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工业商战千头万绪,韩晓军的片场博弈|国剧秋冬巡礼(3)-2021年12月1日刊|总第2705期
任何一个所谓完整的剧本,都是拍出来以后才是完整的剧本。你想要拍好,就得把所有的演员、角色、人物关系码清楚,把每场戏的逻辑都疏通。
我能在开机前解决的,就都尽量解决,最好能达到70%,不然开机之后一切都会变得很仓促。开机之后,能提早解决的,也都提早解决。
做导演,你自己就要把剧本研究透,把戏吃透。一定要比演员研究得还要多,这样你才能给演员讲戏、解惑。
《大博弈》杀青一个月,便开始有人在社交平台上催进度。
“《大博弈》什么时候来”“《大博弈》能不能搞快点”“剪完了吗?配音了吗?后期做完了吗?”…令人哭笑不得的评论下,是《大博弈》的高期待值。
之所以备受瞩目,一方面是因为这部剧的主创阵容强大:周梅森编剧,张黎监制,韩晓军执导,秦昊、万茜、田雨、张萌、谭凯、柯蓝等主演,每一组人马单拉出来,似乎都意味着品质与诚意。
另一方面,则和热血高燃的剧情相关:三个充满梦想的企业家,在中国重汽行业改革的关键节点,面对资本市场的冲击,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大博弈,并最终从不同角度为中国制造梦贡献出自己的光和热。
看多了三姐妹的都市行,如今看三兄弟的商战戏,别有一番滋味。
对于导演韩晓军而言,这也是一次与众不同的体验。他是张黎导演的弟子,张黎的很多作品,他都有参与。他也独立执导,作品囊括了《镖门》《后海不是海》《对你的爱很美》等多类型作品,颇多佳作。
但执导商战剧,韩晓军也是第一次。两个多月的剧本修改,两个多月的前期筹备,四个多月的拍摄,构成了韩晓军的2021年,而这部剧,还将陪伴他到2022年。
韩晓军
不久前,韩晓军导演从家乡西安回到北京,投入到紧锣密鼓的剪辑之中。在观看了剪好的部分片段后,我们又听他讲述了创作过程。
以下为韩晓军自述。
开机前的“博弈”
最初接触到《大博弈》,是因为黎叔。
当时,耀客带着《大博弈》这个项目找到黎叔,希望能拍一部相对宏观的作品。那个时候黎叔还在拍《输赢》,就先看了一部分剧本,并反馈了一些修改意见。
但改剧本也有实际的问题要面对。
一方面,是周老师有自己的职业尊严,写剧本的时候,情节台词他都会反复打磨,可能改动之后,就保留不下来那个味儿了;另一方面,周老师擅长强情节,故事是一环套一环,修改之后稍有不慎,前后就连不起来了。
所以,当时如果剧本想要大修,就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投入比较大的精力。但是时间不等人。这边演员的档期已经谈妥,也就是开机日期已经确定了。所以黎叔就把这个重任交给了我。
韩晓军和周梅森(右)
之前我和黎叔搭档,他通常会把剧本定下来,我则是在现场安安心心地按照剧本来拍摄。如果前期有太多人介入,各方意见汇聚后,反而不利于剧本的修改和前期筹备工作。
这一次,我是从前期就开始参与进来了。我始终认为,任何一个所谓完整的剧本,都是拍出来以后才是完整的剧本。你想要拍好,就得把所有的演员、角色、人物关系码清楚,把每场戏的逻辑都疏通,再到现场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微调。
当时,我拿到剧本后,主要做的工作就是,在不颠覆主线的情况下,把周老师的文本转化成导演工作本。
一方面,是把过长的单场戏给破开。周老师偏爱几个人唇枪舌剑的重场戏,常常一场戏就一整集,但这会给观众造成压迫感。这个时候就要从空间上、同时空中找一些其他的剧情和元素,来中和调节。
