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
猫影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女主没出场,就有黑粉打一星,国剧王牌还有救吗?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5-01-06   浏览次数:178

今年的迷雾剧场,着实低迷。

段奕宏、郝蕾坐镇的《八角亭迷雾》,最终以5.7分收官。

《致命愿望》,4.1分的口碑,着实配不上迷雾剧场的招牌。

最近《谁是凶手》上线,豆瓣开分7.1.

相比前两部,水平尚可,发挥正常。

至于能否挽救已显颓势的迷雾剧场口碑,还要看后续能不能稳住——

《谁是凶手》

2021.12.5

悬疑剧近些年深受观众喜爱,但真正做到有口皆碑的屈指可数。

去年大爆的《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属于难得的上乘之作。

迷雾剧场恐怕再难复制这样的“双炸”。

所以看《谁是凶手》之前,先降低自己的心理预期。

对于喜欢悬疑剧的观众来说,在被甜宠、古偶、职场爱情包围的国产剧里,能挑出一部能追下去的悬疑剧,已属不易。

《谁是凶手》在逻辑、结构、细节上有一些Bug,但剧集充满新意,且始终保持悬疑氛围,令观众对“猜凶”有极大的兴趣。

这对悬疑类型剧来说,已经成功一半了。

悬疑短剧,基本上开局定输赢。

迷雾剧场,更是喜欢在开头几分钟,就投下一个“重磅炸弹”。

《隐秘》里张东升将岳父母推下悬崖。

《沉默》开头的地铁抛尸,骇人听闻。

仔细回想,这两部剧的开头,早已奠定了整部剧的基调。

前者,制造了日常的恐怖,日头底下的阴暗,跟整部剧的氛围搭调。

后者的开头,是绝望的呐喊,是一个“虚张声势”,随后由虚探实,一层一层剥开真相。

相比前两部的惊艳,《谁是凶手》的开端显得常规,却也足够骇人。

这部剧说是对轰动全国的「白银案」做了大幅改编,准确来说是借鉴了一些该案的细节和手法。

剧中凶手蹲点、尾随,入室谋杀,对象是20-35岁面容姣好的青年女子,跟白银案有相似之处。

白银案的凶手属于性变态杀手,自身无能、懦弱,便通过残害更弱小的女性来获得心理补偿,手段残忍变态,具体我就不说了,大家自己去查资料。

本剧必然会对此作出改编。

剧中,凶手作案手法有共通点。

受害者被注射了麻醉剂和肌松类药物,露出诡异的笑容,被凶手割腕放血,不得不看着面前的时钟,一点点死去。

剧集开头便是海舟市连环入室杀人案的最后一案。

这一案,将三位主角都卷进来,是往后所有矛盾的肇始。

>>>>三个有“病”的人

这部剧比较新颖的一点是,不是常规地查案追凶。

而是通过「三人角力」,在互相猜测、试探、较量、合作中,一步一步拼凑出当年的真相。

先是肖央饰演的刑警冷小兵。

警专毕业一年,此前一直在搞后勤,没有跟过大案。

接到报警电话那天,房间其他人都出警了,只剩下他跟李岚。

冷小兵赶到现场时,受害者已经被割腕,凶手正等待她死去。

冷小兵第一次出外勤,没有经验,没想到情况那么严重,面对凶手的挑衅,因为胆怯害怕,枪对着凶手,却迟迟没有扣动扳机。

最终导致受害者失去抢救生还的机会,同伴李岚的死亡,以及抓住连环杀人案凶手的机会。

这成了他永远的心灵伤疤。

案发时,董子健饰演的夏木,就在对面的阁楼上,亲历自己的老师被害。

剧情目前还没有给出解答,这位照顾他的老师,看起来跟夏木关系不一般,比起老师,更像夏木依恋的母亲。

可想而知,老师被杀,必然会对夏木造成严重的心理影响,他患有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治愈后,才通过了警校的面试和心理测试。

第二集,夏木见到尸体上的血,还是会晕眩、震颤,产生幻觉。

不少观众以为是Bug,心理有问题还能通过警校测试?

第六集,夏木的心理医生解释了,夏木如果看到新的刺激源,会诱发童年的创伤。

这个刺激源是,第7集提到的姥爷被杀。

17年后,夏木重回故地,重遇旧人——

来到了海舟市公安局,进入重案组,在队长冷小兵手底下办案。

夏木和冷小兵的关系一开始很微妙。

夏木对冷队,带着点怀疑、恨意和瞧不上。他心里始终有个声音:如果当年冷小兵不那么胆小懦弱,老师是不是不会死。

而夏木的存在,就是对冷小兵的嘲弄,时时提醒他曾经犯下的错。

夏木总是皮笑肉不笑,故意刺激、试探冷队,一会带他去自己长大的地方,一会让疑似嫌疑人穿上凶手当年的衣服。

三人的身份很有代表性,形成稳固的三角:

警察方(冷队)——受害者方(夏木)——凶手方(沈雨)。

并不是说赵丽颖饰演的精神科医生沈雨是凶手,而是她跟凶手或疑似凶手关联很大。

为什么这么说?

