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
猫影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一项成就比肩张曼玉,遗憾袁咏仪未成巨星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4-10-12   浏览次数:230

文丨开寅

1

在70-90年代的香港影视界,有不少大红大紫的女明星最初是选美出身,随后受到导演和制片人的欣赏提携而进入娱乐圈。

相比于那些毕业于艺员培训班的演员,绝大部分的港姐和亚姐都没受过表演的科班训练,仅仅凭借姣好的面容身材在银幕上赢得一席之地,而随后的发展也非常依赖个人天赋和运气的帮助。

张曼玉应该是所有选美出身的港星中最出色的一位,但也是在八十年代打拼了五六年,出演了无数花瓶角色之后,才在1989年的《旺角卡门》中向观众证明了自己有出演严肃角色的能力。

在八十年代名气更响的钟楚红尽管人气爆棚,但其实在出道近八年之后才在张婉婷的《秋天的童话》中第一次完整展现了独立塑造角色的技巧。

《秋天的童话》

相比起来,袁咏仪可以说是非常幸运。她1990年获港姐冠军,在无线演了几部电视剧后,就得到了出演《阿飞与阿基》中重要女配角的机会,并籍此角色一举夺得当年香港金像奖最佳女配角的桂冠,几乎是一出道演技就得到专业人士的首肯,这在所有选美小姐出身的港星中几乎是绝无仅有的。

《阿飞与阿基》

在1993-96年这四年中,她的片约堆成山,其中1994年创纪录地出现在十三部电影中。传说中她曾在片场大骂导演王晶就是因为一天赶几个片场而在等戏时累地睡着,被后者推醒后,忍不住大爆发起来。

《国产凌凌漆》

这些角色的类型都不尽相同,但同时又被袁咏仪自身的性格特点统一起来。她从一开始就有将方法派技巧和自然主义表演相结合的意识,这一点和表演方法纯熟的张曼玉以及个性特征强烈的钟楚红都有所不同。

《新难兄难弟》

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角色当属《新不了情》中的癌症少女阿敏,这也是袁咏仪第一次在大银幕上出演女一号。

在影片的前半部分,刘青云扮演的音乐家阿杰因为坚持理想而生活困顿,但性格活泼纯真的戏班少女阿敏出现在他身边点燃了希望之火。阿敏精灵古怪无拘无束的角色形象和彼时的袁咏仪个性形象贴得最近,她几乎以本色出演毫不费力。

《新不了情》

但在影片的后半部分,阿敏患上绝症,情绪陷入暴躁狂怒和绝望低沉。当医生通知她病症复发时,她系鞋带的动作逐渐缓慢下来,似乎意识到宿命即将来临,忽然伸手愤怒地指责医生,大声让前来安慰的阿杰住嘴,自己忍不住痛哭,扑倒在阿杰怀里,但随即又克制住情绪冷静下来咬牙说自己没事。

这一系列的动作、表情和台词层次感分明,情绪过渡得流畅细致又极具感染力。在这一瞬间,她由自然主义表演熟练地转换到了方法派技巧展现。对于一个并没有太多表演经验的新人来说,这是让人赞叹的专业表现。

她充沛又情感真挚的演出和良好的技巧控制力折服了当年的香港电影金像奖投票人,将最佳女主角颁给了她,助她跃入一线女星的行列。

2

1994年可以说是袁咏仪大放异彩的一年。她所有最出彩的角色都在这一年出现在银幕上。首当其冲的便是那年港产片中题材出位的《金枝玉叶》。

此前的袁咏仪就经常在影片和生活中以带着男仔头气息的短发示人,而在《金枝玉叶》中陈可辛则将她套进一个女扮男装打入娱乐圈新手的角色中,在性别倒错的伪装下她和音乐制作人顾家明产生了感情。

《金枝玉叶》

影片中的林子颖几乎是为袁咏仪量身定做,彼时的香港找不到第二个女星可以担此重任:她既有女生的活泼好动和生涩纯朴,又时不时显露出大大咧咧不管不顾的男孩气概,因此同时吸引了张国荣扮演的顾家明和刘嘉玲扮演的玫瑰。

在双性/同性恋匪夷所思地切换中,她的中性气质恰到好处地卡在两个性别之间,超越了男女之别成为个人魅力绽放的核心要素。

《金枝玉叶》题材的特殊造就了影片的话题性,而袁咏仪的表演则为影片内在逻辑的通畅表达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这样的角色塑造在此前的香港都市时装片中非常少见,以至于金像奖在上一年《新不了情》之后再次把最佳女主角的桂冠颁发给了她。

