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
猫影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争议、反常规…我们和导演谢泽聊了聊《风起洛阳》起的是什么风?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5-01-11   浏览次数:237

作者 / 阿笔、小藕

“你现在回头看,这些LED灯的白光就会把影像质感吃没。”坐在娱sir面前说这话的人是最近热播剧《风起洛阳》的导演谢泽,起因是我们聊到了古装剧质感的话题。

“好美” 、“大制作呀”、“也太会拍了”……《风起洛阳》上线后,诸如此类的评价不要太多。画面和质感是这部剧进入观众视野、引发舆论好评的核心点。

截止目前,《风起洛阳》豆瓣评分稳定在7分。作为爱奇艺洛阳IP启动开发的第一部作品,谢泽调侃自己肩负着莫大的“打响头一炮”的职责。“幸好,结果还是挺满意的。” 当然,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关于剧中的演员选角、部分剧情争议等等,谢泽在采访中也没有回避。同样,我们还好奇这部剧到底花了多少钱?拍了多久?以及导演眼中,《风起洛阳》起的究竟是什么风?(PS:看到最后,会有一个意想不到的答案给到。)

反常规

2019年年初,谢泽首次接触到《风起洛阳》(彼时还叫《洛阳》),正剧与商业兼容是令谢泽动容的两大点,他开始着手改编工作。改编并非一个小工程,尤其他和编剧属于首次合作,双方并不熟悉,直到开机前5天,谢泽还坐在长桌上跟编剧碰撞新的灵感,工作到深夜。

整个幕后故事听下来,娱sir可以肯定的是,《风起洛阳》的团队是个充满创意的团队。借用谢泽的原话来说:我们每一个点都是在“反常规”。

到了拍摄现场,各个部门真正就位时,创作才真正开始。“我们这部戏最大胆的地方就是,一直在变化。”为了刻画探案节奏,导演针对不同人物属性,不断调整其在剧中承担的身份,这么说吧,最终大BOSS的身份历经了好几轮调整。

为了追求更好的视觉效果,为了还原洛阳盛世的风貌,《风起洛阳》采用大量的俯拍镜头。不得不说,这个操作很大胆,确实也反常规。但在谢泽那里,有一套自洽的拍摄逻辑。通常俯拍会让画面很空,这时候就需要人山人海作为支撑,形成热闹的街市。

《风起洛阳》几乎全实景拍摄。“我个人不太喜欢特效,因为特效容易失控。”谢泽强调,他最擅长的是做气氛、表演、摄影,“用我影像尽情营造我心中的画面和表达,”这是谢泽与非摄影出身的导演在进行画面调度时的区隔,他能够一步到位地让画面与表演融为一体。

这对于工作效率的提升有着很大作用。据谢泽透露,尽管《风起洛阳》最终呈现的镜头、大场面很多,且为了追求更好的画面质感亦不断进行拍摄调整,但他们仍在规定拍摄期(四个多月),成功杀青。

《风起洛阳》的反常规操作还体现在对于每一场戏的极致追求。为了全方位展现“洛阳”,谢泽与临时加得一场追逐戏battle了好几次 。加固房顶,请来专业的跑酷人员设计动线,找来许多群演,意在透过追逐戏,向观众更全面的呈现不良井。

“我想把这个景展现出来,在我看来空境不值钱,你必须要动起来,才看得到这个景是什么样的。”导演顺着聊到了宋茜打戏镜头的细节——刚开始是对着墙拍的,背景很单一。这么拍是省事了,大家都省事,效率也高,不用折腾,但在他看来,这让观众看什么呢?于是,他又重拍了,这才有了前几集的动作戏。

不仅仅是动作戏,在叙事上,谢泽也有一套自己反常规的镜头语言。他常常用或夸张、或反转性较强的镜头语言替换掉常见的叙事表达。他认为,观众的审美在变,简单的对话叙述方式,已经很难抓住观众的心了,他期望用镜头的变化来交代人物的性格。

譬如,黄轩从棺材起身的那场戏,谢泽的理解是:“他要是天天睡棺材的话,不可能天天露出凶狠的表情。所以让他幸福地起身,之后再露出一个深不可测的表情,让观众觉得这个人不简单。”他选择用这样镜头语言去带着观众滋生对于这个人物角色的好奇与关注。

实地拍摄时,导演亲自扛着摄像机上的情况也不在少数。想来,这与谢泽成为导演之前的摄影师身份有关,(谢泽,曾担任《甄嬛传》等剧作摄影执导)。他没有否认,他认为自己最大的长处正是在于“用画面讲故事”。

