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
猫影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一个智障,居然制造出人类历史伤亡最惨的单人枪杀案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5-01-18   浏览次数:203

最近,今年的戛纳影片陆续登陆流媒体。

两部热门的惊悚片《钛》、《SOHO区惊魂夜》,之前都已经和大家聊过了。

今天就再来看一部走现实主义风格的获奖片——《内特拉姆》。

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讲的是1996年澳大利亚亚瑟港发生的一起大屠杀。

当时,29岁的澳洲青年马丁·布莱恩特,手持半自动步枪和冲锋枪冲进当地咖啡馆和西斯岬海角大楼,对民众进行无差别扫射,造成35人死亡、23人受伤,是人类历史上伤亡最惨重的单人枪杀案之一。

马丁·布莱恩特

影片采用了“小丑”式的拍法,以罪犯马丁为主角,讲述他在作案前的一系列人生经历,分别从主观和环境两个因素,呈现出他一步步变成“反社会杀人狂”的原因。

片名“内特拉姆(Nitram)”,正是马丁名字的反向拼写。

饰演马丁的卡赖伯·兰德里·琼斯,此前参演过不少大热作品,比如《X战警:第一战》《逃出绝命镇》、美剧《绝命毒师》等等,但都没给人留下太深的印象。

这次终于凭借本片,拿下了今年的戛纳影帝。

和大多数“反社会人格”不同,马丁天生智力发育迟缓。

他在16岁时还不具备读写能力,智商仅有66,每个月都要向政府领取残疾补贴。

不过,他自小就喜欢成为众人关注的的焦点,会为了引人注意而做出各种危险动作。比如爬到很高的树上跳下来,或者近距离站在铁轨旁,看着火车呼啸而过。

有一次,他放烟花时不慎烧伤,进了医院。

但这件事让他上了电视,因此他获得极大的满足感。当记者问他以后还敢不敢玩烟花时,他兴奋地表示还会继续玩。

镜头一转,长大的马丁正在院子里放烟花。

他的心智仍然停留在学生时期,但曾经的朋友们都长大了,不再和他一块玩耍。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马丁是一个怪胎。

除了父母之外,没有人愿意接近他。

父母虽然爱他,但也觉得性格孤僻、没有工作的他是个累赘。母亲每天催他出门干杂活,即使不能赚钱,也能打发时间。

然而,马丁几乎毫无社交能力。

在海滩上和陌生的女孩搭讪,对方敷衍了几句就赶紧躲远了;

问邻居需不需要帮忙修草坪,邻居总能找到各种理由,将他拒之门外。

在碎片化的日常情节中,影片重复出现海岸和蜂巢的意象,利用潮水和群蜂的噪音音效,制造出一种混乱与梳理感。

这或许就是现实之于马丁的感受——他渴望着能被他人关注和喜爱,可人们看他的眼神,始终是防备中带着一点厌恶。

除了海伦。

海伦是个五十多岁的女人,独居,收养了几十只流浪猫狗。

一开始,她雇佣马丁修剪草坪,渐渐地,也让他帮忙喂猫遛狗。

她不在意马丁性格孤僻、智力迟缓,和他一块吃饭,还教他弹钢琴。两人越走越近,逐渐发展出暧昧的情感。

没过多久,马丁打包了行李,搬来和海伦同居。

在后来的供词中,他曾表示和海伦共同生活的经历,是他人生中最快乐的一段时光。

然而,因为巨大的年龄差距,这段关系受人非议。

马丁的父母也极力反对,母亲更曾当面质问海伦——“你是把他当你的丈夫,还是把他当你的儿子?”