比如我们剧中有一场戏是孙和平(秦昊 饰)、钱萍(万茜 饰)去往红星重装董事长任延安(李洪涛 饰)家中求合作。在剧本中,这场戏其实是一整集,除了孙和平他们两人,还有其他两个人跟着一起进去了,但是这两人其实从头到尾都没说话。
改剧本的时候,我就把这两人改成了在楼下等着,这样既能用空间上的差异化,把戏破开,但又不会动摇这场戏的核心。
剧本修改的另一个重点,是把一些比较书面化的台词给口语化,把一些稍显极端的人物给拉回来。
剧中田雨饰演的民营企业家刘必定,最初是一个相对反派的角色。这个角色如果完全按照反派来的话,他就太过极端。他是有野心也有实力的人,这种人是很复杂的,我希望能呈现的是他的成长,他身为民营企业家和国企、和时代的碰撞感。
故事的主线还是孙和平、刘必定、杨柳(谭凯 饰)这三位老同学的成长和博弈,在博弈过程中,他们都会有身不由己、手段超格的时候。
最后,我提前两个月,就把我整理好的导演工作本发给了周老师,在每一场戏下边都标注好了哪些地方需要调整,哪些戏要删掉,哪些要加,怎么修改、修改原因我都写得清清楚楚。
周老师看完之后还挺满意。他告诉我,说是只要为了剧本好,合理的修改他都能接受。但必须是他自己亲自修改,他最讨厌别人改他的剧本。
解决了剧本这个关键问题之后,我的信心就很充足了。一些调整幅度比较大的地方也都和周老师进行了沟通。开机的时候,剧本经周老师修改后已经相当完善了。后续拍摄的时候,也会和周老师电话交流,整个拍摄过程可以说是相当顺利。
我的剧组每天都能准时下班
当然,剧本只是拍一部剧的基础。开机之前,我们还要勘景、围读、筹备服化道等等。
《大博弈》是七月开机,我四月把剧本反馈给周老师,五月就去青岛了。首先去参观了潍柴动力的厂区,潍柴动力给了我们很大支持,很多资源都向我们放开了。甚至,连我们的群众演员,都是他们厂里的员工来客串的。
说到这里,其实拍摄的时候还发生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
《大博弈》开篇,秦昊有一场被紧急召回就任北方机械公司(以下简称北机)厂长,在厂里发表动员大会的戏。这个时候的孙和平,对于北机来说,那就是希望之火,员工就要用很热切的眼神去看着他。
我们拍摄的时候,群众演员看到秦昊,很激动,是那种看到“大明星来厂里拍戏了”的激动,这种感觉就恰恰就是我们剧情所需要的状态。秦昊看着他们的眼神,一下子找到感觉,被带动起来了,下边的戏他对着这些员工们,演得特别顺畅。
除了群众演员,我们还借用了潍柴动力的工厂,这是我们剧中工厂的主要取景地。毫不夸张地讲,我们去参观的时候,感觉像是一下子到了电影中的未来工厂一样,一尘不染,整洁有序。
看着那种场景,你的民族自豪感一下子就迸发出来了,甚至都不用我们刻意去捕捉,仅仅用眼睛看到,就足够震撼。包括剧中涉及一些重卡的镜头,是在山东重汽取的景,看着那些重卡在你眼前驶过,真的一下子就感受到了“中国制造”四个字的分量。
我一向觉得,拍一部戏就要爱上这部戏,这样你才能把感情投入进去。《大博弈》讲的是中国从低起点到工业强国,这其中经历了怎样波澜壮阔的历史的故事,这部剧前期的这些参观、勘景,给了我极大的触动。
开机前十天,整个剧组又进行了一次围读。演员我都会和他们单独聊,围读就是集结全部班底,美术、摄影、服化道等,提前坐到一起把每场戏的需求、场景等都讨论好,这样的话到了片场不至于手忙脚乱,每个人心里都是有数的。
其实,《大博弈》对于剧组服化道的考验是巨大的。因为整部剧的时间线较长,所以这些都要重新找坐标。比如剧中他们用的手机,从按键到触屏,应该什么时候换,就要道具多费点心。
韩晓军在片场(右二)
不过,这是我们刻意选择的结果。这其中涉及到国企改革的问题,向前追溯的话,可能就要到90年代,但还原那个年代重工企业的工厂,难度实在太大,现在国内已经找不到那样的工厂了。
