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
猫影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金庸离婚不是花心,是受不了坏脾气,多少美满婚姻毁于坏脾气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4-10-17   浏览次数:125

以前觉得金庸离婚是因为他花心,成功之后甩掉了一起创业的妻子,但经历了婚姻才明白,不是他花心,是他想摆脱一种难受的境况,是长久的争吵让他想挣脱出来。以前也许没有条件,时机不成熟,但后来时机成熟了——他出名了,事业成功了,这是能离开原来婚姻的充分条件,于是,他选择了走出来。

金庸的任妻子朱玫,应该是他志同道合的灵魂伴侣,但是,他们却经常争吵。

认识任妻子朱玫的时候,他已经跟任妻子因聚少离多离婚了。当时金庸正在筹办《明报》,才情卓越的新闻记者朱玫的到来,让他眼睛发亮,三言两语的交谈就爱上了她。他的《明报》和他本人,都正渴望着朱玫一样的人出现,何况,她还是一个明眸皓齿的年轻姑娘,不爱上几乎没天理。而理想高远的朱玫,岂肯一辈子只是当个新闻记者,她也在寻找着一个合适的平台,合适的合伙人。结识金庸,跟金庸一席谈,聪慧的朱玫马上嗅到了十分投合的新闻理想气味,她也顿感神清气爽,断定这就是自己要找的平台,能让自己才情爆发,大展身手的地方。她迅速放下原来报社的工作,来到了金庸的《明报》,和他一起创刊。

他们最初的结合,是因为心灵的一致,彼此的理想和事业的一致,称得上是志同道合的灵魂伴侣。

而且,朱玫也是陪金庸共患难的。《明报》的经营并不顺利,开始,他们生活很拮据,有了孩子之后,更是艰辛。但朱玫誓与金庸共进退,她一边接连生了四个孩子,一边经营《明报》,撰文写稿,联络采访,拓展销售渠道……在《明报》艰难到快要倒闭的时候,朱玫变卖首饰支撑金庸的事业。

《明报》主要由朱玫管理,金庸则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写小说上。金庸的小说写出名了,而朱玫的精力,却消耗在四个孩子的养育和繁杂的报社管理中。报社被卖了之后,她付出的心血就等于空了。

金庸说朱玫性格不好,觉得和她难以相处,因为他们的婚姻争吵不断。但朱玫的难以相处,也许是金庸从来不管家里的事情,管理报社和照顾四个孩子都是朱玫一人在做,生活和工作压力太大,心情烦躁所致。

无论朱玫争吵的原因是什么,婚姻中的现实和结果都是:夫妻争吵不断,朱玫脾气暴躁,金庸感到难以相处。二人的婚姻,始于情投意合,志同道合,却终于“无法相处”的脾气。

他们的长期争吵,也导致了他们的长子查传侠性格偏执,容易走极端。金庸一生只有朱玫生的四个子女,其中,他最喜欢,寄予厚望的是长子查传侠。查传侠聪明好学,考到了美国留学。但饱受父母争吵之苦的查传侠,心理很脆弱。当他在美国听闻父母感情生变,婚姻飘摇的时候,曾多次劝说他们和好,但无济于事。当时金庸在家庭不和的失意中,已经和16岁的服务员林乐怡暗生情素。查传侠知道父母离婚已成定局,加之自己又和女朋友吵架,一时想不开,19岁的查传侠于1976年10月跳楼自杀。

金庸在晚年的时候忆及此事,还说:“这对我真如晴天霹雷,我伤心的几乎自己也想跟着自杀。”

长子的自杀让金庸和朱玫的婚姻裂痕再无法弥合,巨大的丧子之痛,使得二人都指责对方该为孩子的死负责,隔阂越积越深,至死都没有化解。

痛苦的金庸经常到林乐怡的餐馆里喝酒解闷。林乐怡性情温和,非常关心金庸,这让金庸感觉非常舒服。其实,这也许只是林乐怡对待所有客人的惯常态度,但是在饱受家庭争吵之苦,在家里得不到一点温暖和安宁的金庸这里,她的一个和颜悦色的微笑,问候,都是他内心极度渴望的,匮乏到饥渴的温暖。他想摆脱朱玫,他想拥抱这个温和的小女子,尽管这个小女子跟他没有任何共同语言,心灵交流。至于外界会批评他的“薄情”之说,他已经不会在乎了,名声,他不在乎了,他太需要这种平和温暖的感情的慰藉了。

