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
猫影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面瘫顶流”要冲击影后桂冠?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4-10-06   浏览次数:214

克里斯汀·斯图尔特,江湖人称“暮光女”,好莱坞顶流,颜值够高粉丝够多,但作为演员,她的面瘫演技一向为人所诟病。

当然,谁都能看出来她有转型的诉求,也有冲击大奖的野心。

成名以来,斯图尔特参演过太多大导演的作品,伍迪·艾伦合作过,阿萨亚斯合作过,李安也合作过,虽然偶有惊艳一瞥,但她的演技却始终无法做到让粉丝之外的观众感到信服。

今年,她主演的《斯宾塞》入围了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传记片、大女主、话题人物,各种元素都似乎是为奥斯卡量身打造。

影片在威尼斯上映后,口碑不错,大家纷纷揣测,斯图尔特可能会凭借此片冲奥。

然而,虽然国外赞誉一片,但这部电影在国内的口碑并不算好,与同为传记片的《倒数时刻》相比,相去甚远。

从豆瓣评分和评论来看,国内观众还是独立且明智的。先直接说结论吧,克里斯汀斯图尔特想拿奥斯卡影后,这次没戏。而这部《斯宾塞》,作为一部传记片,也算不上是什么佳作。

《斯宾塞》拍的是戴安娜王妃的故事。

对于戴妃,年纪稍长些的观众一定都不会陌生。

本片延续导演帕布罗·拉雷恩前作《第一夫人》的讲述视角,选取重大事件的前几天,即1990年戴安娜在王室圣诞假期度过的三天。电影的名字《斯宾塞》即戴安娜的姓氏,导演的初衷也是力图还原“最真实的戴安娜”,影片围绕着戴安娜的渴望自由、渴望寻找到作为王妃之前的自我而展开。

看过电影后,稍微了解王室或者戴安娜的人就会发现,整部电影是多么的不切实际。为了所谓的探寻戴妃内心,而一味的放大情绪,压缩叙事到忽略不计的地步。由斯图尔特操持着机械如模特的表情演完了全场,仿若看了2个小时香奈儿的MV。

而电影开播即遭到了主要报道王室消息杂志主编的抨击,戴妃居然在两个王子面前大哭、呕吐、自残,毫无尊严可言。看来好莱坞的文化殖民不止针对于东方。

影片别有用心搬出了英国历史上被斩首的王后安妮·博林这一符号,强行与戴安娜挂钩,或许是因为电影找不到戴安娜共情的着力点,所以将这一符号作为父权和王权迫害的证据。当电影里的斯图尔特只能与安妮·博林进行深层链接和对话时,她变得自怨自艾,如同被迫害的神经质。

但被这所“房子”禁锢的女人过去有,未来还有,死去的有安妮·博林,但活着的还有女王和凯特王妃。不幸的婚姻,即不属于戴安娜独有,更不是民众缅怀她的原因。

电影的反派不是某个成员,而是这座房子。电影中试图用这所房子来困住和迫害戴安娜,处处可见对《闪灵》的致敬,通过场景的压迫来造成克里斯汀的萎和小。导演虚构了反派如同虚构了戴安娜的痛苦源头,忽视了人的存在和压迫。她厌恶这座房子和守了十年的规矩,又岂是在一朝一夕?

那这一设定就是可笑且偏离动机的,她的痛苦压抑来于她渴望家庭和爱,而不是权力和地位的“迫害”,反派应该是“冷漠、孤立无援”。戴安娜的访谈就透露了她的自残是想要获取丈夫的吸引力,甚至从楼梯上摔下来试图留住丈夫;而对王室成员的求助也无法得到回应,毕竟底下藏着的虱子不比她少;而试图吸血的杂志和狗仔更是罪魁祸首。

现实中的戴妃的访谈有礼貌,思维逻辑清晰,有尊严,她情绪上的不稳定更多是对自我的内耗,而不是向外发泄,事实上,她尽管心力交瘁却还是很好的履行了自己的责任。她的反叛是打破了王室高高在上的假面,而不是刁难仆人。

电影一味的放大她濒临崩溃的情绪,没有解释源头,进行具象的视觉化补充。从观众的角度来看就是,电影中的戴妃没有经历苦难却向世人倾诉她的不幸,只会让人觉得矫情。在一套套华服和堆砌的珠宝之上,只让人觉得华丽的空洞。