缘何《风起洛阳》开篇即抓住观众的眼球,弹幕满屏飘过“看了好想去洛阳”?看来,谢泽和团队的这一套反常规操作,起作用了。

打破定式

谢泽并不是一个按部就班的导演,他热衷于让一切打破常规、打破定式。但他也很清楚,通过镜头语言与悬疑氛围营造出来的真实质感,最终还是要为人物塑造与故事情节服务,而他们想要追求的是一种更加真实的情感呈现,同时,他不希望固定在以往的影视剧定式中。

为了还原古装的真实质感,谢泽大胆地取消了拍摄中所有的灯光,“我们的棚里黑灯瞎火”。为了营造悬疑剧的氛围,他选择用蜡烛点缀。在层层堆叠的阴影下,谢泽尝试去接近人们心中的神都洛阳。“悬疑探案在我看来,真实感是最重要的,这些光影气氛都是为真实感服务的,真实感就是你的置景所处的世界,你要让观众信服,这个故事才能最终落地,才能被人喜欢。”谢泽这样解释道。

在这个创意随时会迸发的剧组,无论文戏或是武戏,大到一处景,小到王一博饰演的百里二郎的一顶帽子,随时有可能面临一种新的诠释。一个小细节,百里二郎大婚时的那顶帽子,黑纱要几层,是一层、两层在演员身上比对着去反复调整出来的。

拍摄中,谢泽不断推倒重塑,对于演员来说是个挑战。我们率先聊了聊黄轩饰演的高秉烛这个人物。“在人性面前,自己的利益一定是最小的”,谢泽认为,这是“高秉烛”的人物底色。他的选择是,不断让背负着血海深仇的高秉烛展现与之前冷酷外表不同的一面,从而还原高秉烛身上人性亮点。

譬如:因为目睹孩子们的死亡,高秉烛趴在坟头试图听到回答,谢泽认为这里黄轩要哭得像个小BABY一样,但这场戏拍在演员与角色的磨合初期,黄轩重拍了两天,为得就是不要重复以往大家对于悲痛、对于坟头哭戏的呈现。且谢泽认为这是高秉烛必须要推翻以往形象,呈现出来的另一面,即做了多年“独狼”的高秉烛首次说出自己的心声,以及隐忍背负着的真相时,他是脆弱的、可怜的。

据谢泽描述,黄轩本人初次接到剧本时,也曾一度忧虑,作为文弱书生气代表的他,能不能演好这个角色。试妆时,谢泽对黄轩说:“可以给我一个坏的眼神吗?”也就是那一眼,他看到了一个完全颠覆的新的黄轩,彼时,黄轩的第一句话是:导演,你找对人了。于是,有了如今的高秉烛。

相对于技术要求更高的武打戏份,谢泽表示拍摄感情戏更为“费劲”。即便如此,他还是并不愿意妥协,用“工业糖精”的感情线去破坏《风起洛阳》悬疑的氛围,转而选择打破甜蜜的恋爱定式。反其道的“甜”也是另一种甜,说罢,谢泽便在采访现场惟妙惟肖地还原了百里二郎与柳然(七娘)关系呈现的一场戏。

“二郎表面上看起来很酷,但推开门,脚进去,发现宋轶在哭,他是心疼的,但内心又过不了父亲被七娘叔父杀害的那一关,所以他又把脚收回来,手拿回来,关了门。这段我全拍的特写,要通过这些细节呈现去展现这段不同寻常的感情关系。”

除了如同现场讲戏一般还原拍摄细节,导演也坦诚地回应了有关演员的争议。在他看来,剧中的青年演员都是贴近角色的。且作为演员,谢泽认为,他们也都是在片场,努力本分地完成自己的工作,生病不能出声的情况下依然认真完成当天的拍摄。“我个人是觉得,没有青年演员愿意一直背上流量明星的称号”,言外之意,这些演员需要机会来成长,不妨,多点耐心,少点偏见。

《风起洛阳》起的什么风?(彩蛋)

有意思的是,作为“马伯庸宇宙”神都系列的首发,《风起洛阳》原著小说并未面世。此IP改编并非传统意义上的IP。(咱就是说,《风起洛阳》连IP都要反常规,打破定式)

在谢泽看来,IP对于影视剧的加成,还是在于拥有一定的粉丝基本盘。有IP在,在播出时能保证最初的一部分观众,但这也是对他自己的挑战,如果不能还原出粉丝想象中的世界,IP改编也并不能带来优势。更多还是要在《风起洛阳》内容质感上下足功夫,以求能带大家回到那个梦中的“洛阳”。

关于前几日微博热议的话题#《风起洛阳》起的是什么风# ,我们邀请谢泽从导演视角回应一波时,得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回答。“我们神都小分队有个群,几个人想约但又一直没机会去喝酒,因为大部分时候都在工作,于是,就给个群起了个名字叫:《起风了,快去喝酒》。然后,就有了“起风了”三个字。其实,没啥太多的含义,跟《风起陇西》完全是巧合。”

THE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