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杨在葆一字惹哭爱人想分手,爱人却说这辈子做得最正确的事嫁给他-1、
1935年6月25日,杨在葆出生于安徽省宿州市,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
毕业后杨在葆成为上海青年话剧团的演员。
1960年,杨在葆出演他的首部电影《红日》,饰演连长石东根,从此开启了他的从影之路。
陈丽明,1957年生于广西桂林。
出演过的电影有《主课》、《末代皇帝》、《军礼》,话剧《甜蜜的事业》、《一代英豪》等。
1984年,杨在葆、陈丽明拍摄电影《双雄会》时,二人相识。
杨在葆那一年49岁。(杨在葆的第一任夫人因病去世一段时间了)
从招待所到摄影棚,相距大约一二百米的距离。
演员大多骑着自行车过去。
下午要拍戏了,大家从招待所动身向摄影棚赶去。
恰好,杨在葆的一位朋友来了,也要去摄影棚。
杨在葆要他的朋友骑陈丽明的自行车,然后让陈丽明坐在他自行车的后座,驮她去摄影棚。
老天不作美,下起雨来。
等到了摄影棚,杨在葆的前身全湿了,而陈丽明没有被雨水淋着。
爱情的心脏,在热烈而美好地跳动,爱情的滋味,来自玄妙的心跳加速度。
2、
在拍摄《双雄会》时,除了吃饭离开一会儿,杨在葆整天都待在屋里研读剧本。
两三天后,《双雄会》进行实拍。
早上4点就开始化妆。
化妆前还是蔫蔫的不爱说话的杨在葆,化妆完毕的突然之间,杨在葆无论眼神还是行为举止,都仿佛一代枭雄张献忠角色附体,霸气十足。
直到卸妆前,杨在葆都沉浸在张献忠的角色状态里,气场十足,大家暗自赞叹杨在葆的演技了得。
精神抖擞的杨在葆感染的群众演员都很精神。
演技精湛的杨在葆自然有不少热爱他的粉丝。
杨在葆粉丝绝对不允许别人说杨在葆一点儿坏话,哪怕是开玩笑都不行。
有一次拍戏时,有一位录像的工作人员,对同车而行的杨在葆爱人陈丽明说:“陈老师,我觉得你跟杨老师有点像。”
陈丽明幽默地回复一句:“是吗,我有这么丑吗?”
录像的工作人员生气道:“你以为你好看呐!”
陈丽明暗想:坏了,得罪杨在葆的粉丝了。
3、
1991年,杨在葆导演主演的一部电影拍摄完了。
剧组的服装师对剧组人员说:片子拍完了,服装没用了,10块钱一条,卖给大家。
陈丽明相中了丈夫杨在葆在电影中穿的一条瘦腿裤。
那时候,瘦腿裤不好买,平时都买不着。
陈丽明对服装师说:那我10块钱买那条杨在葆角色里穿的那条瘦腿裤。
化妆师说:不用,你拿一条裤子给我替一下,顶个数就行。
陈丽明照化妆师的意思办了,拿到了杨在葆角色里穿的瘦腿裤。
陈丽明把此事对杨在葆说了,杨在葆听后,回了一个字“贪”。
陈丽明想想她与杨在葆几个月大的女儿,最终没狠下心一走了之。
后来,陈丽明也想明白了:杨在葆说自己的“贪”,意思是做人不要围绕着眼前这种小利益去转。
4、
杨在葆外表粗犷,内心细腻,做得一手好菜。
杨在葆家很小,杨在葆就把床支起来靠在一边,腾出的空间放了一个大圆桌。
杨在葆做了一大桌丰盛的菜招待大家。
王炎笑着说:“在葆啊,今天到你们家吃顿饭,你都要倾家荡产了。”
杨在葆不但做得一手好菜,还特别心灵手巧。
当时的生活条件差,心灵手巧的他还给爱人陈丽明做了一件裙子,八一厂的同事看到杨在葆给陈丽明做的裙子都夸赞好看,并问是谁做的。
杨在葆还会把不用的毛巾,搓成线,编成书包。
熟悉他们的香港朋友这样介绍陈丽明:这位是杨太太……
陈丽明一听不大高兴,说:我有名字,我叫陈丽明。
下午吃饭时,朋友再次介绍:“这位是陈丽明女士。”
大家热情地跟陈丽明握手。
朋友又介绍杨在葆:“这位是……”
还没等朋友说完,大家高兴地冲到杨在葆的身边,热情地跟杨在葆握手:“杨老师。”
朋友继续介绍:“这位是陈丽明的丈夫杨在葆。”
大家握完手,小声嘀咕:“陈丽明是谁啊?”
