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
猫影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42岁陈乔恩官宣结婚,她还是嫁给了那个人人喊打的“渣男”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4-10-18   浏览次数:218

01■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4月1日是愚人节的关系,为了避免大家误会,娱乐圈有两对明星都选择在3月31日正式结婚。

一对是玄彬、孙艺珍举行婚礼仪式,另一对是陈乔恩和之前在恋爱综艺的男友官宣领证。

随着事情的曝光,有越来越多关于陈乔恩和男友的细节照流出。

刚开始,只是有台媒报道,陈乔恩和男友Alan出现在婚姻登记处。

其实单从现场拍到的照片来看,大家都戴着口罩,没办法看清全脸,也没法确定领证的就是陈乔恩和其男友。

所以,大家并没有太当真。

只是,昨天下午1点多的时候,经纪人直接确定了这则消息。

更实锤的是,这件事的两个主角在晚上7点多的时候,分别发了微博,高调晒出了两人婚戒照,并配上了统一的文案——

直接官宣了领证的消息,以及感谢大家的祝福。

02■

这段关系发展之初,网友大多是不赞成的。

原因也有很多。

在颜值方面,当Alan在《女儿们的恋爱》这档节目中出现时,大家普遍认为这个男生的外形条件并不是很适合陈乔恩。

毕竟以前陈乔恩合作的演员都是明道、陈晓、王凯等男神们。

加上陈乔恩的爸爸说,女儿比较喜欢帅的,让更多人觉得没可能。

在年龄方面,Alan比陈乔恩小9岁,年龄差距较大,未必合适在一起。

虽然两人在节目结束之后就宣布在一起了,但综艺节目大多有剧本,很多人就没当真,觉得过不了多久两人就会分手了。

而且在私生活方面,两人刚在一起时,Alan被爆出ins上关注了大量的女性好友,有跳钢管舞的、卖情趣内衣的、球的、陪聊的……

他还经常点赞一些大尺度的照片。

这次曝光,让很多人觉得Alan人品不行。

后面Alan有解释说,那些女生只是自己的朋友,并一一回应了质疑。

而此时,陈乔恩坚定地站在了男友身边,相信这些女生只是男友的朋友,希望大家不要打扰到她们。

再加上两人在一起后,屡次出现分手传闻。

虽然双方多次否认分手,虽然他们经常晒照秀恩爱——

两人在一起的这两年里,他们会经常分享两人的日常。

会一起回到第一次见面的地点打卡拍照。

也会一起庆祝恋爱一周年和两周年。

……

至少两人表现出来的状态是幸福,但总有人不相信。

尤其是在那些爱之深责之切的粉丝看来——

陈乔恩喜欢这样的“渣男”,就是纯纯的恋爱脑,一点都不清醒。

03■

其实,小萌是能理解大家对陈乔恩的担心,但因为担心而逼迫其分手,这种行为不是那么舒服——

我觉得他不好,你就必须分手。

我已经警告过你了,你不分手我就粉。

这些语句都好像一个过来人,阻止着一个未经世事的少女,期待着少女可以按照自己的规划,走向他们认为的完美道路。

但这挺奇怪的,一来他们未必是过来人,他们甚至可能自己都没有经历过感情。

一来陈乔恩40多岁了,她不是小孩子了,本身也有过感情经历。

谁对她好,她是知道的,如何为自己挑选一个伴侣,她也是知道的。

况且面对这段感情的攻击时,陈乔恩和Alen都在坚定地携手走下去。

甚至在粉丝粉时,陈乔恩没有安抚,也没有逃避,而是勇敢地说:

“我没有强迫你们支持我的恋爱。有人能接受,有人不能接受,我觉得都可以。彼此尊重,这才是好的方式。”

只是,有人已经预设了在这段感情中,男生一定不靠谱,这段感情一定不会幸福的悲结局。

他们躲在自己的预设不愿意出来,对于两人的幸福视而不见。

04■

说到底,有些人还是助人心态在作祟。

无法别人的选择中存在危险,习惯去阻止、干扰。

在生活中,这种心态比比皆是——

一个人如果没有结婚,那ta一定不会快乐,一定要找个人结婚才会幸福。

所以,有人执着于安排别人相亲,来达成自己臆想中的幸福标准。

看年轻人在清北和普通211大学中要选择后者,会觉得这个人一定是脑子抽抽了,一定要改变他的想法。

所以,有人去篡改别人的自愿,还美名其曰为ta好。

其他人谈恋爱,某一方有一些行为旁观者不能接受。

所以,有人就认定这两个人在一起不会幸福,一定要他们分手。

……

这种助人心态越严重,就越容易进入一种偏执的状态。

往小了说这是在心疼别人看起来不明智的选择,往大了说是想剥夺别人自主选择的权利。

就好像这个人不这样做,就注定会面临,于是为了避免他人的发生,变成救世主执着于把人救出水火之间。

但如何确定别人正在经历的人生就是水火之间呢?

答案只有正在的经历的人才能给出,或许人家就是觉得幸福快乐呢?

毕竟那是他人的人生,承担选择结果的也是他自己。

只要他自己觉得值得,那就是有意义的。

就算最后了,也是别人人生中一种别样的体验。

而我们能做的只是提醒,而不是执意改变他人想法。

如今,陈乔恩和Alan已经领证了,他们很享受彼此有对方的时光,对他们说一句“祝幸福”也挺好的,不是吗?

THE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