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
猫影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100年,他的光影记忆“永不消逝”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5-01-22   浏览次数:225

“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最近,彩色4K修复版《永不消逝的电波》在影院上映,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在上海的剧场驻演,共同引发人们对一位影人的追思。63年前,孙道临在《永不消逝的电波》中饰演的李侠形象深入人心。今年是他诞辰100周年。12月10日,孙道临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在上海举办,孙道临作为一位集编剧、导演、演员于一身的电影艺术家,见证了中国半个多世纪的电影发展历程,他精彩的艺术人生所传递出的红色基因和艺术精神也成为电影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孙道临1948年走上银幕,主演《乌鸦与麻雀》《渡江侦察记》《南岛风云》《家》《革命家庭》《早春二月》《一盘没有下完的棋》《雷雨》等近20部影片,塑造了众多经典银幕形象。上海电影家协会主席任仲伦认为,孙道临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他的艺术精神对于今天的电影创作和电影事业发展而言尤为重要。

“道临老师是我们上影演员剧团的骄傲。”上影演员剧团团长佟瑞欣介绍,孙道临曾在一篇《关于电影对白随笔》的文章中写道,有些新朋友和他初次见面时,首先就称赞他在英国影片《王子复仇记》中的配音,让他意识到电影对白的魅力,同时也在反思:“我们在拍摄电影时,又在对白上下了多少工夫?”最近,上影演员剧团办起了台词进修班,也是传承孙道临对电影对白的专注。“台词是演员走进角色最有力的帮手。”佟瑞欣说。

“他是为电影而生的。”上海译制片厂演员孙渝烽和孙道临有四十多年的深厚友谊。在拍《渡江侦察记》时,导演汤晓丹决定让孙道临来演李连长,一度遭到全厂反对,觉得他只能演知识分子。为了演好这部戏,孙道临在舟山下了3个月生活,和侦察连长吃住在一起,学习部队里如何打绑腿、穿布鞋走路。影片最后有个下水推船的镜头,拍好后孙道临始终不满意,刚刚从40度的高烧中恢复了一些,就急着找汤晓丹去补拍。当时已经11月,玄武湖的水接近冰点,孙道临依然坚持下水把这场戏补完了。

拍《永不消逝的电波》时,有场李侠“坐老虎凳”受刑的戏。开拍之前,孙道临特地去了现场,让工人给他垫砖,垫到受不了才停下,疼得满头大汗。“他跟我说,那个疼是真疼,但有了这个体验之后,拍摄的时候就会很真实。”

上影演员剧团演员梁波罗在上戏表演系上学时,就把孙道临视为心中的偶像。他还记得第一次见到孙道临是在1958年,那天孙道临穿了一件墨绿色的毛衣去看《王子复仇记》,一点都没有明星架子。1960年上影厂拍摄《51号兵站》,初出茅庐的梁波罗饰演主角,孙道临给了他很多建议,还甘当“绿叶”,请缨在影片中出演一个只有两场戏的政委,提携这位年轻后辈。

孙渝烽在做译制片导演和配音工作时,也时常得到孙道临的鼓励。“每次我译制的片子获奖,或者他看了喜欢,都会给我打电话。我译制完《野鹅敢死队》,有一天晚上12点多了,他还给我打电话说:这个片子不错,继续努力。”

孙道临在工作上的敬业严谨让与他交往的人无不感动佩服。他常常提醒孙渝烽,“配音时前后鼻音要分清楚。带本字典,吃不准的字查一查。”孙道临去录音时,包里都会带上一本新华字典。

有时候,孙道临也很调皮和幽默。80岁高龄拍电影《詹天佑》时,有场要雪景的戏一直等不到降雪,突然有天下了雪,孙道临抢着拍完了镜头,高兴地把帽子往天上一甩,像一个孩子。

有一年孙道临、秦怡、梁波罗等人一起在万体馆参加一场朗诵会,在后台准备时,工作人员请他们拍张合影。在按下快门的一瞬间,孙道临突然从茶几上的花瓶里抓起一大捧花,放在秦怡脑后,大家都笑得前仰后合,只有秦怡浑然不觉。“他是天上最亮的一颗星星。”梁波罗说。

把一生献给电影事业

孙道临把一生献给了电影事业,晚年病重时,还念念不忘要拍电影。他的人格魅力感染了很多人。“他是模范的共产党员,在生活中始终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孙渝烽回忆,孙道临会提醒周围的人不要闯红灯,遵守交通规则,在公共场合不要大声喧哗。武康大楼下常有一个老人在卖水果,孙道临哪怕家里有水果时,只要看到了也会多买几斤,好让老人早点收摊回家。

“他是一个‘大先生’,是一个大文化人。”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院长厉震林如是评价。新中国成立初期,如何扮演工农兵是当时很多演员都在思考的问题,“他是转型最成功的人之一,这和他对党的热爱、对新中国的热爱有关。”厉震林说。

孙道临生前好友是裕兴回忆,2003年孙道临去美国讲学,自我介绍第一句话就是“我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他的演讲也对美国大学生认识和了解中国起了积极作用。

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会长朱枫认为,在中国影坛中,孙道临是一个独特的诗性存在,“他是个优秀的诗人。他表演的特性本质上是一种诗的特性。”孙道临发表过很多小说和诗歌,其中也保存了不少他故乡嘉善的地方特色。

“孙道临不是本色演员,但始终不脱本色。”上海影协原副主席吕晓明认为,孙道临演过的角色都能体现他的气质,比如儒雅、善良、正直、理想主义、书卷气、悲天悯人。合拍片《伯爵夫人》原本打算请他客串两个镜头,并开出一万美金的高价,但孙道临看了剧本后,要求按照自己的艺术理解来做出修改,最终拒绝了这次出演机会。“由此可见他不在乎钱,在乎的是艺术。”

孙道临不仅是电影演员,也是一位中外文化传播者。孙道临之女孙庆原介绍,孙道临做了很多翻译工作,把国外经典电影介绍给中国观众。他还去美国做过讲座,向喜欢中国文化的外国朋友介绍中国的唐诗、散文等,1988年还用英文在旧金山国家剧院演出话剧《马可·百万》。“他的一生中,做了很多对中国文化有益的事情。”

此次纪念活动上,上海影协会员、资深影迷方敬东向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及孙道临家属捐赠了他收藏的孙道临1948年第一部影片《大团圆》原版说明书、孙道临所有演出影片剧照剪影和孙道临所参加的活动资料等。

第七届“孙道临杯”微电影大赛获奖作品也于12月10日发布。大赛自9月启动以来,共收到129部参赛作品,经过初评、终评以及网络人气投票,共评选出了4类综合奖10部作品和5部单项奖获奖作品,其中《电影万岁》获“孙道临奖”,《合格》获“杜鹃花”奖,《我老爸》获“银杏树”奖。

孙道临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由上海电影家协会、浙江省电影家协会、上海电影评论学会指导,中共嘉善县委员会、嘉善县人民政府主办。本次活动得到了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的支持。

THE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