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史上阵容最豪华的限制级电影,好像不太给力啊?-等了许久,“对称狂魔”韦斯·安德森的新片《法兰西特派》终于来了。
这部电影毫无疑问是少有的“土豪阵容”,镜头所及之处几乎都是影帝、影后级别的熟脸,明星多到一个大巴车都拉不完。
我也是应小伙伴们的要求,在第一时间看了这部电影。
整体来说,《法兰西特派》延续了导演一以贯之的套路,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影片采用他惯用的章节式叙事,插叙、倒叙层层嵌套。
除了画幅变化这个“传统艺能”,这次还出现了大量的黑白与彩色画面的切换。
影片依旧追求极致的对称构图,色彩搭配极具辨识度。
开篇甚至直接通过插画般的场景,一一展现人物特征。
叙事方式则更加疯癫——
有的段落信息量爆棚,大段“长难句式”旁白的同时,画面还在补充新的信息,让观众被迫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有的段落则干脆省去台词和演员,用二维动画和BGM代替,信息量少到完全剪掉也毫无影响。
这种明目张胆的“水时长”操作,给观众一个猝不及防。
毫不夸张地说,《法兰西特派》可以算是今年最适合线上观看的电影。
因为观众可以随时“调戏”进度条,回看刚刚错过的内容,快进没啥营养的段落,或者直接暂停消化一下“刚才我到底看到了啥”……
如果你之前从来没看过韦斯·安德森的电影,那么很容易在开场就被它劝退,仿佛导演亲自炸毁了一本牛津词典。
因为整部电影都是导演极为个人化的表达,是一封写给美国杂志《纽约客》及其编辑的情书。
片中虚构了一本英文周刊《法兰西特派》,主题涵盖政治、艺术、时尚、美食等,在全球50个国家发行。
杂志的编辑部设在法国一个叫“无趣镇”的地方,主编是美国知名出版商的儿子,性格有些古怪,有时一言不合就开人。
不过,他对手下的专栏编辑却异常包容,对文章的字数、风格没有严格限制,宁肯赔钱赚吆喝,也不舍得毙掉编辑的作品。
杂志就在他慢条斯理的领导下,按部就班地为读者展示着全世界。
然而有一天,主编突然因心脏病去世了,按照他的遗嘱,《法兰西特派》也将停刊。
影片之后的情节,便是印着主编讣告的停刊号的内容。
没错,导演把自己脑补的一本不存在的杂志拍成了电影。
片中之所以大量使用黑白画面、对白冗长繁琐,为的就是营造一种正在阅读的体验。
整部电影更像是一个短故事集,主要讲述了三段看似枯燥乏味,实则走向诡异的故事。
“艺术与艺术家”专栏的主角,是一个因杀人分尸而入狱的画家。
为了遏制自杀冲动,他报名参加了监狱里的艺术兴趣班,不经意间创作的作品,被一个艺术商狱友注意到,两人在狱中谈成了合作。
艺术商出狱后,就为画家举办展览,他甚至召集了一批业内人士、社会名流,买通狱警混进监狱,只为欣赏画家最新的作品。
万万没想到,画家的大作竟然画在了监狱的承重墙上,摘不下、拿不走,版权搞不好完全归政府所有,艺术商当场气急败坏。
没想到,此时监狱发生暴动,囚犯涌入了展览现场。
武力值爆棚的画家出手救下数人,最终获得缓刑,重获自由。
“政治/诗歌专栏”的主角是一个激进小青年,齐费里尼。
他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以咖啡馆为阵地,争取应有的自由。
专栏的女编辑恰好是他父母的朋友,因此以第一视角报道了这场运动。
女编辑一开始坚持记者的中立性,然而很快就阴差阳错地与齐费里尼发生了关系,甚至代笔完成了运动宣言的后半部分。
