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女心理师》:贺顿疯狂输出、故事虎头蛇尾,真别怪别人打低分-前言:由杨紫、井柏然、王嘉、菅纫姿领衔主演,根据毕淑敏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女心理师》正在热播。本系列文旨在通过对比原作和电视剧,探讨相关的故事设定,看看究竟是原作更胜一筹、还是电视剧更胜一筹。
《女心理师》第十三至十六集,主要的内容是围绕“蒋静”和“小莫”两个心理案例进行展开的。而不管是蒋静案例背后的“母亲和女儿的羁绊”,又或者是小莫案例背后的“社交恐惧”,其实都很贴近现实生活。
不过即便剧中的这些案例越来越贴近现实生活,但是似乎网上对于这部剧的评分,依旧是没有多大的气色。尽管杨紫、井柏然在这部剧中的表现不错,但是这部剧目前的评分依旧在及格线之下,仅仅为5.2而已。
那么,《女心理师》这部剧究竟哪里出了问题?会让杨紫、井柏然这样的“黄金组合”,竟然拍出了一个“青铜作品”。
01 贺顿单方面输出、过于“假大空”
从第一集追到现在,个人认为之所以这部剧得到这么低的分数的原因,其实是出在贺顿这个女主角身上。在剧中,会看到贺顿各种开“金手指”,各种疯狂输出、近乎是“一秒钟”的解决了各个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女主角”光环十足。
但就是女主角身上的光芒、金手指,让人越发的厌恶这个角色。毕竟作为一部现代都市剧,女主角的这些光芒、金手指,都让这部剧被打上了“悬浮”的标签。更何况,贺顿拥有这些“金手指”之后,并没有能够带领观众更加的深入了解心理师这一行业,她“嘴炮”解决问题的方式,只能让人觉得更加的“假大空”而已。
02 故事虎头蛇尾、戛然而止
而个人觉得第二个让人遗憾的点,则是这部剧在讲故事的时候,常常是虎头蛇尾、戛然而止。就拿这两集来说,不管是蒋静的案例、抑或是小莫的案例,都没有很明确的指出贺顿在里边的作用,都是通过一场冲突、一个拒绝就戛然而止,并没有后续的相关报道。
而其实,观众是希望能够再深入一点的。比如蒋静在和自己的母亲冲突之后,后续母女之间的相处是怎样的,怎样的一种母女相处方式,才是合适的、健康的?比如小莫在第一次拒绝了同事之后,面对别人的反应,小莫又会是怎样一种感觉、又要怎样处理等等。这些,其实都是可以再深入一点挖掘,而不是戛然而止。
03 对于《女心理师》这部剧,其实是想看贺顿和来访者的心理博弈
而除此之外,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一个点,这部剧并没有涉及到,那就是贺顿作为一个女心理师,在接收到来访者的“求助”之后,是怎样和来访者进行博弈,一步步的走进他们的内心、让她们放下戒心打开心扉的、发现问题所在。
但是这些,在剧中并没有呈现。剧中更多的时候,都是来访者自己打开心扉、然后贺顿就开启一顿“嘴炮”就完了。而在小说中,面对“陌生的来访者”,贺顿可是时常召集自己心理工作室的人、或者查阅资料,寻找对应的解决方案的。
总的来说,对于杨紫、井柏然在电视剧《女心理师》中的表现,是认可的。但是对于这部剧的剧情、展现的效果,个人认为是没有达到心理预期,这部剧其实是有一点“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
毕竟就个人而言,心理师是如何和来访者进行博弈,是如何一步步的走进来访者的内心、并且一步步的探寻到他们心中的所在,比剧中贺顿开启“嘴炮”、疯狂的输出观点,要有看点多了。
(图片素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版权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