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
猫影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港影:金像奖的荣耀,前后之别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4-10-14   浏览次数:144

「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在上一篇讨论华语三金影帝的文章,有位影迷说了一句话。

他说:"之前看过一篇文章,说金像奖,前十年给了老艺术家,类似安慰奖,之后十年进入巅峰,大概是85-95左右的十年,成就商业片之王周润发和文艺片之王梁朝伟。之后衰落,直到无间道短暂复苏,一零年之后基本上就衰微了。"

修正了两处错字。

这应该是对金像奖的历史记忆模糊了。

金像奖在1982年正式启动,首届影帝是第一代“喜剧之王”许冠文,他生于1942年,凭一部自编、自导、自演的《摩登保镖》夺得首届影帝,而这种集合编、导和演的能力于一身的演员,迄今为止,整个香港都不超过五个人。

而金像奖的前十年,是1982年至1991年,出产影帝八位,包括许冠文、洪金宝、麦嘉、梁家辉、李修贤、郑则仕、周润发及张国荣,其中周润发蝉联并三次夺帝,洪金宝则夺得两次影帝奖。

此外,梁朝伟称霸金像的旅途,1995年才刚刚开始,十年后的2005年,夺得第五座金像影帝奖杯。

商业片之王周润发和文艺片之王梁朝伟的概念是成立的。

但无论是老艺术家,还是安慰奖,以及巅峰期概念,都完全没对上位。

这当然没什么大不了。

记忆模糊而致偏差,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关键在于影帝奖的说服力问题。

香港电影的脉络很分明。

于七十年代开始渐趋蓬勃,八十年代进入黄金期,在“双周一成”的竞争和推动下,于九十年代步入巅峰,零零年代开始陷入衰退的泥沼,一零年代在商业表现上有所回暖。

金像奖在八十年代应运而生,也是一种证明。

只有当电影在商业和工业面足够发达,才会催生出象征繁荣的奖项盛典。

如果回溯影帝奖项,可以发现这样一个情况,从1982年到1999年共计十九届颁奖礼,其中十一届颁发给了小众、文艺和现实题材电影中的男主角,此后十年则商业片唱起了主角,再后十年商业与文艺类型开始平分秋色。

从竞争情况来讲,周润发拿过三届影帝之后,其实就已经是自动退出角逐的状态,这也是一种给后辈演员让路的姿态,洪金宝和郑则仕各拿两届,梁朝伟称霸十年夺得五届影帝后也就意兴阑珊,刘德华十二年里拿到三届影帝,刘青云和张家辉各自两届。

而真正从八十年代开始一路贯穿金像奖的演员,其实是梁家辉,他跨越三十年,夺得四座金像影帝奖。

这些演员也都可以算是金像奖的大赢家。

但是不是据此就可以讲,衰微年代的演员拿奖,要么是缺少竞争、要么说服力就不够?

金像奖的评选规则虽然未必一定非常科学,但走过这么多年,大多数赛果都还是令人信服的。

而更应该秉持的是“作品说话”原则。

只要持续有好作品和创造力出现,影帝奖就没有质疑。

一直以来有个观点,无论是票房还是奖项,都仅作参考,只有作品不会说谎。

演员拿到影帝奖,先不用去看当届对手,只需要拿作品过来,复盘其表演,研判其基本功底表现和创造力情况,就能知道是不是名副其实。

所以不管电影工业和颁奖礼是衰微还是鼎盛。

只要你有好作品,就可称无冕之王。

比如一零年代的影帝,有《岁月神偷》的任达华、《线人》的谢霆锋、《桃姐》的刘德华、《寒战》的梁家辉、《激战》的张家辉和《踏血寻梅》的郭富城、《树大招风》的林家栋及《叔叔》的太保,也包括《杀破狼·贪狼》的古天乐。

谁人不是实至名归?

故而我们不能说。

香港电影过了鼎盛年代,或者曾经的强者隐退。

影帝奖的说服力也就不复存在。

因为演技其实并不需要同行的衬托。

它就像一场不懈地苦修。

无心为苦。

有心则乐。

THE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