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只要你过得比我好》为什么卖的这么差?-
“亲情红利”下国产电影还是慎用“催泪弹”。
文/庞宏波
非常不理想的成绩。
在海报上明确写着2021年度压轴“催泪弹”的《只要你过得比我好》可能自己都没有想到的,经历了一个周末后电影仍然没有开分。猫眼和淘票票两大票务平台至今暂无评分,豆瓣也没能开分。
虽然上映前电影也做了超前点映,并且入围了两个电影节(展),但是上映三天也仅仅获得300万左右的票房。相比起争议来说,这种无人问津是更尴尬的存在。
这部电影之所以卖的这么差,自然有本身劣势过大的问题。这种劣势,一是自导自演的曹炳琨和电影偏女性向的定位存在着偏差,电影在选角上无法获得下沉市场的关注;二是电影明确了“催泪弹”的定位,基本上完全告知了这部电影走的是苦情路线,但“催泪弹”本身是一个双刃剑,一旦用不好就会令观众反感。《只要你过得比我好》显然没有用好,所以催泪弹影片应该如何把握营销的“度”是值得关注的一个话题。
当然从电影本身来说,剧本的问题过大。电影在短短104分钟里揉入了太多“苦情元素”,以至于一个极具现实话题的剧本却因为元素过于密集而无法让观众相信。当现实主义“失真”,那所以基于现实主义的“催泪”就变得毫无意义。
只是没想到的是,整个市场甚至都没能给电影引起“争议”的机会。如今,《只要你过得比我好》可能成为贺岁档最先掉队,也最意外掉队的影片。
1
—“亲情红利”不是想吃就吃—
“相信的力量”。
今年整个国产片市场,亲情向剧情片的卖座必然是年底盘点时会被反复提及的一种“新类型”。春节档,主打“母女情”的《你好,李焕英》突袭黑马,最终拿下54.13亿的总票房。清明的,主打“姐弟情”的《我的姐姐》也成功突围,最终累计票房8.6亿,挤入国产片年度票房排行榜的前十名。
亲情向剧情片的爆发,一是情感共鸣的气口精准,从两部成为爆款的国产片来看,主创在表现“情感”的能力上得到了提高。《你好,李焕英》的巧妙在于结尾的“超级反转”,这种更小品式的创作方式在电影里呈现是比较新颖的,再加上贾玲自身的真情实感让电影打通了观众的气口。《我的姐姐》则在戏外找到了“原生家庭”的共鸣点,虽然影片延伸的一些社会话题引起过一些争议,但“原生家庭伤痛”是一个能够最能打通观众的共鸣点。
二在于疫情后普通观众对于情感向影片的需求在增加,从去年开始整个市场其实有意的在明确“温暖、治愈”等情感向标签,这就说明情感共鸣相比疫情前有更大的市场刚需。
从外在的“情感元素”来看,《只要你过得比我好》完全没有问题。一对足够“感人”的父子设定理应让电影获得“亲情红利”。但问题出在,围绕着这对感人父子关系的一切现实元素出了问题。
电影一共104分钟,前30分钟主要交代了整个故事的背景,在这30分钟里交代清楚了父亲的妻子出轨——因为出轨导致了车祸——车祸后发现妻子怀孕——怀孕的孩子是和出轨对象所生——妻子车祸成植物人,最终死因是植物人分娩——父亲患脑癌仅剩半年生命——给儿子找福利院“托孤”。
这30分钟里的信息密度之高是非常罕见的,虽然一下子交代清楚了整个故事,但因为过高的信息密度其实完全没办法让普通观众有情感上的缓冲。其实单拎出来这条故事主线里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没问题。但糅合在一起就变成了既有出轨又有车祸还有癌症的“现实片”,尤其是这个孩子明知是妻子出轨和出轨对象所生,但毅然决定抚养,其实铺垫也完全不够。
由于前30分钟现实建立的失败,就让很多观众认为“失真”。其实这种“失真”不是这对父子关系不感人,而是这对父子关系不“成立”。当现实主义影片让观众觉得“失真”,那后续所有的情感走向都失去了意义。
第二个30分钟,影片主要是寻求孩子亲身父亲的女儿,也就是孩子的姐姐来做亲子鉴定,从而得到孩子亲身父亲的死亡证明来送孩子到福利院。这就让电影从“我的爸爸”又走向了“我的姐姐”,但姐弟关系依然在电影里还是过于局限。
到第三个30分钟的时候,儿子进了福利院,爸爸因癌症晚期进了医院。最后十分钟,儿子从福利院跑出来,完全就是“催泪弹爆炸”。但因为前面90分钟的“失真”,让观众在这最后的10分钟里是完全得不到释放的。
其实整个故事里的元素过于庞杂,因为庞杂导致观众难以相信。身患脑癌的外卖员父亲、妻子出轨引发车祸、妻子因植物人分娩最终去世、抚养妻子出轨生下的儿子、寻找失足的亲姐姐要亲身父亲的死亡证明、把超越血缘关系的儿子送往福利院,这些元素集合在一对没有血缘关系的父子身上是无法让观众真正感动的。