这一刻,蝉联影后的袁咏仪可以说是登上了演员生涯的巅峰——蝉联金像奖影后的成就,她是第一人,在之后也只有张曼玉复制过一次。

在1994年上映的影片里,袁咏仪扮演的角色几乎个个都特点鲜明多样,既有《沉默的姑娘》中与变态杀人狂缠斗到底的勇敢女法医,还有《姊妹情深》中彷徨不知所措的未婚妈妈,在周星驰的《国产凌凌漆》中她扮演女特工,喜剧表现力得到了充分考验,又在《杀手的童话》里和刘德华搭档出演身手矫健的女杀手。

但疏于被人提到的是,这一年她最出色的表演出现在一部被人忽略的爱情喜剧片《年年有今日》中。

《年年有今日》

高志森的这部作品有着以个人情感故事透视香港四十年历史时代变迁的野心。

很难想象那时年仅24岁的袁咏仪如此轻松地驾驭了这五个年龄段的人物,既保持了人物内在个性的连贯,又以标志性的肢体语言区分人物在不同时代下的心态演化,这也再次凸显出她最大的表演特点:有出色的表演层次感和塑造角色的天赋想象力。

如果站在1994年的这一刻回看袁咏仪的银幕表现,会发现她在两年中和彼时香港最红的男明星梁朝伟、梁家辉、刘青云、刘德华、周星驰、张国荣都合作过。而她是很少见的女港星,自带一股涌动的气场而没有在表演上被对手演员所压倒。既没有成为装饰性的“花瓶”又和对方配合得相得益彰。

即便在和周星驰这样戏路非常具有“仅略性”的演员一同出场,她的个人形象和情绪特点依然突出,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她的表演实力所在。

3

1995和96年的袁咏仪在香港电影圈依然是红得发紫。

她在接演大量商业电影的同时,也在努力腾出时间去出演一些相对比较严肃的角色,比如在《我要活下去》中扮演双腿残疾的少女,在《金枝玉叶2》中继续发挥“性别倒错”的魅力,又在《虎度门》中出演海外归来一心学戏的旦角,后者又为她赢得了一尊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的奖杯。

《我要活下去》 《我要活下去》

但总体上,她开始逐渐转化为工具型的演员:可以很好胜任每一个角色的要求,但同时却不能在对角色的创造性表现上有进一步的拓展空间。

《金玉满堂》

在九十年代的最后几年,她的片约大幅减少,唯一值得重视的是在《我爱你》中扮演因为离婚又失去女儿抚养权而精神逐渐失控的母亲。这应该也是她在银幕上最后一个重量级主要角色。

全片完全以对离婚母亲内心精神世界刻画为轴心,倚重于袁咏仪对于角色一步步走向绝望的情绪转换诠释:她由幸福享受婚姻家庭生活的主妇,经历离婚挫折,努力恢复生活自信,却因失去女儿抚养权而再次受挫,最终无法克制怒火的爆发而走向自我毁灭。

这个角色的心路历程在某种程度上和袁咏仪彼时在香港娱乐圈遭受到的压力有某种暗合相似。她也因此表演得格外认真和情绪饱满,将人物绝望与希望并存的情感线路表现得丝丝入扣。这个角色再次为她赢得了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提名。

《我爱你》

《门徒》

当然,这一类型人物中最出色的角色要属《家和万事惊》中那位绞尽脑汁想方设法让对楼邻居拆掉广告牌的主妇。这时的袁咏仪已经和《新不了情》中可爱又倔强的少女有了天壤之别,变成了一位饱经沧桑但又喜感爆棚的中年女子。

4

虽然演技发挥极少跌落及格线之下,又有金像奖蝉联影后的光环傍身,但袁咏仪还是没能成为人们期待的又一位大银幕巨星(这个标准对香港女演员来说的确更难一些)。

因此,她在银幕上真正的黄金岁月只局限在1993-96这四年间,而这也是香港电影黄金岁月的最后四年。

在九十年代末,仅仅认真演戏把演员当作一份职业是不够的,但这却是那个年代很多香港演员的视野所在。

从这个角度看,袁咏仪算得上是香港电影鼎盛末期女星的代表之一:有天赋、有灵气、形象健康、接地气本土味十足,唯一缺乏的是超越时代的眼光和进取意识。

若在七、八十年代香港电影蒸蒸日上时她很有可能会比现在取得更大的成功,但在一个已呈强弩之末之势的电影工业里,她的职业素质再出色也只能不由自主地随着时代下坠。

彼时很多曾经在银幕上风光一时的女明星,如柏安妮、张敏,甚至划时代的华语巨星林青霞,都在九十年代中期感受到了电影业的寒意而选择退出。

所以袁咏仪固然遗憾,但也是幸运的,毕竟这些年来我们还可以继续在银幕上(或者各种秀恩爱和友情为主题的内地综艺节目中)看到她的形象,感受到她身上所飘荡的香港电影黄金年代的最后一丝怀旧之绪。

THE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