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
猫影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电影《不老奇事》:63岁的王朔又开始和我们谈生死和衰老了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5-01-06   浏览次数:133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导演徐超,他大概算是和王朔合作的导演中最不起眼的一个,要知道当年整个京圈影视界和王朔沾上关系的人个个都是大人物,可以说在王朔呼风唤雨的那个年代中,他是北京文艺界名副其实的大佬级人物。从80年代后期,到90年前期,在那个中国电影和大众文化最兴盛的时代中,王朔扮演了一个轴心人物的角色。

无论冯小刚、郑小龙、赵宝刚、夏钢、叶大鹰、姜文,他们或多或少都在王朔身上汲取重要的养分。

对于这样一个京圈文化的代表人物来说,像徐超这样的角色未免过于平庸了。然而徐超如何说服王朔,参与到这个电影的创作当中,人们一直非常好奇。

在这样一个时代里,很少有人能再请得动王朔了,他早已对影视行业失去了兴趣。但当徐超找到王朔之后,两个人竟然还相谈甚欢。

用徐超自己的话讲:“王朔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如果他不喜欢你,他根本不会跟你见面,会直接把你拒之门外,而他喜欢的人,你怎么在他家折腾他都能容你”。

在王朔的家中聊天,徐超受益匪浅,王朔也非常高兴,尽管两人年龄上有差距,但北京这块地方,大家小时候的经历大抵相同,说到少年时那些淘气的事,王朔是非常能够理解和感同身受的。北京并没有变,只是当初还年轻的他们都变老了。就像刺猬乐队的歌中唱到的,“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着。”大概徐超就是正年轻的那一代人。

《不老奇事》其实是一部集合了许多缺点的电影,无论从演员的表演方面,还是导演的表现力方面,都过于做作,平庸。虽然我们能从王珞丹和李婷婷两位女主演身上看到王朔笔下女性的影子,大大咧咧,吊儿郎当,混不吝,说白了就是徐静蕾那路子,典型的北京大妞。但总觉得她们身上缺少老徐那种土生土长的北京姑娘骨子里的那种纯正,怎么演都像是装腔作势。

王传君的表现更是有些一言难尽,的确,电影中的确需要他诠释一个腼腆、单纯、痴情的理工男形象,但也不是干脆演个电线杆戳在哪就完了,还是在人物塑造的细节方面欠缺太多,可能王传君确实不适合这样一个角色。

并且影片的节奏方面也有很大问题,前半部分有点赶,后半部分有点拖。尽管王朔撰写的旁白很精彩,让人感觉久违的亲切,但在片中用太多了就显得啰嗦了,毕竟电影它还是一种镜头艺术,能用镜头去代替语言是一个导演的功力。

可喜的是你还是能够看到王朔在这部电影当中注入的个人情感,影片还是能够让王朔的思想在其中得到展现,大概这就是徐超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

许多人被这部电影感动哭了,这并演员及导演对电影的掌控力,表现力有关,而是和这部片子当中所具备的精神内核有关,它和人们探讨了一个永恒的主题。就像我再不喜欢《非诚勿扰2》,我也会被它片中那种对人生的感悟所震撼到。从这一点上来讲,《不老奇事》和它有相似的地方。我们的电影从来不缺乏想象力,但缺乏表现力,《不老奇事》和《非诚勿扰2》都在证明这一点。

这两部电影都在探讨死亡,《不老奇事》当中的焦虑明显更大,除了死亡之外,王朔在其中也和我们分享了他对衰老的恐惧。想想吧,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影片的片头用一个长镜头开始,这是典型的年轻导演喜欢的方式,导演在有意无意地提醒着我们,这是一个关于时间的故事。

一个青梅竹马的俗套开局,当男主郭小鲁第一次见到女主苏凌芳的时候,这部电影注定要展现他们几十年以后的长线故事,中间一定会有甜蜜,会有挣扎,会有离别,会有重逢,会有失望,会有感动,会有麻木,也会有疯狂,也会有遗憾,能洞悉到这一点并不难,稍微有点电影常识的恐怕都能够猜到剧情的发展。

但王朔的编剧高级的地方就在于他永远会把自己更加深刻地理解注入到影片当中,升华主题,以至于让这部电影不会沦为一个俗套的爱情剧。

就如同王朔文学创作生涯末期的那些作品一样,像《我的千岁寒》还有《死去的日子》等等,都是带有一些实验色彩的先锋作品,对于大众来说,王朔的大道理实在讲得过于深沉和晦涩,以至于许多人其实不太明白他到底想表达什么。

这大大影响了这部电影的票房和评分,从上映一个多月的时间来看,目前它只拿到了豆瓣6.2分的评分,实在难说成功,票房也只有2700万。这和《非诚勿扰2》、以及《私人订制》的情况还不太一样,毕竟这两部作品观众们该骂还是骂,评分该低还是低,但不影响票房一路飘红,最后这两部电影至少是让片方赚到钱了,可《不老奇事》却是口碑和票房双重失利。

当然,这里边有导演的问题,也有演员的问题,不能全怪在王朔身上,并且如今63岁的王朔其实水平仍然在,他的这部作品比以往更加值得玩味,可以算是“魔幻现实主义”题材的佼佼者了。

但这部电影没有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也是情理之中,这就让人想起前些年王朔最后的几部小说和杂文问世的时候,他说过的那句话:“如今我的作品不建议你们小孩儿看,我的作品是给大人看的,要不你就是五十岁以上的人,黄土埋半截子,要不你就是家里失去过亲人,近距离感受过死亡的那种”。

然而电影产业,不要说80后了,90后恐怕都已经不是主力了,如今00后才是院线最大的消费群体,这样一部电影虽然能够引起中老年观众的共鸣,但是指望这些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群体去填满座位,似乎也有些困难。

但不管怎么说,王朔对这些所谓的名利,所谓的口碑,其实都已经淡薄了,他也说过:“年轻的小孩别买我的书,别看我的电影,我不挣你们的钱”。所以王朔这个老小孩,他只要自己玩嗨了,大家就跟着高兴。

所以这部电影无论成功与否其实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能看到那个如今非常神秘的王朔能够对创作燃起欲望,我们能看到他对电影,对文学还有热情,并且他对这个世界还有话要说,还有倾诉的欲望,那就足够了。

THE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