从某种意义上说,戴妃是在英国民众的目光下成长的。她不幸福的婚姻虽然在一开始被粉饰得很好,却难掩少女戴安娜身上的悲剧宿命。对于英国大众来说,他们把戴妃当成明星去欣赏去尊重,同时也会在得知一些负面消息时对她心生同情。

在查尔斯对卡米拉的信件如此解释他与戴安娜的婚姻,他需要承担一个王子生儿育女的责任。而王室成员都知晓并默认查尔斯的所作所为,也许他们还在背后默默嘲笑过戴安娜这个不谙世事的少女。

后期的戴安娜逐渐成长起来,找到自己的事业和自我。她一生参与了150项慈善活动,会拥抱艾滋病患者,去打破世人对艾滋病的偏见,她也是第一个公开流泪的人和接受公开采访的王室成员。她的真实和爱心,还有对她的同情,才是人们缅怀她的原因。

事实上,戴安娜远没有那么脆弱,在她发现求助无望后就开始了反抗,离婚前的她就和包括皇家近卫军官的多人保持婚外恋情关系,这才是对王室和父权的打脸。而这观众最想看到的部分没有提及。

除此之外,电影还俗套的将同性之爱拉出来抵抗父权,并且借着女性朋友之口说出:“你需要的不是医生,而是爱”。将女性的觉醒和追逐彻底抹杀。

电影避免了对戴安娜好的坏的个性的描述,只是将她放到一个受害者的地位,变成了一个情绪泛滥且脆弱的戴安娜,而这压榨又是如此的无力,无力到她举手投足就可以打破,还要在此之上为所欲为,情绪上的宣泄就变成了自导自演的被迫害幻想。

很多地方包括王室人物都没有进行具体的展开,对其它人的刻画都有失公允,在这么一个苍白片面的环境中,又怎么指望戴安娜是是立体可信的呢?

电影结局戴安娜的反抗就是带着两个孩子出逃,逃去了KFC大快朵颐。如此简单而肤浅的处理,将真实的戴安娜所做出的努力和新的征程全都弃之如敝履,彻底变成了又一部消费名人之作。

导演达雷恩并未树立起来的悲剧,让克里斯汀表演起来显得更加生硬;克里斯汀只会耸肩和出戏的英式口音,也让她游离在角色之外,只能说演员和导演互相祸害吧。

但导演前作《第一夫人》,虽然剧本单薄,但娜塔莉·波特曼是将自己装进了杰奎琳的壳子里,经受住了超近特写的考验,极致的控制欲和自私通过屏幕传达给了观众。反观克里斯汀,她身上的张力不仅没有达到呼之欲出的效果,连表情的变化也为之甚少,每个镜头都会出现的泫然欲泣只会让人厌烦。

当她问出第一句台词的时候:“我他妈在哪”,这矫情的口音就露馅了,特别在全剧组都是英国演员的情况下,更显得笨拙。故意歪着脖子,刻意的耸肩,还有四处乱飘的眼神,她不是戴安娜,她是暮光女。当背后站着的是莎莉·霍金斯时,似乎女主的位置都要让给人家了。

可能国外流量转型方便之处就是,真的有那么多大导演和好的班底愿意来让她练手。尽管克里斯汀的确是美的惊心动魄的,她撑得起华服、珠宝、还有怼脸的特写,但对于这样一部电影来说,这些镜头难道不是另一种男性凝视吗?

克里斯汀版本的戴安娜,不管是人物塑造还是悲剧上,都实在难以和珠玉在前的《王冠》抗衡。在老老实实讲故事的《王冠》里,艾玛·科林对戴妃的诠释形神兼备,从天真的、以为为爱结合的少女,到被家族丈夫冷落的母亲。有娇羞,也有打着自己小算盘的狡黠,一言一行,无不神似。当最终所有追逐欲望和权利的人都得到自己想要,而只有科林,连简单的爱和家庭的温馨都不能获得,才是真的让人动容的悲剧。

当这种叙事单薄空洞的,和第一部相差无几的消费政界女性电影还在产出时,导演应该住手了。这种高度依赖演员情绪和只剩美丽画面,而毫无叙事基础的电影只是消费女性主义的圈钱之作。

电影创造的华丽牢笼只是导演的一厢情愿,抛弃了主角正是因为虚荣,以为能掌握这份荣光才走向权力的事实。事实是,女性远没有那么脆弱,也不会对这种无病呻吟产生共情。

THE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