所以,“亲情红利”在当下市场的确存在,但前提是通过一段可信的、可共鸣的情感关系来让观众感动,而不是通过一段“现实”故事来让观众掉眼泪。
2
—慎用“催泪弹”—
观众没有“耐心”等待。
一个简单的三幕剧,电影却加上了最复杂的社会元素,这就让观众对于最后的“哭”失去了等待的耐心。
在重庆青年电影展首映的时候,在现场QA环节其实有问到电影的监制为何选择这个剧本。从监制的回答来看,这个剧本是导演曹炳琨想写的一个关于父子的故事,所以用了三四年的时间不停的磨剧本。但基于什么原因,导致曹炳琨写出如此“简单又复杂”的剧本是不得而知的。
总之,电影真正的“情感高潮”必然是儿子从福利院跑出来,在大雨里跑回家找爸爸。但这将近10分钟的“儿童独角戏”却让观众感到无比漫长,这的确是电影在剧本层面的重大失误。
因为从观众的角度来说,这段“哭戏”太让人能够预料到了。其实整个故事情感曲折的浓度过高,尤其是前30分钟就已经对观众形成了消耗。观众在前30分钟就能够完全预知到接下来的情感走向,所以最后10分钟所谓的“情感高潮”在观众眼里不是高潮,只是“结尾”。
电影必然会有一段儿子歇斯底里的“找爸爸”,尤其是电影里用了和《我的姐姐》同样的“哨子”作为情感符号。当儿子在大雨里一遍又一遍的“吹哨子”之前,观众就对这一段有太过于明显的预知了。当情感预知如此直白的时候,观众为什么还会感动?
另外在营销上,电影直接打出了年度压轴”催泪弹”的标签,表明了希望通过苦情路线让观众哭一把。但是所谓“哭片”一直以来对观众的吸引力都是有争议的。尤其是在市场比较低迷的当下,从一开始就告诉观众“给我哭”,实际上对于很多普通观众来说都是一种观影阻碍。因为这种观影驱动力过于直白,就是“我要哭”。
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我要哭”的背后潜台词是“为什么我要哭”,无形中对于电影就抱有更大的期待。但电影在剧本层面存在的问题,完全无法让观众发自真心的不能自控的“哭”,而是在情绪煽动下“哭”,那电影自然会遇到很大的阻碍。
3
—“劣势”过大—
“起跑”问题最大。
对于《只要你过得比我好》来说,最大的问题是“起跑”的问题。上映首日,电影的排片占比只有7.5%,但综合票房占比只有1.9%,上座率是1.7%。排片占比能够排在单日第四的位置上,但单日票房仅位列第七,尤其是上座率让电影失去了竞争力。
所以,第二天电影的排片比几乎“砍半”,只剩下了4%,首周末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就只剩下3%。对于当下的电影市场来说处于“年底冲刺”的最后阶段,在整个一年的时间里被疫情、洪灾等连续影响导致年末的压力剧增。这个时候,整个市场必然主打“安全牌”,对于没能扛住“起跑”的中小体量影片来说,自然是非常不友好的。
但是《只要你过得比我好》为什么起跑如此之差,实际上是应该被好好复盘的。电影从用户的想看画像来看,是一部明显的女性向影片,且偏向于年轻用户。根据猫眼专业版的数据显示,电影的男女比例分别是26.5%和73.5%,且以20-24岁的年龄层居多。
对于这样一部影片来说,曹炳琨的市场号召力就非常有限了。虽然曹炳琨是一位有演技的中生代演员,但是这和电影的核心受众是有错位的。其次电影在“姐姐”这个角色上也缺乏市场号召力。所以在整个选角上存在漏洞。
相比之下,《我的姐姐》男女比例分别是25.1%和74.9%,但是张子枫对于年轻的女性观众来说必然是友好的,且电影的姐弟情对于核心受众来说也更容易引起共鸣。
另外,《我的姐姐》真正能够出圈在于社会话题的讨论。一是原生家庭伤痛的问题,二是传统重男轻女的话题,这两个话题足够引起普通观众的兴趣点。虽然电影可能并不是有意引起社会话题争议,但也能够说明这部电影本身的“现实性”够强。
但《只要你过得比我好》可能只是看起来现实,首先电影很多元素都是无法出圈讨论的。妻子出轨生下的孩子到底应不应该自己抚养本身就存在着诸多的“不可信”,因为观众无法切身体会到其中的为难。除此之外,外卖员身份、关于死亡证明和亲自鉴定以及福利院的问题切口都过小,普通观众过于陌生。
所以,看似是一个现实题材的亲情片,但电影里的“现实”无法和电影外的“现实”产生交集。
从电影整体来说,无法就此判定自导自演大银幕处女作的曹炳琨不用心,但是切准现实题材的基础上首先需要化繁为简,尽可能简单、尽可能真实、尽可能共情。
© 版权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