金庸确实对家庭不负责任,在金庸彻底卖掉《明报》隐退之前,他在家庭中的丈夫与父亲的角色一直都是缺失的。他从1956年生下长子查传侠后陆续育有三子女,但是从1955年的《书剑恩仇录》开始,到最后1972年《鹿鼎记》停笔完结,他几乎所有的作品全都是在四个儿女出生、长大成人的时候完成的,期间还要每日忙于社交、写社论、管理公司等等,是根本无暇顾及家庭任何事务的,所有一切都是妻子朱玫照料。而金庸一生,只有朱玫的四个子女。所以,无论从家庭,还是写作事业上,朱玫都是金庸人生最大功臣。但是,当生活的所有重担都卸下来了,朱玫也被金庸抛弃了。因为,他受不了朱玫的坏脾气,因为朱玫和他不停地争吵。

其实从朱玫这方面讲,能理解她婚姻生活的不易,但是她的处理确实缺乏冷静沉稳。生活既然已经这样了,那就安然接受现实,从容面对吧。但朱玫做不到,人性中潜藏的暴躁和愤怒被生活压榨出来,遇到点火星就燃烧,爆炸。

其实,像朱玫这样的人,生活中很多,本身脾气不好,再加上生活的压力和烦心事儿的激发,很容易发怒争吵。但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双方都受伤害,功劳再怎么大, 也消除不了坏脾气带来的伤害。

争吵最严重的后果,就是他们长子的自杀。丧子之痛把金庸彻底推出了家庭,他了餐厅服务员林乐怡。

金庸向朱玫提出离婚,朱玫提了一个狠要求:林乐怡必须去做绝育手术。朱玫本想让林乐怡知难而退,却不料林乐怡答应了。

离婚之后,金庸娶了小29岁的林乐怡,拥有了温暖的家庭生活。而朱玫,在孤独和贫困中度过余生,1998年,朱玫因癌症在香港病故,据说当时替她拿死亡证的不是金庸,也不是子女,而是医院工作人员。

因此,都说金庸是一个“薄情寡义”之人,他对不起朱玫。是不是薄情,要看他是因为什么离开的。如果单纯因为好色和见异思迁、喜新厌旧离弃,那是他薄情寡义,但金庸这个,家庭不和睦,争吵不休让他疲惫不堪在前,他实在无法忍受这种氛围了,于是在外面寻找解脱和安慰。

其实,是朱玫的暴躁性格推着他去找她的反面:温和安静。

金庸娶林乐怡,一个小29岁的餐厅服务员,不关灵魂什么事儿,也不关事业什么事儿,只是想要避开上段婚姻的痛点,找一个脾气好点的,能伺候他的人,一起生活做个伴。

人在不同年龄段对伴侣的需求是不一样的。20岁时的爱情梦想和30岁,40岁时的爱情观,都差异很大。这不单单是个人想法递进的改变,也是对自然过程的适应。脱离物质和身体的现实谈爱情,把爱情神化成一种纯精神上的东西,会被现实狠狠捶打的。

金庸和林乐怡的想法,是完全不在一条线上的。林乐怡爱慕金庸的才华,金,地位,他能带给她的跨越几个阶层的生活条件和地位。而金庸从争吵中解脱出来,只想过平静温暖的日子,有一个人爱护自己,陪伴自己,平静,温暖。没有上一段婚姻的伤,就没有林乐怡存在的基础。金庸放弃了其他的一切,只图林乐怡一点——温柔,体贴。

人们总说向往灵魂伴侣,志同道合的伴侣,但是婚姻真是个多面体,有时候灵魂合适了,但脾气不合适,照样过不好,金庸的婚姻就是如此,最后他找了一个毫无灵魂交流的,但是脾气很温和的年轻女子,过到了寿终。

:蔚菲虹:撰稿人,编剧。在缤纷的世态人情中,理出决定人生高低成败快乐与否的背后准绳,给你看。

THE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