机位或者三机位拍摄的情况下,他们常常是以一人之力照顾多个机位。比如先给A机位打板,“一场一镜一次”,打完之后需要马上把板转过来,立刻为B机位服务。

整个过程除了要求清晰报出场次,打板动作还要求快狠准。完成动作后,场记又要迅速出画,及时撤离,让演员无缝走位,继续表演。这些都是这份工作要经历的考验。

打板不易,作为场记,还要掌握记码的技能。

以前胶片时代,记码就是记时间码,即拍摄素材在素材带子上出现的具体时间;现在数字时代,记码则是记文件号。

一张储存卡里的素材导出来之后,每个文件都有自己的编号,场记要为它们提前做好场记单,然后交给后期,让其看到单子时能够迅速分类,方便剪辑。

“打板已经不是场记工作特别重要的部分,记录场记单才是一个场记的灵魂。”张悦笑言。

一个好的场记不仅要基本了解镜头、景别、光孔、景深、色温、感光度等拍摄概念。拍摄过程中,还要非常清楚地知道每台机的状况。

镜头变化,景别变化,变化前后相差多大,以及镜头的运动轨迹,是摇动还是升降,这些要记录在场记单上。

她向我们展示了《保你平安》拍摄中用到的场记单。那时张悦采用的是一镜一页的记法,即不管这个镜头拍几遍,每个镜头的内容都单独呈现在一页纸上。

最后拍了多少个镜头,就会记录了多少张纸,“看起来特别清晰,可以方便后期同事工作。”

“拍摄完成后,场记单先是给到DIT(数字影像工程师),DIT随后会把场记单和素材打包给到后期。后期同事一翻场记单,就可以精确找到文件拍摄的具体内容”,张悦介绍道。

场记是需要一个终日全神贯注的工作。

用张悦的话来说,只要在开机状态,不管是否正在拍摄,他们都不能分心。否则一旦出错,轻则可能会影响导演判断,重则会导致成片出现穿帮。

她还记得拍《芳华》的时候,有一场戏是何小萍被几个姑娘堵在宿舍门口,要撕她的衣服。那场戏的要求是全景拍完“撕扯”,后接入何小萍的近景特写。

而当时何小萍的发型,梳的是那个年代流行的麻花辫。这也为剧组出了一道难题:如何让演员经历撕扯后的辫子保持与全景拍摄时呈现的一致?

“每次撕扯完,小萍的辫子都会不一样。”

“当一个景别切到一个景别,衣服撕扯程度略有不同尚可接受,但如果辫子样子变了,则可能变成明显穿帮。这确实是当时难以处理的事情”,张悦谈到。

为了让镜头前后连接上,场记当时不仅记住了每个场次演员辫子所在的位置,每拍摄完一个镜头还进行了极其细致的对比,直到后一个镜头里演员的辫子能够完全接上上一个镜头的景象,才最终解决了问题。

经一事长一智。丰富的经验越来越为张悦的场记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看过《只有芸知道》的观众都知道,这是一部时间线很复杂的电影,以倒叙呈现。隋东风和罗芸无缘白头到老,人到中年妻子的猝然离世让东风陷入哀伤与孤独,踏上了为亡妻完成遗愿的旅途。

片子闪回的镜头既有主角年轻的画面,也有他们人到中年的影像,时间不同且跨越甚大。

张悦当时看完剧本,随即按年代划分画了一个剧情图,为每一场戏都做好标记,比如说哪一年,主角们如何相识,哪一年,他们经历了什么。如数列状,全标注好。

“剧情图”由此成为她在这部戏中的“发明”,一直被她沿用至今。

张悦透露,场记进组的时间大概是在剧组正式开机的两周前,这段日子,他们会率先投入大量的文案筹备,同时提高自己对于剧本的熟悉度,“就剧组现场工作人员来讲,我们对剧本是最了解的。因为必须随时随地记得任意场次的内容。这也是场记一定要做到的程度。”


因此也有一种说法,场记就是导演的“最强大脑”。

入行多年,令张悦最有成就感的瞬间,是自己提的意见被导演采纳。有时候拍完一场戏,她会就具体情况向导演提出建议,“剧本里某个地方有着重描写,看看这里要不要拍一个特写。”

从张悦的角度出发,这是关乎这场戏本身的内容,可能这个特写会对表演或情节有帮助。如果导演说,“那拍一个!”“那我会觉得自己起到了作用。”

同是拍《只有芸知道》,期间有一段与场记息息相关的插曲,令张悦至今印象深刻。

影片中有这样一幕,东风跟渔夫在船上分享着他媳妇的过往,此时妻子生前心心念念的鲸鱼突然跃出水面,东风激动地把珍藏已久的妻子骨灰撒入水中,场面特别唯美和浪漫。

张悦揭秘,导演对实景拍摄特别有要求,这场戏是真实地拍于海中央。但由于船的体积不大,出海拍摄之前,导演要求精简人员。作为场记的张悦正是被精简下来的一位,相当于这场戏的拍摄没有了专业的场记。

当晚拍毕,没等摄制组把拍摄素材导出来,张悦其实已经去补了场记单。但第二天导演要剪的时候,依然发现素材声画没法同步,声画彼此找不到对应素材。

当时导演连忙把她喊到后期剪辑室,大家只好根据演员的动作,说话的速度和神态逐条逐条地重新匹配。

“A机是这条文件放在这儿,B机这条文件是放那儿,卡词的这句该放在别处。”一点一点地对应下来,对完一场戏足足花了整个下午,原本导演准备用来剪片的时间,全花在了这上面,“但他也没办法,只能生生地等着。”

张悦直言,没有场记在场就是会可能出现这个问题,场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值得一提的是,被誉为导演的“左右手”,场记们有很多机会可以学到导演的方法和经验。

因此很多影视从业者热衷把成为场记作为入行导演的敲门砖。跟张悦一起并肩的同行,如今很多都成了副导演甚至导演。

“大家都有各自的追求,这无可厚非。”张悦坦言场记行业留不住人才,收入不够高直接导致人才流失。


“你想,做别的工作可以比做场记工作多挣两倍甚至更多,这是很现实的问题。所以我也呼吁,各位制片人可否给基层员工涨涨薪资待遇。”

人各有志。纵使身边不断有同行离开,但张悦依然坚持沉浸在自己的场记事业。“因为它更专注于剧本,专注于画面,专注于创作,在我看来比较纯粹。”


作为前辈,她更开设了专业的场记课程,致力于为行业培养新鲜血液。而作为思想指导,她总是告诫学生们:“不要在你入行之后受不好的氛围影响而去糊弄了事。每一个人到剧组工作都必须以身作则,要让别人知道场记的价值。”


“尊重自己的职业,尊重自己叫场记这件事。”这是张悦教给他们的第一堂课。

THE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