17年前,警察派发传单,找一位杀人犯,特征是1米8左右的男性,身材健壮,右手位置有明显烫伤,穿着深色工装,戴着帽子和口罩。

特征跟他爸爸相符。

没过多久,她爸留下一封信,让小雨帮他报失踪,清除一切有关他的痕迹。

小雨那时就产生了他爸爸是杀人犯的疑问。

但是她不相信,甚至帮助爸爸清除痕迹,误导警察,洗脱爸爸的嫌疑。

说白了,这是三个有“病”的人,都困在17年前,走不出来。

整部剧呈现出「情绪悬疑」的气质。

不按照硬性逻辑和理性规律,而是以不断变化的心理和情绪来推动剧情发展。

所以一定要把每个人的行为动机,话语意图搞清楚,否则就会陷入迷雾。

同时,创新也是冒险,优势隐藏着缺陷。

有的桥段太依靠心理上的推测,让人难以信服。

比如,在肖华军案中,冷队锁定沈雨,有点凭借直觉了。

多用逻辑推理和证据论证,少开上帝视角,观众会更信服。

还有一些细节做得不到位,难以自圆其说。

比如,沈雨去爸爸的单位,销毁爸爸的痕迹,有点草率了。

跟踪沈雨的警察,是夏木,俩人认识。

夏木跟踪时既不伪装,也不知道保持距离。

在观众视角看来沈雨一回头就能发现有人跟踪他,顺带知道跟踪她的人是谁。

悬疑剧代入感很重要,观众只要看出破绽,就很容易出戏。

剧本和台词不够切中肯綮,加上一些细节上的问题,总觉得整部剧差一口气儿。

比如,争议比较大的冷小兵面对凶手为什么没有开枪?

有人认为,冷不兵再怎么说也是警校毕业,当过一年多刑警虽然只是负责后勤工作,总不至于孬成这样?

换句话说,观众不是都能共情冷小兵“没有经验”“胆怯害怕”的心理原因。

一定要给出一个客观的原因,一个可以用逻辑推导的原因,比如手枪被做了手脚,比如房间里的药物让他晕眩,这样才更能让观众相信。

不过,大胆推测一下,冷小兵不敢开枪的真实原因,没有这么简单,后面可能还有答案。

>>>>谁是凶手?

(猜测剧情,有剧透,慎入)

这部剧是原创剧本,谁也不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观众对猜测凶手,推演真相有着浓厚的兴趣。

由于剧集已经播出到12集,还有4集就大结局了,为了照顾到没有追更的人,这一部分只根据前几集内容做出推测。

比如沈雨的爸爸是不是连环杀人案的凶手?

大概率不是。

他可能认识凶手,看到凶手在小区,还没有作案,就打电话报了警。

至于为什么他当时恰好在印刷厂小区,因为死者夏金兰的未婚夫是他。

夏金兰在死前接到一个男人的电话,嗔怪他是不是又在他们家附近,此时夏木从窗外望下去,一个身穿制服带着帽子口罩的男人正在打电话。

这个男人很可能是沈雨的爸爸沈海洋。

如果沈海洋得知被杀的是他的未婚妻,他会做什么?

这跟他之后“主动失踪”有什么关系?

别的不敢断定,沈雨、沈海洋跟凶手应该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沈海洋显然认识凶手。

每年生日,沈雨都会收到爸爸寄来的生日礼物,有一次寄的礼物,正是凶手在杀完夏金兰时,带走的冰箱贴——一只黄色小猴。

这个“爸爸”真的是沈海洋吗?

沈雨身上有太多秘密了,这个女人也不简单。

下面这张海报沈雨的倒影是一个“雕塑”。

凶手在受害者面前放置的时钟上也有一个“雕塑”。

片头有一个画面由雕塑、时钟、白大卦组成。

还要注意凶手喜欢拍摄死者照片这个点。

剧中目前出现两个比较可疑的拍照细节。

一次,沈雨在街上遇到警察发传单时,正好刚从红光照相馆取完照片,镜头给指纹拍了特写。

红光照相馆留下的指纹,可能成为日后的重要线索。

还有一次是在剧集开头,冷小兵找路过的法医老顾给他拍照。

老顾拍完说,我还是头一回给活人拍照,以前都是给死人拍照。

因此有人怀疑老顾是凶手,但也说不通,冷小兵是见过凶手眼睛的,怎么可能辨认不出老顾。

我想,既然都把“谁是凶手”当剧名了,想让观众沉浸在猜猜猜的游戏中,太好猜就没意思了。

到底谁是凶手?还是等更新吧。

THE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