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
猫影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翁美玲的葬礼:成龙到场、“郭靖”扮演者泣不成声、数万粉丝送别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5-01-22   浏览次数:132

《射雕英雄传》是金庸笔下最著名的小说之一,近些年来也是多次被翻拍。

故事的大致内容主要以江湖儿女的爱恨情仇为主,特别是郭靖和黄蓉的人物角色更是深入人心。

在这么多不同版本的《射雕英雄传》拍摄中,要问郭靖的扮演者哪个最具有特色,相信大家脑中有着好几个人选。

但要提起黄蓉的扮演者哪位最贴切小说原型,那肯定就是翁美玲了。

翁美玲作为曾经的著名香港女演员,凭借《射雕英雄传》黄蓉的角色迅速走红,一跃成为知名人物。

香港小姐出身的她不仅拥有着剑桥大学毕业的高学历,还有着不俗的演技。

彼时的她原本前途一片大好,却在1985年5月14日在家中因为吸入太多煤气自杀死亡。

翁美玲自杀事件在当时的娱乐圈中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无数的国际巨星前去祭奠,黄日华泣不成声,当时有数万名粉丝前来送别。

在翁美玲的自杀现场,她的遗言只有一句话:“Daring I LOVE YOU”,这让彼时身为翁美玲前男友的汤镇业瞬间落向了舆论的中心。

对于翁美玲的自杀,很多人都对她的死多加猜忌,大多数认为她的自杀和汤镇业有着直接的关系。

他们二人的分手是击垮翁美玲内心的直接原因,但事实究竟是否如此,还需要结合翁美玲的情感经历。

01 童年不幸,性格扭曲

翁美玲出生于1959年,她的出身并不高贵,私生女身份出生的她从小时候便注定了和他人不同。

由于她的母亲是以第三者的身份出现,以至于她的母亲在家中没有任何地位,连一些仆人都对其没有丝毫的敬意。

为了生活,他们母女俩只能待在翁美玲父亲的别墅中,在她小时候,她的母亲就像家中的保姆一样,没有佣人理会她的母亲。

由于无名无份,翁美玲的母亲在别墅的生活可谓是苦不堪言。

但年幼的翁美玲并不理解母亲的委屈,她只知道在他们家中父亲的地位是最高的,只要受到父亲的庇护在这个家中就不会受委屈。

在别墅中那段时间,虽然它们母女二人没有什么地位,但好在有个落脚之地,不至于露宿街头。

但好景不长,翁美玲父亲的去世也标志着她们母女二人失去了在别墅中的唯一庇护。

翁美玲的父亲去世之后,她们母女二人就被赶出了家门,为了生活她们只能寻找别的出路。

在一番颠沛流离之后,翁美玲的母亲开展了她的第二段感情,并跟随她的继父去往了英国,但却没有带着她共同前往,而是把翁美玲留在了舅舅家。

童年的不幸经历在她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划痕,母亲每天受尽委屈,晚上在房间里哭泣的样子全都印在了她的脑海里,她不愿像自己的母亲一样任人摆布。

在舅舅家的生活还算安稳,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翁美玲对她舅舅的依赖越来越严重。

每天都要看到他才能安心,还经常向他撒娇,对他的依赖已经达到了根深蒂固的程度。

随着年龄的增长,13岁的翁美玲已经褪去了青涩的面容,再加上童年的遭遇让她的心智达到了远超同龄人的成熟。

为了今后的生活,翁美玲决定离开自己的舅舅,前往英国留学。

也正是因为小时候的不幸遭遇,翁美玲在做事时特别执拗,她不愿比任何人差,无论在任何地方,她都争取达到最好的成绩。

在只身一人办理完前往英国的签证之后,翁美玲就离开了自己的舅舅,远赴英国就学深造。

在翁美玲参加高考那年,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最终收到了《剑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1982年,学成归来的翁美玲决定凭借自己的长相和气质进军娱乐圈,为了尽快地打响名头,她参加了彼时最受人欢迎的香港小姐海选大赛。

