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
猫影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被李小龙追杀,与成龙谈崩,他是香港影坛大佬,却晚景凄凉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5-01-06   浏览次数:197

说到

罗维

,如今大多数人可能都会感到陌生。但在上世纪,他却是香港影坛中举足轻重的传奇导演。

他一生为华语影坛缔造了两位巨星,一个叫

李小龙

,一个叫

成龙

,但这两个人最终都与他反目,李小龙和他矛盾重重,成龙则在节目上吐槽他。

罗维去世时,媒体形容他为

江湖上最后一个大佬

,足见罗维在香港影坛的地位。

1918年,罗维出生于江苏,抗日战争时期曾从事抗日戏剧活动。1948年,罗维移民香港后从事影视行业。

起初,罗维是一名演员,参演了《清宫秘史》等十余部电影后,他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幕后工作。

罗维组建了

四维电影公司

,执导了

《多情河》

等影片。60年代末,罗维随

邹文怀

创立

嘉禾电影公司

,成为嘉禾公司的主导演。

不久后,罗维就遇到了李小龙。

在李小龙回到香港之初并不受重视,他主演的

《唐山大兄》

本是由

吴家骧

执导,但吴家骧中途放弃,这部电影改由罗维救场。

出人意料的是《唐山大兄》大获成功,赚回了300万的票房,李小龙声名远扬。

罗维的执导也得到了观众肯定,《唐山大兄》中的打斗非常真实,把李小龙拳脚功夫的迅猛犀利展现地淋漓尽致。

随后,罗维和李小龙又合作拍了电影

《精武门》

,票房超过400万港元,刷新了香港电影票房纪录,李小龙一举奠定了武打巨星的地位,红得发紫。

然而,没过多久,罗维与李小龙不合的消息,就频频见诸报端。

而李小龙也没有再和罗维合作,自导自演的

《猛龙过江》

以531万港元打破了亚洲票房记录,证明了自己没有罗维自己一样可以成功。

事实上,自《唐山大兄》成功之后,罗维理所当然地觉得是自己捧红了李小龙,在片场常常不给李小龙留面子。

而心高气傲的李小龙同样脾气不小,有自己的想法,常常向罗维提出自己关于拍摄手法的意见,两个强势的人自然而然产生了矛盾。

罗维和李小龙这一对黄金搭档最终走到了势同水火的境地。

李小龙去世前半个月,罗维在片场报警,声称李小龙要持刀杀掉自己,两人因拍摄意见不合发生激烈争执,李小龙拿出4寸长刀架在罗维的脖子上,欲取其性命,上演了著名的“

李罗殴斗事件

”,曾轰动整个香港。

不久后,李小龙就离奇地暴毙身亡,还有不少人将此事与罗维联系起来,甚至认为是罗维故意报复。

李小龙死后,嘉禾公司开始主推

许冠文

的鬼马喜剧,功夫片也有

郑昌

黄枫

等导演表现抢眼,罗维渐渐风头不再。

受到冷落的罗维决定自立门户,成立“

罗维影业公司

”,主打功夫电影。

罗维开始物色下一位功夫巨星,而且他还真的找到了,那就是

成龙

成龙原名

陈港生

,彼时艺名叫“

元龙

”,做了多年的武行,却一直没有大的发展,去了澳大利亚准备做厨师。

罗维把陈港生叫回香港,意图将他打造成第二个李小龙,为此,他特地为陈港生改名,将“云龙”二字改名叫“成龙”,意思就是“成为第二个李小龙”。

可惜,罗维为成龙拍摄的影片都反响平平,无论是重现招牌的

《新精武门》

,少林功夫题材的

《少林木人巷》

,还是主打古龙武侠的

《风雨双流星》

等影片都以失败告终。

1978年,

吴思远

向罗维借成龙出演

《蛇形刁手》

《醉拳》

,票房飘红,成龙也因为这两部功夫喜剧火了。

功夫喜剧这条光明大道已摆在眼前,可罗维之后为成龙打造《龙拳》却还是一部传统功夫片,拍摄手法老套,票房又以失利告终。

罗维虽然识人有方,却无法根据演员的特点打磨演员,他希望成龙能当第二个李小龙,可成龙的风格与气质并不适合这条路,成龙后来回忆此事仍有些怨气。

后来,成龙虽然火了,可罗维每部电影仍只给成龙几万块,每月薪水3000块。虽然成龙对罗维这个“伯乐”心怀感激,但罗维的吝啬和老套的电影思维注定了两人的不欢而散。

之后,

何冠昌

以高价邀请成龙过档嘉禾——面对老东家的抢人,恼羞成怒的罗维使用了各种手段,如打砸嘉禾公司,在嘉禾老板的汽车里放死狗头等。

罗维和成龙这一对伯乐和千里马,最终只得相见于法庭。

保守的罗维在后期几乎再无佳作问世,以跟风为主——袁和平的《奇门遁甲》火了,罗维就拍了灵幻功夫片《阴阳奇兵》;《倩女幽魂》成为经典,他就找来王祖贤、午马拍了《追日》来跟风;看到《踢馆》和《贼赃》无厘头功夫喜剧大获成功,罗维又把雪藏多年的《一招半式闯江湖》拿了出来。

罗维因此得到了“跟风大师”的称号。

江郎才尽的罗维甚至开始不择手段,他将成龙离开前的影片素材整合生产出了

《龙腾虎跃》

这部片子的纰漏颇多,例如偷鸡摸泥鳅的片段来自《拳精》,结尾的大战则来自《笑拳怪招》。两位主演甚至没有和真正的成龙有过对手戏,全是罗维的剪辑之功。

80年代后期,罗维又迎来了一次千载难逢的翻身机会。善于识人的罗维,拿到了李连杰离开内地赴美的第一部戏约。

可惜罗维找李连杰拍的《龙在天涯》也是一部跟风之作,在当年众多的港产时装动作片中并没有脱颖而出,反响平平。

后来李连杰改签嘉禾,才成长为功夫巨星,这次绝佳的机会也因罗维的“跟风”白白浪费掉了。

作为一代著名导演,罗维的晚年却非常凄凉,而这也是受他的“跟风”恶习所害。

90年代初,港台流行起了清装功夫片,跟风大师罗维也蠢蠢欲动。

1992年,罗维找来

洪金宝

做导演,砸下1800万巨款,赴内地取景,取材大刀王五和谭嗣同的故事,打造大制作

《一刀倾城》

《一刀倾城》制作相当精良,可惜在泛滥的清装武侠功夫片中无法成功突围,只换来100多万港币票房,赔的罗维几乎倾家荡产。

所幸晚景凄凉的罗维还是得到了一众弟子的帮助,曾被罗维提携过的

林正英、许冠英、钱小豪

等人帮助罗老拍了一些电影作品,可惜那些在八十年代受欢迎的电影题材,在九十年代已没有多少市场。

1996年,罗维离世,港媒打出了“江湖最后一个大佬”的标题来缅怀。

他发掘了众多人才,尤以李小龙和成龙最为出名,却不懂用人之道;

他曾开创划时代的“李小龙精武潮”,后期却一直在跟风;

他曾打破票房记录,但又因为固执与保守被时代抛弃。

纵然争议不断,但罗维曲折而极具戏剧性的电影生涯,都配得上传奇二字。

THE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