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
猫影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谁在捧杀李靓蕾?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4-10-16   浏览次数:212

李靓蕾这个“跨年瓜”上周的新番让人担心。

她自己毫无节制地动用公众评审团,没有意识到公众的评审不仅解决不了她目前的困境,而且任何人只要过度依赖舆论,最终都会被舆论反噬。

火上浇油、引起广泛争议的还有《新周刊》评选“2021年度十大女性面孔”,排名第七的是李靓蕾跟都美竹。

这篇文章一出街就引起了巨大反响。

《新周刊》的微博转载这篇文章的时候,使用了张桂梅校长做引文。张桂梅曾在2020年度被《新周刊》评选为“年度十大女性面孔”。而在2021年榜单中,排名第一的是中国女性舱外太空行走第一人、宇航员王亚平。这个专题的封面人物也是王亚平。

都是搞媒体的,很清楚这种定调意味着什么,无非是高举高打,评选各行各业真正能够代表女性力量的榜样人物。

所以打开《2021年度十大女性面孔》,看到李靓蕾、都美竹与“性别梗”脱口秀演员颜怡颜悦,的确让人微微一愣,对于评选标准产生“我不李姐”的困惑。

更极端一点的读者,迅速点击了投诉。

《新周刊》一开始还很“刚”。在公号引起广泛投诉的情况下,又把这篇文章发到了微博。结果“新周刊 李靓蕾”、“年度十大女性面孔”双双上了热搜。

还有网友冲到蒋方舟的微博上骂她,蒋方舟不得不澄清自己早在2019年就离开了《新周刊》。

目前《新周刊》已经删掉了这篇文章。我们几个老娱记私下讨论这件事,戏称如果这个榜单是买的,那一定不是李靓蕾出的钱,而是王力宏。

有一种黑,叫捧杀。捧杀打的是心理战,甚至不需要找到对方真正的槽点,只需要无脑吹,引发公众的逆反心理,最后气球破掉、满地狼藉。

当然,以上是玩笑话,榜单肯定不是买的。但《新周刊》的这个搞法,客观效果的确是把李靓蕾架在火上烤。

既然榜单的定调是张桂梅、王亚萍,公众的情感导向天然直指大事件中的“榜样”。

这是公众面对新闻稿件的直觉响应与情感归属,老牌期刊《新周刊》按说应该最懂。不知道是媒体人变化太快,还是他们以为世界变得太快,总之,这个榜单以反公众常识和挑战公众心理的姿态隆重出街。

有个网友的话,我觉得差不多能解释大家看到这个榜单时为什么有强烈的不适——

“我的小时候:我长大要当像居里夫人一样的科学家;我孩子的小时候:我长大要成为都美竹李靓蕾一样的小作文创作者。虽然我也没有成为科学家,但我也一点不希望我的孩子成为她们这样的人。不是说她们可耻,只是成为一个标杆真的有点可悲可笑。”

如果这个榜单的调子定得没那么高,按热度、娱乐性、争议性划分,将李靓蕾、都美竹放在年度热点女性或者十大争议女性的榜单里,以打破男权,向独立、自由、觉醒方向迈出一步的女性人物为出发点,相信大家的不适感会降到最低。

榜样与破壁者有着巨大的差异。

榜样的意义是她们的行为无论放置于人类历史的哪个阶段,都无可争议地推动了文明的进程,甚至推动了人文或者科学领域的巨大变革。

破壁者则天然充满争议,她们拆掉了一些东西,也可能破坏另外一些东西。她们身上,拥有足够多被讨论的价值,这些讨论,有助于一部分人群的觉醒,却未必够得上榜样的高度,因为榜样是注定要被模仿的。

我理解即使老牌期刊也需要流量,老牌期刊的编辑与作者同样要承受阅读量的KPI考核,但作为微博拥有两千多万粉丝的期刊大V,《新周刊》的这个做法一方面有捧杀李靓蕾之嫌,使一些原本中立的读者开始站在她的对立面,批评李靓蕾过度占用公众资源、德不配位,另一方面也把自己的刊物往“黑红”这条路上推了一步。

