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强烈推荐每一位成年人观看-还记得2016年横空出世、横扫托尼奖、复兴音乐剧、引发全球热潮的那部电影《汉密尔顿》吗?
它把美国开国元勋的故事写成了一部融合了嘻哈、摇滚和说唱的当代史诗,让我们彻底洞察了剧场万人不可逼的气势。
这也让男主角、原创作者林-马努艾尔·米兰达成为最炙手可热的音乐剧作者。
11月19日,林聚聚首部电影导演处女作《倒数时刻》上线。
一上线,豆瓣评分8.8。现在,它仍然保持8.7——
《倒数时刻》
Tick, Tick…Boom!
2021.11.12 美国
这个故事不再大胆新颖,而是聚焦于一位名叫乔纳森拉森。
几年前,还未成名的林聚聚在《纽约时报》上写了一篇名为《与时间赛跑的追寻缪斯之旅》的文章,文中他寻找的“缪斯”就是乔纳森。
17岁的时候看到乔纳森的代表作《Rent》(《吉屋出租》),颠覆了他对音乐剧的理解,确定了他的人生目标。
21岁那年,他不知所措地走进剧场,又遇到了乔纳森的《倒数时刻》。
剧中的男主角似乎就是当时的自己,这给了他继续走下去的勇气。
所以,林聚聚自言,这样一部音乐传记片,有很强的个人性质,因为它似乎在讲述前辈乔纳森的一生,甚至包含了自己的真诚。
当然,这是每个乔纳森观众都会有的感受。
1996年,年仅35岁的他写出了巨作《Rent》(《吉屋出租》)。
这部90年代美国流行文化的扛鼎作品,和《老友记》一样家喻户晓,
但在中国却没能火起来,因为它聚焦的是一群像《Pose》一样的陌生边缘人,他们的生活和他们一样火热。
乔纳森改变了音乐剧的历史。
让它真正成为一门综合艺术,不仅仅是阳春白雪的引吭高歌,更是沟渠里的日常。
剧中唱的是海洛因、黑话、性、封杀毒品,讽刺消费文化盛行,机械复制的时代。
一组生动的图像和歌曲会让你随时想起它,会觉得心里发烫。
和《Rent》一样传奇的,是乔纳森自己的经历。
在生活水平线上挣扎的他,致力于写一部改变了一代人的音乐剧,
却在1996年1月25日《Rent》首映前夕去世,享年35岁。
他仍然担心他的新工作,永远无法见证他前所未有的成功。
林聚聚的电影改编自乔纳森的同名音乐剧《倒数时刻》。
当时屡次撞墙的乔纳森还没有动笔《Rent》。
他根据自己的真实状态写了这部自传体作品。
这是一部低成本的剧,有很强的个人和实验特色。
只是一个演员和一个简单的乐队,全靠说话和唱歌,开始一场漫无边际的个人解剖。
回到1990年,乔纳森0岁。
他想把音乐剧作为毕生的事业,但他不得不在一家小餐馆工作谋生。
最好的朋友放弃了表演,成了摩天大楼里的白领。
女朋友想离开纽约去稳定的生活,很多以前的战友都死于艾滋病。
如果说《Rent》是乔纳森音乐生活的高潮,那么《倒数时刻》就是它的前奏。
把它拍成电影的林聚聚,巧妙地把《倒数时刻》的表演场景和乔纳森的真实生活缝合在一起,两者虚实相生,形成了一种戏中戏的模式,就像他自己在诠释自己的人生一样。
此外,影片还采用了原著巧妙自由的结构。
故事一开始,乔纳森宣布过几天就要过30岁生日,然后叙述的就是生日前的倒计时。
时钟“滴答”的声音不绝于耳。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这是一部“前情缺失”的电影,我们被迅速提升为乔纳森的人生切片。
与音乐剧的情节相比,舞台场景随时告诉你“我要唱歌”的暗示。
这部电影没有具体的过渡,只有一个“生日语境”涵盖了整个情况。
相对于破碎的剧场表演,唱歌跳舞是暂时的、真实的、纯粹的生命流动的欲望。
真正引导这一切的是乔纳森庞大的情感和意识。
他们以不同的面孔出现在乔纳森不同时期的作品中,也让这部电影跳出了“落魄艺人”的套路,成为近年来最令人惊喜的音乐故事片。
首先,影片找到了一个核心问题:
在乔纳森30岁生日前夕困住他的,从来不是“面包还是理想”的选择题,而是一个创作者永恒的精神困境。
在电影中,他似乎害怕很多具体的东西。
比如害怕不受赏识,害怕女朋友离开,害怕纽约大批量生产的失败者,害怕美国的艾滋病浪潮。
但这些只是表面现象。
真正控制他的是一个有生命意识,害怕时间的人。
影片中,他明明还不到30岁,却频频喊着“时间不够了”、“我不能再等了”。
它说的不是““出名要趁早”,而是作为一个创造者,他清晰地感知到了某种生命的真谛,却无法创造任何东西,所以迎接他的只有虚无之谷的巨大恐惧。