后来他们发现,海伦是个超级富婆。

她未婚无子,生活孤独,也没有什么物质追求,平常就喜欢拿钱做善事,两家的关系才总算和缓了一些。

可谁也没想到,就在这时,一场车祸夺走了海伦的生命。

更没想到的是,海伦早已将马丁定为自己的遗嘱受益人。

马丁一夜之间获得了55万美元现金,以及房产、股权等超过千万美元的遗产……但这些天上掉下的馅饼,并没有将他的人生引向更好的方向。

海伦死后,马丁的精神疾病严重恶化,变得暴躁、低落,充满攻击欲,这让身边的人越发远离了他。

而压垮马丁的最后一根稻草,是父亲的自杀。

与强势而充满掌控欲的母亲相比,父亲性格温和,他曾许诺马丁会用积蓄买下一栋心仪已久的海边别墅,两人一块做点生意。

马丁也将父亲看作自己的依靠。

但不巧的是,别墅被一对老夫妻捷足先登买走了。父亲失落之余倍感压力,抑郁了一段时间,然后跳下水坝结束了生命。

马丁从此丧失了与外界交流的渠道,混乱的大脑也彻底失去了约束。

在4月的一天,他一声不吭地提着一袋现金冲进店铺,买好了枪支。

随后来到亚瑟港海岸,先枪杀了那对买下别墅的的夫妻,紧接着去到人流聚集的咖啡店,对着人群开始扫射……

这段情节影片采取了反高潮处理,并没有展现惨烈的屠杀场景,而是通过电视新闻转播,交代了马丁犯下的罪行。

在影片结尾,他的母亲靠在窗边听着新闻里的播报。就像是早已预知了一切悲剧一般,她的脸上毫无表情。

虽然影片呈现了一个骇人案件,马丁的经历也非同寻常,但导演并没有用智力残障、反社会人格、忘年恋等元素作为噱头,而是采取了一种不同情、不批判、不猎奇的冷静态度,极力刻画人物互动的细节,使影片全程处在一种安静致郁的氛围中。

我们可以看到,马丁从一个孤独怪胎成长为杀人狂,成因是非常复杂的。

家庭方面,父母对他的教育负有一定责任。

马丁在幼年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精神障碍症状,表现出暴力倾向。然而他的父母却拒绝承认这是一种病,也没有配合医生的治疗。

父亲性格沉默,对智障的孩子十分溺爱。

每次马丁犯了错,哪怕伤害了他人,都会得到他的谅解。这让马丁无法分清对错,因为就算做了错事也没有受到惩罚。

母亲虽然严厉,但采取的是控制型教育。

马丁成年之后,衣食住行依然被母亲掌控。

有一个细节是他想学冲浪,可母亲觉得是无稽之谈。于是马丁只能时常独自望着大海……在去亚瑟港屠杀的路上,他还不忘带上了冲浪板。

母亲从不指望马丁能变成“正常孩子”,只希望他别到处惹事。

因此每次马丁出现沮丧、自闭,或是躁动的情绪反应,她就用镇定药物来解决问题。这一切都使得马丁想要逃离家庭。

但外界也不接纳他。

他不知道怎么交朋友。邻居、路人对这个“神经不太正常”的智障青年,第一反应都是敬而远之。

也有人当面客客气气,私下露出另一幅面孔。

这份孤独歧视、社交无能,以及想要博得关注却无人问津的失落感,一点点扭曲了他的心性。

好不容易遇到了海伦,幸福的时光又过于短暂。

更悲惨的是,海伦的死亡还是他自己导致的——当时正是他一时兴起夺过方向盘,才导致了那场车祸。

或许在那之后,他的痛苦里还多了一份愧疚。

当然,影片并没有为凶手洗白。因为看完全片,你并不会觉得马丁身上有任何魅力。

他的悲惨处境的确值得反思,但他同样也在不断给身边的人制造痛苦。

他依赖父亲,可当父亲抑郁发作时,他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关照与同情;他失去了爱人和亲人,但他转头就去夺走更多无辜者的生命。

他只是把自己感受到的痛苦,转化成了破坏欲。然后不断陷入被排挤、被放弃,和靠伤害他人获得关注的恶性循环。

要打破这样的循环,并不是靠一起事件或一部电影就能做到的。

但值得一提的是,在亚瑟港枪击案发生后,时任总理立刻决定在澳洲境内全面禁枪,仅12天内,澳大利亚就颁布了《全国枪支管制实施法案1996》。

有数据显示,禁枪后的20年间,澳大利亚全国枪杀案件减少近60%,饮弹自杀事件减少74%。影片最后也同样落脚到了禁枪法案上。

毕竟,一个反社会杀人狂的故事被公之于众,绝不是为了唤起谅解与同情,而是给社会带来进步的启发,避免更多的悲剧出现。

THE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