陈丽明说:杨在葆的光环太强大了,我和女儿都生活在杨在葆的光环之下。
这也从侧面说明,杨在葆是一位德艺双馨的好演员,深受大家的喜爱。
陈丽明也说:这辈子做得最正确的事就是嫁给杨在葆。
5、
1983年,北影厂接到拍摄公益电影《血,总是热的》的任务。
因为当时港台电影大量涌入内地,武打片、言情片、搞笑片等令观众耳目一新的电影,大行其道深受观众的欢迎。
鉴于当时的影视环境,很多人并不看好公益电影《血,总是热的》。
但是北影厂厂长坚持要拍,邀请了老戏骨谢芳、梅熹、刘钊、周森冠加盟,还邀请到新秀演员刘冬、刘信义、殷新、金康宁出演。
本来是一部不起眼的小制作电影,因其老戏骨与优秀青年演员的加盟,让《血,总是热的》顷刻成为演员阵容强大的大制作。
幸好,那时加盟剧组的演员都没有片酬一说,都是领工资。
除了男一号罗心刚还没找到合适人选,剧组已万事俱备,只欠男主演。
剧本落到杨在葆手中,一开始杨在葆也不看好本剧,但在读到剧本最后几页,读到罗心刚五分钟的讲话时,被台词打动了。
台词是这样说的:
杨在葆读到本剧的精髓,拍案叫好,决定出演男一号厂长罗心刚。
除了男一号,剧组所有人员都已入住无锡实景拍摄地。
杨在葆最后一个入住无锡剧组。
等到实拍,杨在葆亲自先看了“他家”的布置(一般演员都是不看的)。
杨在葆指着空荡荡的桌子、茶几说:我觉得很重要的是一个细的环境,必须要有人迹,就是人的行迹,这不是一个家具展览,这是一个活动的角色,类型人物他所处的环境,他肯定桌子、椅背上挂着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的。
道具师搬来一筐子道具,报纸、日记本、闹钟、茶杯。
杨在葆兴奋道:就是这些东西。
杨在葆亲自在道具筐里挑了几份报纸、杂志、茶杯,还有角色罗心刚与家人的相框。
6、
1985年,杨在葆自导自演电影《代理市长》。
拍摄过程中要修改剧本,杨在葆修改剧本到凌晨3点多钟,早上5点多化妆拍戏。
那时的杨在葆已经是50岁的人了,却创作热情满满,根本看不出他有一丝疲惫感。
电影拍摄赶上过大年,为了节省时间,节省成本,杨在葆决定剧组不放假。
给有家室的剧组成员,每家寄了100块过年慰问金。
拍戏一直拍到大年三十下午,全剧组成员一起吃了顿团圆饭。
大年初一大家一起包饺子吃,然后看了广州的花卉展就算过年休息了。
(拍摄地在广州,剧组成员全部来自北影厂)
《代理市长》辛辛苦苦地拍摄完,却被告知要修改。
被要求修改的原因是,电影没有时下流行的恋爱戏份,担心没有观众看。
但杨在葆坚持不修改,最终还是杨在葆的坚持取得了胜利,《代理市长》上映后获得了成功。
杨在葆戏路宽广,古装、战争、现代角色都能驾驭,凭借着精湛演技,都诠释得可圈可点,令人印象深刻。
杨在葆参演的作品获奖众多,受到大众与文艺界的肯定。
杨在葆的表演,深沉中蕴含着真挚,刚劲中满溢追求。
杨在葆凭借他出众的表演才华,赢得了观众深深的热爱。
在艺术上杨在葆是卓有建树,令人钦佩的;在做人上,杨在葆同样是世人学习的楷模。
杨在葆(1935·6·25~2021·2·13)高洁的品质,两袖清风的做人理念,对工作兢兢业业,对事业大公无私,对人热情豪爽的做派,永远值得世人怀念,赞叹与效仿。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版权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