在数千参赛者的比拼下,拥有《剑桥大学》学历的翁美玲最终以黑马的称号,夺得了那一届比赛的第8名成绩。

虽然在很多人看来,能够在如此激烈的比拼中,以新人的身份夺得第8名的成绩,已经可以称得上是绝佳的成绩。

但翁美玲却并不这么认为,她的目标是第一,没有完成这个目标一直以来也是她心中的一道坎。

在比赛结束以后,翁美玲急需一个能够让自己出名的机会,在当时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荧幕中亮相。

恰逢当时《射雕英雄传》的剧组正在为黄蓉的角色寻找演员,但由于女主的选择对节目的影响太大,一直没能确定下来。

得知这一消息的翁美玲觉得这是一次机会,在一番询问之后,就按照小说中的人物原型,身穿一身古装,手持一根柳条来到了金庸的面前。

毫无疑问,翁美玲的气质太适合黄蓉这个角色了,金庸也这么认为,当即就决定了由翁美玲担任这一角色。

要知道当时竞选黄蓉这一角色的演员足有上千人,包括一些一线演员,但最终还是选择了翁美玲,足以说明她彼时的天赋。

在节目放映之后,《射雕英雄传》这一节目迅速火遍了大江南北。

特别是翁美玲饰演的黄蓉这一角色更是深入人心,古灵精怪的模样仿佛小说中走出来的一般令人难以忘怀。

凭借着黄蓉这一角色一炮而红的翁美玲,从无人知晓一跃成为了知名演员。

本应从此鱼跃龙门的翁美玲,却在饰演黄蓉这一角色之后,渐渐地淡出了观众的视线,再次出现在新闻中时,却是她自杀身亡的消息。

02 自杀身亡,究竟为何

翁美玲去世的消息公布之后,数万名粉丝纷纷发声讨伐汤镇业。

粉丝们认为如此这般精灵古怪的翁美玲怎么会如此极端,因为二人的分手而选择放弃生命,其中一定有隐情。

虽然网友们一致认为翁美玲的死是汤镇业一手造成的,他应该为其偿命,但这却只是网友们的猜测,真正的原因并非如此。

1985年,在翁美玲去世的消息公布之后,曾经和她有过情感经历的罗泊表示他对翁美玲去世的消息并不奇怪。

原来在二人曾经交往的时候,翁美玲就已经有过自杀的行为。

彼时的二人正值热恋期,和很多其他的恋人一样,为了进一步的发展,翁美玲带着罗泊去看望了她的母亲,她希望自己的爱情能够得到母亲的祝福。

但没想到的是,对于二人的感情,翁美玲的母亲并不赞同,她认为两人年纪还小应当再加深了解之后再做决定。

对于翁美玲母亲的反对,罗泊并没有太过吃惊,他认为凭借时间的推移,他早晚会被翁美玲的母亲接受,但彼时的翁美玲并不这么想。

为了得到母亲的同意,翁美玲以死相逼,在家中服用了大量的安眠药。

面对女儿的极端做法,翁美玲的母亲只能选择同意二人交往,这也是她的第一次自杀行为。

经此事后,翁美玲和罗泊两人暂时分隔两地,但异地的痛苦并不是谁都能忍受的,对于翁美玲而言更是如此。

她怀疑罗泊背着她有了外遇,虽然没有任何证据,但她却依旧选择相信自己的感觉。

每天的怀疑和猜忌早已让翁美玲的内心百孔千疮,最终迫于心中的压力再次选择了吞服安眠药。

好在本能的求生欲让她最终还是拨打了求救电话,避免了惨剧的发生。

二人也因此闹得不欢而散,结束这段感情。

在前往香港之后,翁美玲认识到了同为香港无线电视台的汤镇业,并相互心生好感走到了一起,成为了恋人。

在之后的生活里,翁美玲再次表现出了自己极强的控制欲,她希望汤镇业能够一直陪在自己身边。

