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
猫影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原生家庭的痛,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4-11-22   浏览次数:213

每当回忆童年,回想起与父母相处的场景,脑袋里就出现一片争吵声,回荡在严肃凝重的空气里。

那些惊慌失措、劝阻失败的无助以及对再次争吵的恐惧感,伴随着我的长大。

我对自己家庭的回忆,是一幕幕的鸡飞狗跳。

这些画面,是那些幸福家庭的孩子永远也无法体会和无法理解的,因为这种原生家庭的痛,只有经历过才会懂。

[ 王鸥曾经在节目中吐露心声,坦言因为自己原生家庭的不完整以及父爱的缺失,导致自己无法面对爱情跟婚姻。]

父母以前离婚吵架的画面,王鸥一直都记得,直到现在她都无法消化这件事。

看到这里,我已经泪流满面了,不是因为我同情王鸥。

而是在她的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尤其是王鸥的那一句:

“爸爸在骂,妈妈在哭”,深深地刺痛着我的心。

虽然并不愿意再度把自己陷入那些痛苦的回忆,但是我又希望自己的经历可以给看到的人一些启示。

每个字都经历了痛苦的分娩

童年,是一个人一生最重要的一环,童年留下的阴影,缺少的爱,都将用余生去治愈,去寻找。

因为父母的不和,导致他们缺少幸福感与真正的爱护。继而对比周围那些在爱里面成长的孩子们,潜意识里会认为自己是与别人不同的。

他们一面羡慕着那些充满阳光的孩子,一面又躲到自己的秘密角落,在心里反复怀疑着这一切,渐渐地变得敏感又自卑。

今年的我20岁,已经离开家乡去外地上大学了。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看似已经慢慢褪去。

但当和的室友相互谈论起自己的家庭时,当那些男孩们在向我表达好感时,我都会不自觉的回避,无形之间与他们拉开了距离。

因为这些事情真正出现在我生活时,我第一反应就是:

我不配。

因为自卑让我更害怕失去

记得还在上幼儿园学前班的那年,父亲没有工作,妈妈是我的班主任老师。

每个冬天的早上,天还没亮,妈妈就得早起去上班,带着我去幼儿园,所以我总是幼儿园里最早到的孩子。

在短短的上学路程中,我总是要做一件事,就是和妈妈不停地重复一句话:

妈妈,早点接我,早点接我,早点接我 ...

在门口的时候还要拉着妈妈的手再强调三遍,有时还会带着哀求的语气说:

妈妈,求求你,一定早点接我。

不是我不愿意上幼儿园,而是某一天我等到很晚,妈妈都没来接我,是爸爸来的。原来那天妈妈和他吵架,一个人走了,去哪了呢,谁也不知道。

和爸爸两个人在家,晚上害怕不敢一个人睡,就一直哭,爸爸被哭烦了,他命令我去楼道口站着。

冬天很冷,光着脚在楼道站了半个小时左右,反而觉得还不错。

因为这样我就能第一时间看到妈妈了。

所以那时候只要妈妈晚来一会,心里就会七上八下,一旦察觉家里的氛围不对劲,我就会想:

是不是他们今天又吵架了,妈妈晚上还会回来吗?妈妈会不会不要我了。

就这样,每天我都在猜疑中度过。

那一年,我才六岁。

长大后的我依旧学不会处理感情

在很多恐婚的人群中,十有八九的人是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而我对婚姻确实没有过多的期望。

[ 心里那个不见天日的角落,总会不经意地播放:父亲冷漠的脸和离开时的背影,那个期待妈妈来时焦虑的自己,他们拿着离婚协议书和自己 “商量” 到底跟谁的场景。]

就像伊能静在一期节目中说的一样:

我个人的问题,真的就是我原生家庭给我的问题。

谈到第一段婚姻破碎的原因,她坦言,彼时自己停留在原生家庭带来的伤痛与妈妈没有和解的紧绷状态里,没有足够的智慧来经营婚姻。

女孩们在选择另一半的时候,基本上都会参考自己的父亲,他们是女儿今后的择偶考量。

但对于那些在原生家庭里缺失父爱的人而言 ,大多数都没有勇气张开怀抱用力地爱一个人。

相比于缺席,父亲恶劣的行为对女儿今后婚恋观影响更大。

因为我们害怕遇到像父亲那样的人,恐惧异性突如其来的关心,担心自己会步入母亲的后尘,更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复制童年的噩梦。

如何拔掉这些刺

《与父母和解》这本书中的一句话写道:

不要用父母的错误惩罚自己,要放下不属于自己的遗憾。

遗憾无可追挽,却可以带着悲悯的心往前走去。

无法释然的过往像一根刺长在心中,无人知道这根刺什么时候会被拔掉,或许这个期限是永远。

但我们都将成为父母,回溯成长,自我医治,都是人生难得的经验。父母没有满足我们期待的部分,终会孕育成一种强大的念想,催动着我们在下一代身上,填补那些失去的感情。

你可以选择不原谅,也可以放下过去,卸下沉重的包袱,好好舒一口气。

THE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