“黑红”是毒,容易上瘾。真的不希望我曾经每期都看,许多新锐选题让我至今难忘的《新周刊》也走上娱乐黑红这条路。

另外,最最重要的一点,我并不觉得这个榜单对李靓蕾是善意的,或者说对女性充满善意。

《新周刊》在文中称:李靓蕾与都美竹,一个揭开了家庭内部存在的算计,一个披露了明星与素人之间,亲密关系中的不平等。网友们称她们为“嫂子”……

且不说“嫂子”这个称呼本身就是以男人做主语,单论社会意义,《新周刊》的这篇文章也完全打偏了。

李靓蕾的社会意义,根本不是她揭开了家庭内部的算计,而是揭开了完美偶像的假面。试问哪个家庭不算计?家庭这个经济学单位,从婚姻出现的第一天起就充满了算计,所以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称结婚就是夫妻合伙开公司,生孩子生的是“生产资料”。

李靓蕾后来所面临的舆论危机,也正是因为她既想得到足够多的离婚补偿,又无法面对和忍受对方“塌房”之后,对自己的嫌恶与防备,天真地幻想海啸过后,“人财两得”。

这种反常识的“算计”,让一部分公众的情感天秤开始倒向中立。

虽然王力宏在这件事上是个渣男,但渣男也拥有正常人的情感。不能说因为他是渣男,就可以在被揭掉完美偶像的假面之后,立刻无缝衔接,戴上完美前夫、完美爸爸的假面。

而都美竹的意义,在于她以一己之力,揭开了娱乐圈光鲜亮丽的外表之下,偶像令人震惊的腐败三观,咋就能扯到“亲密关系中的不平等”?

将吴亦凡与都美竹之间的种种,称为“亲密关系”,作为情感老中医,我听着真是别扭。我相信都美竹不会承认自己的“前男友”是吴亦凡,而吴亦凡,如果不是为了脱罪需要,更不会把都美竹当作“前女友”。

他们之间只有欺骗关系与利益关系,没有亲密关系。

既想把李靓蕾与都美竹拔高成为年度女性榜样,又将她们行为的意义,局限在两性与情感关系中,站在媒体的角度是绝对的双输——讨厌她们的人,觉得她们德不配位;喜欢她们的人,觉得她们的意义被低估。

而站在李靓蕾的私人角度,这篇《年度十大女性面孔》简直堪称无妄之灾。

她与王力宏的纠纷尚未尘埃落定,吃瓜群众扔下的一地瓜皮需要她自己消化、清理。借助舆论,她的确拿下一城,撕下王力宏的面具,引发了一场网络狂欢,从这个层面上,李靓蕾赢了。

但每个人的生活落实到柴米油盐、亲子关系、社会关系甚至心理问题,无不需要当事人一点点解决、一天天熬。这种东西不仅无法论输赢,公众参与过多更会帮倒忙。

对于李靓蕾来说,最难的不是面对微博上那1512万条信息,而是尘埃落定后,如何梳理心情,平静、理智地面对未来的生活,以及3名子女的教育问题。

任何的名誉高点与社会热度,都无法替代她的生活。她迫切需要沉下心来,以女性、母亲、主妇、前妻的身份,妥善安排自己与三个孩子的平凡日常。从这个角度,没有消息对于李靓蕾来说就是最好的消息。

对于经历了大是大非、大痛苦大波折的李靓蕾来说,朴树的那首《平凡之路》是最有营养的鸡汤。

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

也穿过人山人海

我曾经拥有着的一切

转眼都飘散如烟

我曾经失落失望

失掉所有方向

直到看见平凡

才是唯一的答案

作为第一时间支持李靓蕾的读者,她的每篇小作文我都看了不止三遍。作为女人、我不希望李靓蕾做战士,更不期待她当榜样,我祝福她重获平静,在阳光下、在风雨中,好好生活。

当一个人被舆论架得太高,需要极其强大的修为,才能继续自己平凡而伟大的生活,很多人在这种情况下,会失去人味,变成流量;不再懂得生活,只会表演生活。

人在鲜花与掌声中,常常高估自己,被李靓蕾拉下神坛之前的王力宏正是如此。而接棒王力宏的流量,尝到了走红滋味的李靓蕾,如果被捧得太高,会不会活成她自己讨厌的那个人?难说。

战争中的常胜将军,如果一辈子眷恋自己的光辉岁月,会慢慢忘记那是一场战争,有人会死去,有人会受伤,无论胜负都有代价。

李靓蕾目前最需要的不是荣誉、榜单,而是从细微之处规划自己崭新的人生。无论做职业女性,还是继续做全职太太,都是李靓蕾的自由。她曾经活成某人的影子,千万不要再活成热点的影子。

祝李靓蕾走下神坛,活成一个平凡的女人,一个平凡普通而有钱的女人。这是无数女性的梦想,看到有人梦想成真,无论如何还是开心……

THE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