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观众点赞,奚梦瑶破防,《女心理师》产后抑郁单元意义有何意义?-《女心理师》产后抑郁单元再次收获点赞,早在剧情播至二胎妈妈詹娜述说自己的心理状态时,便引发不少有类似经历的观众写小作文,分享自己的共鸣。
单元篇章完全展开之后,今年刚刚晋级为二胎妈妈的明星奚梦瑶,也因剧情受触动破防,呼吁大众对妈妈们多点关心与爱,希望家人能够理解她们。
客观来说,近两年女性题材影视剧井喷,涉及全职妈妈困境的故事并不少,但这个议题很火却不容易出精品,稍微把握不好火侯,又会变成蹭热度“卖惨”。
在这方面,《女心理师》的视角很新颖,编剧分了四个步骤讲述故事。
第一步,用“敏感冲突”抛出问题。
故事以全职妈妈詹娜的“可怕想法”引入,刚生完二胎的她并没有因多一个宝贝而欣喜,反而出现可怕的“伤害儿子”念头,这让她非常恐惧。
能够抓住观众眼球的悬疑冲突点来了,“杀子”非常挑战社会神经,会吸引大家探索个中原因,同时也与很多产后抑郁造成的社会悲剧案件合在了一起。
这一“恐怖”视角的渲染不仅是戏剧化的需要,还间接向观众传递了一个信息,如果产后抑郁得到不妥当的化解,可能真的会产生不可挽回的后果。
第二步,用“轻松聊天”引入原因。
在贺顿的引导下,詹娜讲述了自己产后的痛苦无助,照料两个孩子让她身心俱疲,丈夫却不愿分担自己的压力,婆婆更表现出了重男轻女的言行。
这些都让詹娜喘不过气来,使她的产后生活不断处于灰暗之中,也担心大女儿会因重男轻女重复自己受过的伤害,一边为自己的处境悲哀,一边又对女儿充满内疚。
负面情绪击垮了詹娜的心态,“杀子”念头便开始出现在她的脑海里,有果必有因,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悲剧的结果,却忽略了当事人痛苦挣扎的过程。
第三步,对产后抑郁的原因进一步探讨。
经历贺顿的疏导,詹娜已经学会如何去调节自己的情绪,但她仍旧无法彻底走出抑郁困局,此时,观众会发现,她最初说的问题都有更深层的诱因。
生第一胎后家人的不理解、与长辈的育儿观冲突,原本上升期的工作突然被终止,生活与事业两边的“失败”,让她面对糟糕的情绪后找不到突破口。
她想要寻找自己的价值,却不知道如何去处理这些问题,甚至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人物的产后抑郁过程,是由当了母亲后突然的身体变化,不被家人、环境理解的委屈到对没办法给予孩子最好照顾的内疚,再到对自己现状的迷茫。
当詹娜救助心理咨询时,她并不是不知道自己为何会抑郁,而是寻求认可,以及寻找一个解决自己迷茫无助的窗口,所以,有了第四步的“破局”。
第四步,谁能拯救产后抑郁的詹娜?
心理咨询不是万能的,贺顿改变不了社会的偏见,也改变不了詹娜的家人,更不可能完全改变詹娜,她所做的,是让詹娜意识到自己才是改变生活的钥匙。
沉浸于过往的痛苦与遭遇,或者后悔曾经失去的机会,都不能改变现状,回归眼下的自己,不要否定自己的付出,去发现被自己忽略的生活美好。
寻找自我,未必就要否定当下,做独立女性,未必就要与妻子、媳妇、母亲的身份对立,《女心理师》对这个命题的探索,没有走爽文逆袭或身份对立。
剧情更多的是引导观众直面生活的一地鸡毛,从琐碎的生活中寻找能让自己前行的能量,而不是彻底抛弃或否定自己的人生经历,那只会让自己不断回顾痛苦。
正如决定回归职场的詹娜,她把一地鸡毛的妈妈日常,当成了自己的阅历与财富。
能够用爆点话题去引入产后抑郁,又能理性地分析引导,给予观众治愈与安抚,《女心理师》在这个命题上,便做到了戏剧化与现实意义的优秀调合。
不对立,不极端,不爽文,倡导落地现实直面生活的多面性,这样的探讨方式收获了不少观众的共情与支持,拿到高分点赞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也有观众觉得《女心理师》美化了生活,最后剧情里婆婆与丈夫的体谅、网上面试官的尊重,似乎都规避了现实的尖锐,着力突出了真善美的一面。
但故事是否在尾声美化生活重要吗?其实不重要。
每个全职妈妈所面临的问题并不完全一样,她们的情绪价值也不一定一样,詹娜后悔自己没有坚持写作,换一个妈妈未必痛苦的就是同样的事情。
故事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唤醒社会对母亲的理解,唤醒抑郁中的母亲们自救。
在詹娜的回忆中,第一个片段是她在家中喂奶却遭遇婆婆带来一群邻居“围观”,她下意识用浴巾围住身体,所有人似乎都忽略了她当时来不及穿上衣服。
这个片段七话感触颇深,因为相似的画面现实生活中实在太多,《新生日记第二季》中GAI的妻子王斯然也遭遇过类似的围观,新手妈妈的她一度因此痛哭失声。
她为什么哭?
只要想象一下我们能不能接受用同样的姿态被围观就明白了,大众之所以不觉得围观母亲喂奶不妥,因为下意识忽略了她们自尊心,觉得她们应该接受。
大众希望妈妈们不要产后抑郁,却很少反思我们真的有平等看待她们了吗。
职场同样如此,正如詹娜所说,她不能保证母亲身份一定不会影响自己的工作,但职场考核应该针对的是工作结果,而不是考核员工的家庭。
同时,当我们改变不了环境时,身处其中的妈妈们努力自救很重要,詹娜一直熬到出现“破坏性”想法才去做心理咨询,是因为家人觉得产后抑郁是“矫情”。
“产后抑郁等于矫情”,这一观念让很多母亲收回了求助的脚步。
《女心理师》产后抑郁篇则是告诉所有人,产后抑郁不是矫情,人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摆脱产后抑郁、控制个人情绪,因为这些问题没有唯一标准答案。
但解决这些问题的前提,是所有人都要正视产后抑郁,只有当产后抑郁不被妖魔化、歧视化,社会才能更重视这个问题,受困扰的母亲们才能及时求助。
© 版权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