王小波在《我在荒岛上迎接黎明》中也描述过这样类似的感觉。
他说他等了又等,如果再写不出来,就证明我不可能是“一个源头,一个发光体”,也许我这辈子只能活在痛苦中。
正是这种困境,让林聚聚等观众产生了跨时代的共鸣。
所以当乔纳森莫名其妙地唱歌哭泣时,你会心碎,但不是为了他,而是为了你自己。
所以,电影对苦难创作的提炼是如此深刻和真实。
他热爱创作,但创作也给他带来巨大的痛苦。
明明有东西要表达,蝴蝶却飞不出去,坐在电脑前,删改它,几天几夜只有几个字。
但这只是表面的,创作也给他带来了把一切都变成工具的危险。
和女朋友吵架后,他忍不住用手在她背上打节奏,立马想写进歌里。
朋友因艾滋病住院,却忍不住想用音乐剧的咏叹调来表达。
他失去了对生活的真实反馈,下意识地储存了所有想变成歌的感觉,活在一种巨大的退缩和焦虑中。
但这还不够。
影片最终揭示了真正创作最痛苦的事实,那就是它将永远持续下去。
这也是乔纳森的结论。
当你有了创作意识,你就永远无法停止写作。
你不会有任何外力强迫你去享受果实,只有“写,继续写”,写完一篇又一篇,永远活在苦乐参半的状态中。
正是这些真挚而敏感的创作欲望,让这部电影远远超越了同类题材。
告诉我们,发光的作品诞生在最黑暗的夜晚,这个夜晚甚至是永恒的夜晚。
这部电影的另一个优点来自于它在歌舞形式上对乔纳森的内在继承。
林聚聚深受其影响,在《汉密尔顿》中用各种现代音乐元素解构历史,就像乔纳森用波西米亚的复兴解构严肃一样。
他的音乐剧有一种尼采式的欲歌即歌,欲舞即舞的激情,一种当代生活的希腊悲剧感和屎味。
他唱的是汗水、隔夜汉堡、毒气,甚至是醉酒后呕吐的醉鬼。
有了这些最便宜的东西,一种“波西米亚”的回归被召唤出来。
比如在《Rent》中,经典“波西米亚”的挽歌和《倒数时刻》中的那句:“生活就是波西米亚。”
所谓“波西米亚”,在恶劣的世界里是诗意的。
它是一种无法言说的纯粹“以太”。
与金钱、长寿、契约关系无关,只与模糊的爱情、自由、平等、生命本身有关。
因此,这部电影中的歌舞片段在内容和形式上高度统一,演员们想唱就唱。
这些段落不能视为单纯的展现,而是带着爆发力与柔情、日常与诗意、叙事与写意等矛盾的自我表达。
保护演员就是保护火种,乔纳森把一切都带进了剧场。
所以,不仅仅是加菲的精彩表演,归根结底,这部电影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我们对乔纳森的怀念,或者说是对他所代表的“传奇”的怀念。
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这一代二战后的婴儿潮一代,他继承了切格瓦拉、鲍勃迪伦和艾伦金斯堡,与披头士、the who和各种新浪潮运动一起成长。
乔纳森无疑是时代之子。
他一直唱着“我们做得还不够,我们还能做什么?”
这个现在早就不在了,世界和我有关,我可以改变世界的情感结构。
所以这部电影引发的强烈激情就在于这种怀旧的力量。
我们怀念的不仅仅是乔纳森,还有过去的逝去,歌曲的逝去,理想激荡的时光的逝去。
幸运的是,林聚聚用这部作品证明了一种传承。
影片不断提到音乐剧鼻祖桑德海姆(《理发师陶德》《西区故事》)对乔纳森的深刻影响,他将猜测和现实带入了音乐剧。
林聚聚在乔纳森的影响下开始了自己的创作。
于是,偶像的偶像,偶像的偶像,三代创作者就这样延续了他们最初对于音乐剧的意向。
如今《Rent》结尾的歌曲《Seasons of love》早已家喻户晓,代表着最纯粹的爱与光。
在《Glee》中,是唱给Finn送别的;
2016年托尼奖,由主持人詹姆斯柯登演唱;
在莫文蔚演唱会上,它在《声入人心》中多次演出,甚至以BGM的身份出现在《披荆斩棘的哥哥》中。
以上种种,正如林聚聚导演在《纽约时报》结尾所说:
“乔纳森,如果你能听到我的话,你已经实现了你的每一个愿望。
我们继续排演着你的作品,并且因此,一些人的生活已经被改变,一些人因你讲了你的故事而讲述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一些人追逐和你的梦想一样大的梦想,另外一些人想尽力找到那些合适的词对你说,感谢,感谢,感谢。”
© 版权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