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
猫影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这次国产综艺终于“对味”了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5-01-22   浏览次数:196

今年好看的国产综艺太少了。

《披荆斩棘的哥哥》没姐姐版精彩,夏天的例牌《乐队的夏天》也缺席了。

数得上名的,好像也就《再见爱人》《舞千年》《戏剧新生活》,还有口碑正在发酵的《一年一度喜剧大赛》。

10月份的时候,各大视频平台都公布了接下来的综艺片单。

作为影迷,我最期待的当然是这个——

《开拍吧》

提到以拍电影为主题的综艺,那绝对绕不开隔壁鹅的《导演请指教》。

闹闹哄哄,把大家都给整怕了。

于是,我抱着忐忑的心情点开了《开拍吧》的前两期。

没想到,看完竟然还有些意犹未尽。

1

阵容与规则

四位电影人,组成绿灯会。

是投资人,也是导师。为作品保驾护航,提供全方位的帮助。

陈凯歌、刘震云、舒淇、陈思诚。

老牌导演,商业导演,知名编剧,实力演员......各有各的立场。

六位青年导演,三轮作品比拼。

唯有决胜者,才能拿到爱奇艺的电影投资和拍摄院线电影的机会。

易小星(《万万没想到》《沐浴之王》)想必大家最熟悉,擅长以小博大的喜剧导演。

沙漠(《你好,旧时光》《我要我们在一起》)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陌生,是个年轻的90后。

郝杰(《光棍儿》《美姐》)可能是六人中最牛的,作品多次获奖。

胡国瀚虽然只拍过网大,但他的《硬汉枪神》的确质量不错。

相比起前四位,彭宥纶和王珞丹的经验就捉襟见肘了。

一个电视剧制作转行,一个演员转行,没什么优势。

经过第一轮的互选,目前的情况如上图。

那么问题来了。

没有鹅那样能拿来当噱头炒作的“烂片导演”,没有参赛者之间的相互“撕逼”——

这个综艺,到底好看在哪里?

2

真诚与尊重

《开拍吧》与《导演请指教》,是真人秀与竞赛综艺的区别。

两部综艺中电影制作费的预算差不多,都是每部100万左右。

但在拍摄时间的限制上,就相差甚远了。

相比起《导指》的三天,《开拍吧》扩充到了二十天。

二十天,拍摄一部二十分钟的短片。导演可以有更多时间打磨剧本、画面、剪辑,让作品呈现出一个更好的效果。

作品的质量,高下立判。

《导指》则追求的是短平快的爆点效果。

从给的参赛者的拍摄天数里,就能看出对于作品的不重视。

十六位导演,没几个能靠作品说话,可谓是菜鸡互啄。

“电影”的架子搭起来了,但内里却挂羊头卖狗肉。

重点全放在了如何让大家吵起来上。

反观《开拍吧》,只有六位导演,但其中藏龙卧虎,作品拿出来能让人眼前一亮。

在制作态度上,全靠这位同行衬托,《开拍吧》显得格外真诚。

从绿灯会到导演到演员,上下同心拧成一股绳,所有的行动,都是为了作品本身。

让喜欢电影的观众感受到了最起码的尊重。

做到了这点,一个以电影为噱头的综艺,才有了及格的可能。

但《开拍吧》做到的,不止这点。

别忘了它的自我定位——真人秀。

说实话,与其说是真人秀,不如说是行业观察。

老江湖们举手投足间的运筹帷幄,谈笑间就用高情商化解了尴尬。

光听刘震云和陈凯歌的妙语连珠,就能把这个综艺追到大结局。

还有青年导演们充满个性的态度,面对作品评价时的忐忑神情,在拍摄时的不同状态。

消解了电影人的光环,还原出了他们作为普通人的一面。

比如社恐导演郝杰,平时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担任导演负责控场时又摇身一变,充满了自信,完全不像一个人。

优质的电影作品之外,还有足够的娱乐性,两者兼顾。

影迷和普通观众,都能享受到各自的乐趣。

3

作品内容高质

在目前出的两期里,登场的作品分别属于易小星和沙漠。

易小星选择了擅长的喜剧领域。不一样的是,他这次挑战了黑白片。

《谁拿了我的外卖》讲了一个简单易懂的故事。

郑恺饰演的打工人,替老板去取装着夫人亲手做的饭菜的外卖,结果外卖却先人一步被取走了。他使尽浑身功夫,就为了不让老板发现异样,保住这份工。

员工误把老板说的“饿了”,当成对工作的指导。

一旁拍马屁的领导,瞬间解释出了好几层意思:要保持锐意进取的饥饿感,要采取饥饿营销......

把老板整不会了。

还有在寻找外卖的过程中,其余同事互相撇关系,在老板面前逞能,却心口不一的装模作样。

种种细节,反映出了职场百态,戳中了卑微打工人的痛点。

每个伏笔都没有浪费,逻辑自洽且结构工整。

一个小小的饭盒,承载了三层意义:

老板眼中的作秀、职工眼中的饭碗、女儿眼中的惊喜。

真是玩出了花样。

而沙漠,则拍出了一部父亲复仇的《刹车》。

内容不细说了,大家感兴趣可以去看看。

剧本稍弱,但却有着成熟拍摄的技术。

虽然他之前擅长的是青春爱情题材,但很明显,这部短片展现出了他新的可能性,也显露了他的导演潜质。

最难能可贵的是,是这部作品关注到了“阳光抑郁症”这个群体。

是艺术,也是现实。

备受期待的郝杰导演,是下期的主要看点。

他因为不会和演员打交道,最开始没有演员愿意和他合作。

不得已之下,他找到了一位北影大一的在读生。

但还没拍两天,对方就要回学校报道,没法参加接下来的拍摄。

戏没拍完,演员没了。

面对这个尴尬的情形,郝杰却想出奇招,通过各种意象,来传达故事想要表达的内容。

没拍砸,还获得了众人的好评。

THE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