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新喜剧之王》:一出演了20年的电影-周星驰,以及他开创的“无厘头”喜剧,早已成为了香港乃至于整个华语电影圈的一个巨大IP。
1999年,功成名就的星爷拍摄了一部自传体电影——《喜剧之王》,通过极度夸张的自嘲式演绎,展示了他一路以来的从影历程,也塑造了90年代最后一年的喜剧经典。
20年后,周星驰又作为导演,拍摄了《新喜剧之王》,再一次站在了舆论的风口。
《新喜剧之王》上映之后的口碑也呈现出两极分化,首先是剧情几乎完全照搬了前剧,可以说是一部女生版的《喜剧之王》,其中也不乏一些生硬搞笑的老梗,于是便有了星爷江郎才尽,只能靠消费情怀谋生的评论。
周星驰最为擅长的就是描绘草根英雄的奋斗史,当年的《喜剧之王》可以说是其中的佼佼者,《新喜剧之王》同样将目光瞄向社会最底层的升斗小民,一个没有任何突出能力并游走在主流边缘的小人物。
20年前能够引起普罗大众的共鸣,难道20年后就无法再次收获掌声了么?周星驰又到底想通过《新喜剧之王》表达什么样的主题呢?
国内著名喜剧演员陈佩斯说过,喜剧的内核是悲剧,这是对喜剧的最佳诠释。
优秀的喜剧在引发观众发笑的同时,又总能让人回味出悲伤的意味,通过滑稽的表演带给观众笑声,又以小人物真实的内心世界来感动你,20年前的《喜剧之王》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
尹天仇近乎于偏执的追求演员的梦想,曾几何时感动了多少观众。而《新喜剧之王》里的如梦,作为一个虽然天资平庸,尽管受尽了现实生活的嘲弄,却依旧坚持着演员的梦想,并且勇于不断的尝试,当导演说:“哪怕是世界毁灭,你都不可能做演员”的时候,她还近乎愚蠢的问道:“那世界毁灭之后呢?”
这样的天真,注定了如梦的悲剧,难道就不能够给观众带来一丝感动吗?
回望近年来的华语喜剧片,充斥着太多的粗制滥造,毫无意义的影片,《新喜剧之王》最低程度还能够带给我们一丝欣慰,这样也是足够了。
《新喜剧之王》的情节确实存在复制粘贴之嫌,但是,缺少了《喜剧之王》里充满俯视苍生的傲慢,多了一丝人情冷暖与世态炎凉的温度。
如梦虽然如同尹天仇一般的时刻表露出对演技的理解,但却没有那种居高临下的指导意味,反而是多了一丝经验分享的感觉。
我想,这也可以反射出导演周星驰的思想转变。星爷作为典型的香港草根逆袭代表,通过自己的天赋与努力,成为了一名优秀电影演员,在《喜剧之王》的那个年代,无疑已经站上了人生的巅峰,自然产生一股“君临天下”的气场。
经过20年的人生历练,星爷也从目前走到了幕后,也没有了年轻时代的锐气,反而展现出了一股知天命的睿智。
他也不再需要通过高高在上的凌驾来凸显自我的存在感,只是想把更多的人生经验分享给更多的人。
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更多地去关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能够给予他们更多机会。这是一种人生的感悟,自然也就折射到了《新喜剧之王》中。
网上很多人评价《新喜剧之王》其实只是主角如梦死后的一场梦境,更是采用了如“细思极恐”之类博得眼球的字眼,其实,我倒觉得不必要过分去解读剧情,我们更应该去关注电影到底想要传递的是什么。
《喜剧之王》的主题非常鲜明,想必大家都还记得开场星爷面对大海的豪言壮语吧:“努力,奋斗”,典型的香港精神,也是鲜明电影主题。
与之一脉相承的《新喜剧之王》依然是努力奋斗的主题延续,也许更加适合当下的环境。
在内卷严重的大时代背景下,在“香港电影已死”的小环境趋势中,周星驰作为一名优秀的文艺工作者,也敏锐地观察到了,现在的社会更需要努力奋斗的精神,而最能够代表他发出呐喊的无疑就是电影。
《新喜剧之王》里,我们看到太多在浑水摸鱼的龙套演员,现实里的“横漂”、“北漂”们大多也是过着这样的生活,这不就是一种躺平么?
如梦的父亲指责她,为什么不能像同学那样正经的生活,某种程度来说不就是一种另类的躺平么?
青年人没有了梦想,中年人忘记了梦想,努力奋斗似乎也成为了一种傻瓜精神。
《新喜剧之王》就是在嘲讽现在的这种社会风气,同时也在鼓励更多的人去敢于追求梦想,不然,就真同一条咸鱼没有区别了。
时光荏苒,光阴如电,星爷也是两鬓华发重生。
或许,我们都过于执着的想要解读他的电影了,就如同当初的《大话西游》一般。
或许,他只是想简单地告诉我们,他是一个演员,自始至终都只是一个演员,无论是20年前,还是20年后。
就让我们在电影的悲欢离合中,各自去体味自己的人生吧。
© 版权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