但就在齐费里尼通过广播宣读宣言那晚,他在维修信号塔时触电身亡,从此成为了人们心中一个象征自命不凡的文化符号。
而在“食色鲜香”专栏,主角是警察局内部的一名主厨。
他以独树一帜的 “宪兵菜系”声名远扬。
专栏的编辑应邀参加警局内部的晚宴,打算将主厨的烹饪才华完整记录下来。
然而,这场晚宴刚开席就遭遇突发事件,警察局长的儿子遭人绑架,警方虽然很快锁定了窝藏人质的地点,但双方一直僵持不下。
这时候轮到主厨出马,做了一顿大餐送到绑匪面前,以此缓和僵局。
他知道局长儿子不爱吃萝卜,因此在菜里下了毒,计划一举剿灭这伙绑匪。
然而,这个计划只成功了一半。
局长儿子确实没吃有毒的萝卜,但主厨却为了给绑匪证明饭菜安全,硬着头皮吞下了有毒的菜肴。
幸运的是,人质最终获救,主厨也被抢救过来。
这篇本应该记录美食的报道,也因为绑架案严重跑题,字里行间最生动的段落,意外来自主厨对于毒萝卜的描述:
影片结尾,是停刊号的讣告专栏。
编辑部的所有编辑,合力完成了《法兰西特派》的最后一段文字。
说完剧情,估计小伙伴们都会觉得这部电影好像啥都说了,又好像啥都没说。
片中虽然“星光熠熠”,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 只有比尔·莫瑞饰演的主编。
他看似冷酷无情,但一直极力坚守杂志包容万象的宗旨,从不以职权压制编辑的写作。
他甚至有些过于纵容这些自命不凡的作家,任由他们在写作时超标消费,默许他们的文章远超规定的字数范围,宁愿他们写跑题,也不允许随意删改。
他是《法兰西特派》的主心骨,同事们也习惯了他的行事风格。
直到他离世,大家还是严格遵守他“不许哭”的原则,把所有的惋惜之情写进了讣告。
某种程度上说,停刊号里的三个专栏故事越是无厘头,就越能从侧面证明主编身上不明觉厉的特质。
但遗憾的是,这样的刻画在《法兰西特派》里有且仅有这一处。
剩下的绝大多数戏份,导演都过于沉迷自己的脑洞。
画幅变化、黑白彩色的切换,甚至是二维动画的运用,在片中并没有特定规律,仅仅是导演进行情绪引导的手段。
这就导致脑洞跟导演不一致的观众,很难完全get到他到底在自嗨什么。
所以在我看来,这部电影远不及韦斯·安德森的前作《布达佩斯大饭店》。
《布达佩斯大饭店》虽然也充满各种闹剧式的情节、花哨的构图玩到飞起,但并未牺牲掉人物刻画。
比如,故事里门童“零”的忠诚不仅体现在工作中,对恋人也是如此。
即便年过半百,提起早逝的恋人他依旧会瞬间泪流满面。
女主角艾格莎不仅美丽、善良,同时也是一位勇敢、聪明的女性。
至于男主角古斯塔夫,导演更是花了不少功夫。
片中五个相互关联的章节,一直在全方位描述男主坚持的“体面”。
他毫不掩饰自己流连于有钱的妇人之间,却总是在自己的门童面前避而不谈。
他对下属要求严格,却从不颐指气使,成功越狱后,毫不吝啬对“零”的感激之情。
最重要的是,在道德沦丧的战争年代,古斯塔夫始终守护人类文明仅存的人性之光,为了保护“零”死在了枪口下。
并不存在的布达佩斯大饭店,正是因为人物身上的闪光点才充满魅力。
从这个角度来说,导演这次把阅读体验拍成一部电影的尝试,大胆却并不成功。
虽然演技派众多,但导演明显没有充分利用他们的实力。
比如曾经在他的作品里有出色表现的西尔莎·罗南,此次也沦为以蓝色眼睛博出位的小龙套。
对大多数人来说,《法兰西特派》更像是一个导演做出来让自己开心的PPT文件,没人否认它的精美,但很少有人能品出其中的干货。
说到这里问题也来了,这种把个人化的情绪体验,用视听手法表现出来的漂亮产物,小伙伴们能接受吗?
© 版权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