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
猫影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金庸为何在巅峰期诡秘封笔?被南大教授羞辱那事,其实算不上主因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4-11-27   浏览次数:154

引言

1969年10月24日,香港《明报》开始连载金庸的武侠小说《鹿鼎记》,又掀起一股“江湖”的“腥风血雨”;历时两年又十一个月后的1972年9月23日,小说终于迎来结局。

在上个世纪70年代前的20余年里,如此的小说连载方式在香港非常盛行,人们对之已习以为常。许多人认为,这一作品之后,金庸还可能还会有更多令人期盼的作品。

然而,金庸突然向民众和广大粉丝宣布,从此封笔,一切都毫无征兆,又似乎都在情理之中,只是令人感到措不及防。

曾经引领文坛潮流、对几代国人都有深刻影响的金庸就此封笔,是否意味着此后再无“江湖”?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是否因为遭受到某些教授的嘲讽而羞愧已隐退?有三件事可能是主因。

一、初心不是成为小说家,写小说是情非所愿

接受采访中,金庸曾经透露说:“如果条件允许…未曾有过写武侠小说的打算!”其实,他的人生规划并非是做一位武侠小说家,而是国际记者。

1944年,他在重庆的国立政治大学外文系的学习中,由于对于职业学生不满而进行投诉,但自己却遭到勒令退学的处理;此后不久就进入中央图书馆工作,随之转入苏州东吴大学(今苏州大学),专门学习国际法。

抗战胜利后,他回到杭州担任《东南日报》的一名记者。所以,他的最大和唯一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国际记者,所有的进阶学习都为成为国际记者做准备。

为这一理想,他转而进入《大公报》,成为其中的一员编辑,负责收听英语国际电讯广播并为其翻译。传闻,他与第一任妻子的离婚,也和这个理想有关。

但是愿有不遂,只能退而求其次,自主办报,转载国际国内新闻;他在退休后的采访中说:“除了儿女,新闻事业是最爱。”

成为武侠小说家纯属意外。为提高《大公报》的销售量,梁羽生和陈凡(百剑堂主)同他一起于1955年在《大公报》内开设《三剑楼随笔》,他担任专栏作家。

可能是造化弄人,无心插柳的第1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出来后便火得不行,让他从此停不下脚地创作其他作品。据他的回忆,写武侠小说纯属为两件事,一是交差,二是好玩。

同其他两位“中国武侠小说三剑客”(古龙、梁羽生和)相比,他既没有古龙的谋生压力,也没有梁羽生的志在有一番作为,所以成为大师是一个意外。

在访谈或发表的文章中,他时常用武侠小说是“无所谓的通俗小说”、“娱乐性的庸俗读物”、“非真正文学著作”等,没有将其视为成就自己的重要功勋。

这样的评价引来两种猜测。第一是有人认为他过于骄傲,以此来获得高高在上的感觉;第二是认为观点过于古板和偏执。若论偏执,其实还得与他的家世有关。

海宁查家世代书香,有“文宦之家”的美称。他的祖上基本注重国学的修养,轻视小说等文学作品,认为它“有辱门楣”。也许,不承认自己是武侠小说家,与这些背景有关系。

二、巅峰隐退是最明智的选择

有人说,在金庸的笔下才有“江湖”,才有栩栩如生的大侠,停止了写作,就等于“江湖”从此消失。他曾在自述中透露,自己最崇拜的人是范蠡与张良,他们都是自己的人生模范。

纵观范蠡与张良的事迹,两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激流勇退”,敢于在巅峰时期隐退下来,从而保住身家性命和前半生的所有努力。

《鹿鼎记》成书之时,正值金庸的事业巅峰,在武侠小说领域的地位无人可撼动。依照常人的做法,他们都会顺势而为,赢得更多的金钱或名誉,但他却没有这么做。

1980年宣布封笔后,他直接向记者透露,希望停下笔和报社的工作,逐步地进入隐退状态,自己最喜欢的是拥有弈棋、读书、旅行等的生活方式,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好好享受。

有人就认为,他的隐退虽然给武侠小说领域带来影响,本人的事业也会受到相应的牵涉,但这是明智之举。也许拥有高成就的人都有高压力,他们在外不再拥有对手,但一直战胜不了自己,所以只能选择隐退。周星驰的隐退就是如此。

三、成为学者是愿望,隐退和南大教授的羞辱无关

封笔后,金庸不得不走进新领域,完成接下来的梦想。他非常注重文人身份的归属和定位,喜欢别人称呼自己为“历史学家”或“学者”,而不是“小说家”。

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小说”属于历代文学评价系统中的“小道”,难登大雅之堂。作为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家族后裔,他的一些观点难免会受到祖辈们的影响。直白而言,“小说家”些许会让他感到自卑。

关于自己的作品,他喜欢的并不是《鹿鼎记》、《书剑恩仇录》等成名之作,而是并不怎么知名的史论著作《袁崇焕评传》。

退休后,他被邀请担任浙江大学文学院的院长,成为历史教授。在各种场合里,他都要求别人称呼自己是查良镛,而不是金庸,坚持自己是历史学家。所以,无数的证据在表明,他一直想摆脱小说家的身份或小说作品给自己带来的影响。

但是,他的“史学家”的自我期许,虽然获得粉丝的尊重,但却难得学界的认可。刚执掌浙江大学文学院时,学术界几乎用同一个声音来嘲讽他,认为“这会损害浙大的学术名誉”,认定这是小说家与史学者的“错位”。

他在此后发表的一些史学观点中,也遭受到许多批评。比如,他对于羌族历史的观点,史学界一直认为是一个“大笑话”。华东师大历史系某教授直接笑话,认为以金庸的水平,连当副教授的资格都不够,当院长有些才能与职责不匹配。

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董健直接公开声援,认为他只是一介武侠小说家,当院长根本不合格。后来的交谈中,董健还透露说:“金庸在南大开的历史讲座中,历史知识漏洞百出,听者不得不将其轰下台”。

对于这些讽刺,他并没有进行正面回应,认为:“能被承认当然是好事,但一旦妨碍到别人的利益时…他们就会群起而攻之,非常情愿打倒你,贬低你的存在。”

其实,他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2006年执意以82岁的高龄跑到剑桥去做学生,2006年到2010年期间,先后获得剑桥哲学硕士学位和剑桥哲学博士学位。

所以,他的封笔与其他人无关,主要是为追求自己的梦想而已。

结语

急流勇退固然让人感受到痛苦,但也是非常实用的古老哲学,让许多人明哲保身。最远的例子是朱元璋的大臣们,他们帮助朱元璋攻打天下,本以为可以享受富贵的时候,却被朱元璋依依消灭,最后都死无葬身之地。

例子也可以用于如今网红的身上,许多人火红起来后,并没有提高自己的文化内涵和技能,而是买卖旧梗,让观众感觉到视觉疲劳,最后黯然退场。巅峰时期,金庸选择隐退,是非常明智的举动,既让自己的作品永远的保鲜,也保住了自己的名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THE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