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
猫影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无论《雪中悍刀行》还是游戏,资本想要的都是消费者的要求降级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4-10-08   浏览次数:202

自从备受期待的《雪中悍刀行》开播以来,社交媒体首页可以说各种意义上的沸反盈天,剧行不行懂的都懂,反正水军一如既往地很行。

而且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剧集的宣传口径也开始愈加粉圈化:观众说剧不好看,他们就说你知道我们有多努力;观众说剧情不行,他们就说改编不易;观众说无脑慢放观感差,他们就说这是电影质感你们懂什么;观众说惨绿滤镜太难看,他们就说这叫还原小说中的绿水青山;观众质疑宫妃集体切腹自尽、推拉门、榻榻米和各种日式灯笼是“雪中扶桑行”,他们就扣帽子“上纲上线”“过度解读”“你行你上”。

但凡在拍摄上用的心有顶嘴的一半,《雪中悍刀行》应该都不至于是今天这副样子。

那资本下次会考虑观众的意见吗?笑死,当然不会了。现在影视行业的主要问题是人才不足、技术水平不行吗?好编剧、好导演、好摄像、好的服化道和后期团队都不缺,但他们有一个共通的特点,就是贵。而一部戏的品质好和赚不赚钱之间并不存在必然联系。

在这种情况下,以逐利为天职的资本要考虑的事情永远不会是为观众奉献更多更好的作品,这种话都是写在招商推介会PPT或者会员购买界面上提个气的,认真你就输了。

资本想知道的事只有一件:就是如何能花更少的钱,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并且把这个盈利模型固定下来,然后大批量的复制,最后拍出更多没那么好看但收益率更高的剧。

更直白地说,资本是觉得之前拍得太好了,观众不需要吃“精米”,因此主动选择了对产品进行降级。

比如导演,《庆余年》的导演是中国国家话剧院的孙皓,入行时做演员后来转做导演,近些年作品包括豆瓣目前7.1分的《谁是凶手》、豆瓣7.9分的《庆余年》第一季、豆瓣6.2分的《谍战深海之惊蛰》等,更早的作品口碑其实更稳定,总体平均成绩即便不能说出类拔萃起码也保持在中上;

《雪中悍刀行》的导演宋晓飞则是摄影师出身,导演作品只有2016年的一部电影《情圣》,豆瓣6.0分,此前担任摄影师的作品也全部是电影。莫非之前由他担任摄影师的《一代宗师》给了他只要无限升格就能有意境的错觉?那只能说没有王家卫的金刚钻,就别揽把武功招式融入镜头语言的瓷器活儿。

至于写出过《舞乐传奇》《南侨机工英雄传》《木府风云》《护国军魂传奇》《大宋少年志》《庆余年》等一系列“神作”的编剧王倦,与其说这次发挥失常,不如说从一开始就透着一股“差不多得了”的味儿,拿着100分满分的卷子只想答个70分赶紧下班。

于是从第一集“送人头”式的刺杀开始,除了熟悉的《庆余年》式插科打诨,基本感受不到多少新颖精妙的构思和扣人心弦的气氛,看得人只想问“还有谁”。草草提了几句靖安王赵衡之后,剧情就开始顺着长幼夺嫡和“我不想当北椋王也不想练绝世武功都是被硬塞到手里”的套路狂奔,说多么难看其实不至于,但硬说多么好看就离大谱。

再加上处处透着随意的服化道和粗糙的特效,抱着对“精米”的期待的观众被塞了满嘴的“细糠”难免不满。

这时候营销号和水军就承担起了提高投资收益率道路上至关重要的“双减”环节:减观众的品味和减观众的话语权:用铺天盖地的好评和五花八门的狡辩告诉观众这就是对的,这就是好的,对“规训”不成的观众就干脆堵住他们的嘴。

比起花1块钱的成本赚来1块3,资本当然更愿意花6毛钱的成本赚来1块钱。明面上的收入变少了,但利润变多了。

其实又何止是电视剧或者电影,从演员行业的演技为王到流量赛高,从游戏行业的文化底蕴为骨玩法和技术为神到无限氪金抽卡,对资本来说什么梦想什么责任感都一文不值。它们真的想拍出更多的好作品吗?它们真的想做出能走向世界的好游戏吗?不,它们只想要钱。

如果毛大神能看明白所谓的平台、资金、人员、技术的全力支持都只存在于“画饼”阶段,一旦发现变现的速度不够快、潜力不够大,就会被资本弃如敝履,也许不会有今天的悲剧。而这不止是毛大神一个人的“战斗”,也是作为观众每个人对“佳肴”还是“速食”用脚做出的投票。

如果我们在今天的“规训”下让步,那未来要面对的就是资本对市场底限的不断下探。常言道“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资本知道观众期待的是“精米”都敢端上“细糠”,等它们发现剩下的观众也能接受“细糠”,那总有一天桌上出现的会是“观音土”。

THE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