潍柴有一个已经荒废的老厂,但想要还原成上世纪的样子,压力实在太大,所以最后就改成了一个博物馆,记录重卡发动机这些年来的发展历程,可以用到剧中,也挺有纪念意义。
通常情况下,我能在开机前解决的,就都尽量解决,最好能达到70%,不然开机之后一切都会变得很仓促。开机之后,能提早解决的,也都提早解决。我不喜欢把整个工作流程拖得太长,在片场上厕所都是跑着去的。
每当一天的拍摄工作结束后,我会把执行导演和摄影指导叫在一起,告诉他们我明天第一场戏想怎么拍。这样第二天他们就可以提早把现场给布置好,我一到片场就能立马投入工作,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了。
拍到后来,秦昊在现场的娱乐活动就变成了算时间。比如我上午九点开工,按照我平时的习惯,他就能算出我下午几点能收工。
做导演,一定要比演员更熟悉剧本
我一直觉得,做导演,你自己就要把剧本研究透,把戏吃透。一定要比演员研究得还要多,这样你才能给演员讲戏、解惑。
之前我跟着黎叔做了很长时间的执行导演。黎叔跟人交流只跟你说点,看你悟性到不到。经常是黎叔一说完“你们明白了吗?”所有演员都说“明白了”。然后黎叔转身一走,演员都围到我这来,问刚才黎叔什么意思。我那时候就相当于一个翻译官。
这个习惯其实也一直保留到了现在。对于演员来说,他们的任务就是拍一场戏之前,把这场戏的词背好,状态找好。但作为导演,要对全剧进行整体把控。
韩晓军给秦昊、万茜讲戏
一定程度上,演员和导演其实是互补的。单场戏如果演员理解更深刻,那我们就按照演员的理解来演绎,但如果他有问题,有疑惑,这时候就需要导演能够给他讲解。那你怎样能让他心服口服,把疑问解决了好好去拍戏,那就是把剧本完完全全理解透彻。
一方面,这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另外一方面,其实也和演员的选择有关。
我认为,让一个演员一天两天地扮演另一个人还好,但让他(她)几个月天天都要去演一个和他(她)完全不同的另一个人,这是一件难事。所以,我会对演员说,展现出最好的自己。
在《大博弈》中,秦昊和谭凯的气质都比较正,剧中我也尽量保留了他们的这种特质,而不是刻意去挖掘他们痞气的一面。
那些相对活跃的元素,就放在了田雨身上。田雨是比较有喜感的演员,他之前也演了很多类似的角色,这次的刘必定不是喜剧形象,也很少会像以前一样插科打诨,但他会融入一些比较细节的东西。
当时,田雨在深圳拍文牧野导演的《奇迹》,还没完全杀青,但他怕来了之后和《大博弈》的剧组接不上轨,所以当时每天晚上下戏之后都要和我打电话,讨论到特别晚。
所以,整部戏下来,他们就会演得更舒服一些,状态也更自然。很多时候,我都不喊cut,他们自然而然地就自己顺下去了。这种效果出来,和一场一场抠出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万茜饰演的钱萍在剧中也是一个亮点。钱萍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她一步步见证了北机的崛起,看到了孙和平的野心和壮志,他们可以说是生活中最好的伙伴,也是工作中最好的搭档。但最初钱萍这个角色职场戏较多,生活戏较少。
万茜和她的团队,都特别认真专业,在前期剧本修改阶段就提出了这个问题,我们就一起把人物又再次做了补充丰满。
《大博弈》讲述工厂改革,其实就会涉及到一些比较伤痛性的话题,我拍的时候希望在伤痛中拍出机遇和希望。这样的拍法可以避免很多后期不必要的麻烦,也会对观众更友好一些。
目前,《大博弈》的后期剪辑已经进行了大半,希望能尽早与观众一同见证北机的崛起。
【文/石榴】
© 版权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