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
猫影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谁是凶手》6集过后,沈海洋可排除嫌疑,3点真因值得探讨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5-01-18   浏览次数:129

《谁是凶手》继续热播,目前已经更新到了6集。最新的剧情中,一位手上有烫伤的屠夫进入主线剧情,他是因为同人发生争执,致人死亡后,被警察询问。

冷小兵和夏木在做笔录的时候,发现了他手上的烫伤,顿时就警惕起来,怀疑这个人是不是就是“海舟案”的真凶。为此,夏木还买了跟嫌犯当年身上穿的衣服十分类似的工装让人家换上,进行甄别。

最后,当然肯定不是。

之后,冷小兵意识到夏木根本没有放弃查“海舟案”,他就是冲着这个案件进的警队。于是乎,两个人彻底摊牌,冷小兵让夏木看了他整理多年的资料。而夏木也终于正式开始接触“海舟案”,直面自己内心的创伤。

而沈雨这边有了新进展,以她的视角,讲述了多年以前她爸爸失踪的情况。他的爸爸当年也是穿着工装戴着口罩,并且手上也有烫伤。在某一天夜晚,沈雨的爸爸回来收拾完东西就走了,并给她留下了两封信。

一封信,让她清理掉家里的所有关于爸爸的痕迹,包括上班的工厂。

另一封信,告诉了沈雨,他突然离开的原因是因为爱上了一个女人。

一切的一切,似乎把矛头都指向了沈雨的爸爸沈海洋,貌似他就是“海舟案”的真凶。

那么,到底沈雨的爸爸是不是真凶呢?

我想,应该不是,这应该是编剧搞得又一次障眼法,故意迷惑我们的视野。

以下是小编的分析,欢迎大家补充讨论!

1:证据

最新的剧情中,本剧以少年沈雨的视角,向我们讲述了关于她爸爸沈海洋,主动消失踪前的讯息。包括帮助爸爸清理一切和他有关的痕迹,甚至还有单位的档案。

在沈雨的仔细操作下,一夜之间,沈海洋从所有人的视野中消失了。

工装、口罩、帽子、手上的烫伤痕迹,消失得这么匆忙,似乎真凶就是沈雨的爸爸。但是,我们不要忽视证据的作用。目前,“海舟案”的所有可用信息中,以上的这些仅仅是只能描述被害人的外貌而已,根本不能作为定性证据。

冷小兵当年也只是看到了双眼睛,并没有看到凶手的面容。你不能仅凭穿着打扮,身上有差不多的伤疤就断定一个人就是凶手。

所以,即便在沈雨的记忆中,自己的爸爸很多特征就是跟通缉令上描述的凶手十分匹配,但是我们依然不能断定他的爸爸就是凶手。而且,当年的沈雨还小,很可能也会认识不足,有一些不太成熟的印象和判断。

所以,从证据层面来说,沈雨的爸爸,目前仅仅只是有嫌疑,没有任何实质性证据。

2:作案动机

要想知道谁是真凶,理清动机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首先,从沈雨的回忆中,根本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沈海洋有动机去害人。一个连环杀手,杀了那么多人,别人可能不知道什么,但是他的女儿,他最亲近的人,总该是知道点什么的。

但是,沈雨的回忆中,却只有爸爸离开前诡异的行为,根本没有之前的描述。那么,沈海洋的作案动机,起码能排除掉一大半的嫌疑。

其次,沈海洋给女儿沈雨留了两封信,一封是交代他清除掉痕迹,另一封则是告诉他实情,自己喜欢上了一个女人,要和那个女人在一起。

我想,一个父亲要离开自己还未成人的女儿,把自己跟另外一个女人的事情都告诉了女儿,这应该总不至于是个谎话。因此,小编判断,沈海洋离开的目的就是因为爱上了一个女人。

所以,日常生活中没有异样,给自己女儿的信又是真的,小编有理由相信他没有作案动机。

3:套路

没有证据,没有作案动机,那么为什么剧集似乎有意把嫌疑对象放到沈海洋身上呢?

这就是影视剧惯用的套路,暗度陈仓,转移视线。

我想有不少观众,都看过去年热播的一部悬疑大剧,由孙红雷、尹昉、张鲁一、万茜主演的《新世界》。彼时,大家肯定也是被玩得团团转,体会到了编剧一个又一个的套路。

从怀疑金海,到怀疑屠夫,再到照相馆老板,最后到一名外科医生,甚至连徐天的爸爸都成了嫌疑人。“小红袄”之谜贯穿了整部剧,直到最后才给出答案。

我想,《谁是凶手》目前用的也是这个套路。

比如,最新的剧情中,那个杀鸡的屠夫就是一个例子。

而且,从沈雨一上线开始,整部剧仿佛就在玩这个套路。用肖华军的案子来暗示沈雨可能有问题,然后又通过沈雨的回忆,引导沈雨的爸爸有重大嫌疑,最后再让冷小兵和夏木调查沈雨,反复强调给予观众强调暗示。

这样,就使得沈海洋的嫌疑大大增加。

但是,但凡看多了悬疑剧,大家肯定有感觉。真凶往往都不会这么快现身,一开始嫌疑最大的那个人往往就不是真凶。不然,悬疑剧又怎么能达到一秒真相的快感呢?

而对于《谁是凶手》这部优质悬疑剧更是如此,编剧总不至于傻到剧集才更新了6集,就告诉你谁是真凶,就连《八角亭谜雾》这样的低悬疑剧集,都把真相拖到了最后。

在小编看来,沈海洋就是编剧的一个障眼法,起到的是增加戏剧冲突的作用。

但是,他并不是戏剧冲突本身,真正的凶手另有其人。

通过以上几点,小编认为沈海洋基本上可以排除嫌疑。

以上就是小编的分析,大家认为沈海洋有没有排除嫌疑呢?欢迎留言讨论。

THE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