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
猫影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不惑之旅》在批判工具人?李松蔚怼时代病与新时代价值理性回调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4-10-06   浏览次数:228

最近偶然看了电视剧《不惑之旅》,模仿《简爱》的剧情设计很狗血,有剽窃之嫌。

编剧、导演是同一个人,用这种方式试图博眼球,低估了当代中国观众的审美。剧本的硬伤用演员强阵是无法弥补的,就像前一段叫座不叫好的《突围》一样,没戏。

唯一让我感兴趣的是这部剧描写的外地来京高级打工人(公司高管)“冯春生”(涂松岩饰演),他为成功而抛弃未婚妻、娶董事长的女儿,低三下四地求客户、完成业绩指标,在岳父面前战战兢兢、找不到任何尊严。

他总是在说,只有完成公司指标,我的事业才能上台阶……我不干出点名堂,你爸爸看不起我……等我在公司的地位稳固了,咱们就可以休假了……

然而,冯春生的“如果……就……”几乎没有一个实现的,而他越来越靠近心理学家李松蔚在题为《幻想是最大的不自由》演讲中提到的“工具理性主义”,即今天为明天而活,而这又是永远无法实现的幻想——我们能经历的只有今天。

因此,所有这类打拼都无一例外地陷入了宿命式的恐慌,无法停止,更无法成功(至少自己觉得不成功),彻底被“事业”套牢。

一边是李松蔚描述的工具理性主导的“时代病”,而另一边是新时代价值理性的回调。

经济领域的垄断寡头遭到顶格重罚,教育培训领域的升学产业链被斩断,996的大厂被官媒点名要求履行《劳动法》……

宏观调控政策已经在为“心跳过速”的中国社会降速,经济、教育、社会都需要回归理性的正常节奏。

相对于社会转轨的能量,打工人的惯性似乎更大,“冯春生们”一直被标榜为“上进”、“有出息”,克服城乡差别,填补阶层鸿沟,做工具人是有效的,但代价也是巨大的。

新时代的生存空间因人而异,但顺势而为的规律并无差别,个人发展需要与社会发展同步。

新时代更需要的是平衡——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平衡,归根到底,是人性与社会性的平衡。

“时代病”有自上而下的医治,也需要自下而上的主动扬弃。

新时代在喊你回家,回归人性,你呢?

新时代也在喊编剧、导演们认真打磨剧本,别再心急火燎地杀青,别再虎头蛇尾,别再让观众越看越觉得没劲。

THE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