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
猫影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巨物迷恋”的好莱坞导演,到底拍了什么?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5-01-06   浏览次数:190

讲真,《沙丘》公映后,褒贬不一,毁誉参半,

但丝毫不影响这个系列的继续,那些从影院走出的“牛蛙”粉丝们,一边走着“沙丘步”,一边兴奋的谈论着剧情。

无高光,铺垫长,巨物迷恋是大部分影迷对好莱坞新晋热门导演作品的总结,

这个号称是从未拍过烂片的传奇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

凭借《焦土之城》一炮走红后,

接连拍出《边境杀手》、《降临》、《银翼杀手:2049》等多部视听、语言与哲思、深度齐飞的佳作。

《沙丘》的隆重上映,更是奠定了丹尼斯·维伦纽瓦好莱坞最受欢迎导演的基石,

他贯穿始终的巨物迷恋,反高光成了他鲜明的个人风格,

那么,这位名导又是如何一步步封神的,

浅谈《焦土之城》、《边境杀手》、《沙丘》这三部作品,就能察觉到一些踪迹。

而优秀的导演都是具有女性意识的,这点在丹尼斯·维伦纽瓦身上尤其明显,

他的作品中,男女作为主角的几乎各占一半,

传达的“维式”精神也是相通的:如何与宿命和解。

《焦土之城》是把丹尼斯·维伦纽瓦风格呈现得较为完整的一部作品,

也是他跨别八年,重新做导演的一部有力之作,

正是这部影片让他跨入了优秀导演的行列,从此以后,一发不可收拾。

《焦土之城》讲的是一个关于母亲寻找儿子的故事,

但视角却是从母亲娜瓦尔的女儿珍妮开始的,

珍妮在母亲死后,接到一个任务,和双胞胎弟弟前往中东去找寻哥哥和父亲。

双胞胎弟弟觉得这个任务荒唐,

而作为数学助教的姐姐,则对母亲的临终遗言产生了兴趣,于是只身前往了那个战乱纷飞的地方。

随着姐姐的脚步,母亲的人生也开始展开

多年前,基督教徒娜瓦尔和一名伊斯兰教徒相爱,两人不被祝福,

娜瓦尔生下孩子被送到城里读书,随后战事频发,娜瓦尔离开书桌,去找寻自己的私生子,却在途中经历了大屠杀,

于是改变志向,决定刺杀当时的幕后黑手,

刺杀完成后,娜瓦尔经历了一场牢狱之灾,随后被解救,定居加拿大。

该片全程台词极少,氛围压抑,

主角珍妮常常是被维导从一个框带到另一个框,影片过去一半,片中也没有迎来常规里的高光,直到接近尾声,

这个在开头就埋下的伏笔给当事人珍妮和荧幕前的观众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这就是维导的作品风格,他的极力克制,反高光后的高光往往更动人,更具有震撼力。

到了《边境杀手》里,这种个人风格被运用得更为游刃有余,

尤其是和摄影师罗杰迪金斯,编剧泰勒·谢里丹的完美合作,

《边境杀手》无论是故事的趣味性,还是画面的欣赏性,亦或是导演的掌控能力,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释放。

《边境杀手》里绝美的夕阳风光,意想不到的结尾反转,

以及人在权力斗争漩涡中的无能为力,都把丹尼斯·维伦纽瓦式的悲剧诠释得美轮美奂。

而反光式叙事,也在这部作品里做到了极致化呈现,

一个忙碌于美墨西边境的联邦调查员凯特,在经历了一场惨绝人寰的斗争后,认为需要深入腹地打击犯罪,

于是和前来征召的特种部队一拍即合,随即前往墨西哥抓捕D贩首领。

在影片前的一个小时,凯特和观众都被蒙在鼓里,

在云里雾里的突击行动中,寻找幕后黑手,

直到凯特和队员们进行最后一次突击行动,她才得知此次行动的真实目的

而这幕后的真相不仅震撼了凯特,也让观众瞠目结舌。

这种叙事上的张力一直是丹尼斯·维伦纽瓦的特色,

他摒弃了传统好莱坞式的结构性高光,而是把故事高光深埋在剧情褶皱里,

让高光順叙事而生,总是能做到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而这个牵制观众,和观众产生共鸣的往往是故事贯穿始终的主角,由这个主角和观众一起去探寻真相。

除了反高光,宿命式人物也是丹尼斯·维伦纽瓦的标志,

《焦土之城》里的娜达尔,《边境杀手》里的凯特,《沙丘》里的保罗,

一开始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也有自己的行为逻辑,甚至有自以为需要探寻的真相。

等到故事结尾,他们才发现:

他们找寻的真相,并不是他们所期待的那一个,而是远远超出他们的认知,他们也只是无能为力的那一个,

宿命式人物的最终,是接受那个违反自由意志的那个真实的命运。

宿命感通常是悲剧式的,

可在丹尼斯·维伦纽瓦的火力全开下,这种悲剧式的故事往往又残留一点向上的生命力。

在《银翼杀手:2049》里,复制人湮灭在皑皑白雪里;

在《边境杀手》里,落魄的凯特望着亚历桑德罗远去的背影,眼中闪烁着迷茫时;

当《焦土之城》里双胞胎搞清楚真相,把信交还给哥哥时的镇静,

这些都是接受宿命,接受苦难,接受历史车轮的碾压后,人类所独有的坚韧

反观,宿命式人物,如果说这些都还需要故事做承接,

那么,巨物迷恋便是丹尼斯·维伦纽瓦的独有标识。

《银翼杀手:2049》里废土中的巨大雕塑,《宿敌》里逼仄到让人喘不过气的巨大建筑群,《降临》里肃穆的圆形巨大外生物体,

这都是丹尼斯·维伦纽瓦的标志性符号。

为了强化这些符号化的象征物,丹尼斯·维伦纽瓦甚至会做减法,

诸如《沙丘》原著中有很多关于沙虫在沙漠里活动的描绘,

浓缩到电影版《沙丘》里就只有一个凌空露出深渊巨口和主角保罗对峙的场面,

而正是这种极致化的呈现使得前面一直在人们口中铺垫的杀虫,在这个时候的亮相才有震撼人心的功力。

THE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