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回顾百变天后梅艳芳:演艺之路,为舞台而生,致敬经典-梅艳芳从1980年代中期挟在香港红极一时的盛名抢攻台湾市场,第一年人比歌红、歌比戏红,但她却很快靠着一部电影在台成为有号召力的大牌,即是与张国荣合演的「胭脂扣」,3年多后再以一曲「亲密爱人」在台湾乐坛反败为胜,这两个作品对她在台的演艺行情有无可取代的意义。
表面上看,根据李碧华小说改编的「胭脂扣」,既有梅艳芳、张国荣、万梓良与朱宝意双生双旦挂帅,似乎颇具票房吸引力,然而这是部怀旧意味很重又有很多香港独有文化风情的影片,在台湾不一定能被广大观众接受,唯一符合当年主流口味之处在梅艳芳扮演的如花是个女鬼,那一年暑假张国荣的「倩女幽魂」在台湾创下比香港还亮眼的卖座成绩,「女鬼热」席卷全台,因而挂名「胭脂扣」监制的成龙,一度动念想让导演关锦鹏重剪这部片,再加入更多的特效画面,对于票房更有帮助。
其实关锦鹏并非「胭脂扣」筹拍初期的导演人选,该片卡司也不像现在这样,而是锁定郑少秋扮演十二少,现代香港的那一对情侣则是刘德华和钟楚红,随着筹拍陷入瓶颈,刘德华与钟楚红都退出,郑少秋后来也因故未能主演,原定人马除了梅艳芳一直不动如山,其他都要找旁人接手。
有趣的是,今天看来郑少秋配梅艳芳令人匪夷所思,其实两人很早之前就认识,梅艳芳童年时和姊姊梅爱芳在各大夜总会、歌厅等卖唱,就在荔园遇到了也还是新人的郑少秋,郑少秋比梅艳芳大16岁,电影「梅艳芳」中有提到小小年纪的她喊他哥哥,亦有提到「胭脂扣」的拍摄,却没揭露原来最早要和她合演「胭脂扣」的就是这位大哥哥。
「胭脂扣」真正要落实拍摄,导演、4位主角已经定了其中3位,还剩十二少悬而未决,曾经有机会的接手人选包括吴启华、郑伊健等,但梅艳芳坚信张国荣最适合。两人之前合演「缘份」、「紫色的偶然」(香港片名就只有「偶然」),都是张国荣为主、梅艳芳只是他身旁搭配的女星之一,而「胭脂扣」如花的份量重过十二少,张国荣觉得剧本好,愿意跨刀,又卡在和梅艳芳分别属于新艺城、嘉禾的旗下,两大有门户之见,最后是梅艳芳也去拍了部新艺城的影片换来张国荣加入「胭脂扣」。
命运的安排谁也无法捉摸,张国荣当年两部女鬼影片「倩女幽魂」、「胭脂扣」都没能让他入围金马奖,梅艳芳倒是顺利成为淮影后,而且对手之一就是差点和她合演「胭脂扣」的「流氓大亨」钟楚红。
红姑与梅姑两人都曾经在邵氏拍片,那时红姑在电影圈锋头极盛、几无对手,梅姑主要以演唱为主、拍片较为次要,影坛地位亦不及红姑,没几年彼此已经并驾齐驱,梅姑还有后来居上之势,至少在金马奖,梅姑后发先至,凭「胭脂扣」登上影后宝座,让片子气势大振,还未上映已受到期待。
金马奖助梅艳芳一臂之力,使她成为台湾观众的瞩目焦点,也大大加持了「胭脂扣」,因为就在成龙看试片传一度睡着,担忧片子太文艺、节奏太慢,票房堪虑,想要让关锦鹏加一堆女鬼特效戏时,片子已经送去参加金马竞赛还得了大奖,也就不好再多做更动,得以保留原来的面貌。
当年10月底梅艳芳风光在台获得影后大奖,12月初「胭脂扣」就在台湾上映,尽管要到月底才有一堆的大假期,票房表现却颇为突出,让梅艳芳第一次靠挂头牌主演的电影在台打了卖座胜仗,台湾先开出红盘后,「胭脂扣」在1月于香港上映,得到更亮眼的反应,从此成为梅艳芳的演员生涯里一次非常重要、叫好叫座的出击。
© 版权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