除此之外,她不允许汤镇业接吻戏,每当看到汤镇业和其他女演员太过亲密的时候,都会为此心生妒忌。

在这样的环境下,二人的争吵也是难免的,感情也为此出现了一些裂痕。

每当晚上做梦的时候都会梦到汤镇业和她分手的情况,在第二天再和自己的朋友讲述自己心中的恐惧。

也正是这段时间,邹世龙向翁美玲表露了好感,为了引起汤镇业的注意,她默认了邹世龙的这种行为,那段时间在娱乐圈邹世龙也成为了翁美玲的绯闻男友。

在翁美玲选择自杀前,邹世龙曾在不久前和其通过电话,在电话中邹世龙听出了翁美玲的语气和平时有所不同。

在电话挂断之后不久,邹世龙终于意识到了情况不对,再次拨打翁美玲的电话时,已经是无人接听。

意识到情况严重的邹世龙立刻跑到了翁美玲的家中,敲门无果后选择破窗而入。

刚进房间就闻到了满屋的煤气味,恢复意识之后发现翁美玲早已失去了生机,惊魂未定之后选择了报警。

1985年5月19日,翁美玲死后第四天,追悼会便在香港红墈世界殡仪馆举办,葬礼现场占地数千平米。

由于翁美玲的亲人不多,到场葬礼现场的大多都是一些当红明星,包括刘德华,黄日升等一线演员。

为了防止一些人在翁美玲的葬礼现场闹事,就连成龙大哥都带着自己的成家班来到了现场。

他们在翁美玲生前都有着深厚的交情,除了心中的悲痛之外,也在为本应拥有大好未来的翁美玲而感到惋惜。

在葬礼的现场,除了数十位当红的一线明星以外,更是有着数万的粉丝前来送别。

在葬礼中,汤镇业也身穿一身黑衣戴着墨镜来到了现场,在向翁美玲的遗体行礼之后退到了人群之中。

翁美玲的粉丝在看到汤镇业的时候,心中的猜疑和愤怒爆发了出来。

不知道真实原因的他们,能够想到的只有自己偶像去世的噩耗,纷纷怒骂:“打死他,他就是杀人凶手。”

对于粉丝们的怒骂,汤镇业没有太大的反应,静静地站在人群之中,看着周围的来客。

在向翁美玲的遗体表示最后敬意的时候,曾经和她一同出演《射雕英雄传》中郭靖的扮演者黄日华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悲痛。

在人群中哭了出来,对他而言,翁美玲不仅是自己的好友,更是自己的精神伴侣。

曾经在一起拍戏的日子都只能化作回忆,心中那个古灵精怪的“黄蓉”再也不会回来了。

翁美玲的好友赵雅芝等人在葬礼现场失声痛哭,掩面而泣。

葬礼的最后一步是抬棺入坟,刘德华,黄日升等人亲自为翁美玲抬棺,满心悲痛地去送翁美玲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原本周围哄闹的粉丝们见到翁美玲的棺材抬起的那一刻也没有了声音,他们也知道人死如灯灭。

不管翁美玲死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曾经所有人心目中那个活泼可爱的阿翁再也不会回来了。

小结

葬礼结束之后,出席的明星们也逐渐褪去,只有葬礼现场写着“天妒红颜”,“魂归天国”的标语屹立不断,送翁美玲的灵魂走完最后一程。

身处舆论中心的汤镇业,迫于舆论的压力只能暂时告别了娱乐圈,作为无线电视台的当红明星被雪藏,待到复出之时早已没了曾经的光芒。

但总的说来,二人的分手对翁美玲的自杀来说只能称作为导火线,真正击垮她的却是内心深处多年来的辛酸与悲痛。

THE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