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观影报告】《误杀2》:死亡也是一种胜利,你永远想象不到父爱有多伟大!-文|吃一只甜筒
放映电影:《误杀2》
放映时间:12月22日(周三)19:00—21:30
放映地点:UME影城(上海新天地店)
主持人:藤井树
嘉宾:编剧李鹏
《误杀2》藤井树观影团现场大合影
爱才能无畏
《误杀2》与其他类型影片不同,它摒弃了烧脑的情节与复杂的人物关系,用一种温情脉脉的方式讲述了一个温暖的故事。
相比《误杀》来说,《误杀2》中事件的反转并没有达到大众的期待值,但这也恰恰是这部电影能给观众带来的不一样的体验。
我们很少看这类影片会感动落泪,但《误杀2》做到了。
《误杀2》以“亲情”作为出发点,描述了一位父亲为了救自己孩子,与“看不见的对手”殊死搏斗,最后自我牺牲的故事。
影片中,那一句“我们老老实实工作,孩子病了我们就卖了房子到处借钱,可为什么赢的总是你们?”让人背后发凉。
让林日朗没有想到的是,其实他从一开始就输了,而且输得彻底。
我们都说“为母则刚,为父则强”,也许只有我们真正当上父母的那一刻,才能理解林日朗的无奈与绝望。
《误杀2》在情感的渲染与人物的塑造上无疑是成功的。林日朗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个体,更是如今社会中的一类群像。
他们勤勤恳恳工作挣钱,却被这个社会或是“规则”逼迫到生活的死角,他们拼命地只想过好自己的生活,却发现这也是件难事。
就像电影中那位老人说的“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不是普通孩子。”
《误杀2》不仅仅是在讲父爱和温情,更在讲平凡人要怎么去反抗命运。“我们可以忍气吞声、卑微地活着,但是我们不能像虫子一样被人踩死。”
死并不可怕,爱才能无畏。
当一声枪响,子弹穿过林日朗的头时,我们才明白所有人都中了他的“圈套”,他早已做好了为儿子牺牲的准备。他知道,死亡也是一种胜利。
小虫问爸爸:“为什么萤火虫靠近光就不亮了呢?”爸爸回答:“因为他们的光太弱了,只有在黑暗的地方才看得见。”
直击观影现场
本场电影活动中,许多观众携父亲一同观看。
【藤井树对话编剧李鹏】
所谓“误杀”,它既是指当时案发现场发生的一次误杀,同时也是指整个环境对人的“误杀”,所以它其实有两层含义。
藤井树:这部影片买了一个故事的版权,在翻拍的过程中,团队做了很多剧作上的改编。我认为它抛弃了《误杀1》在悬疑上的描写,反而着重于刻画人物的情感。尤其是肖央这个角色,作为父亲,他对于儿子到底能奉献到什么程度,我认为这种情感力量是团队在剧作方面下了功夫的。所以这个是你们在写这个故事的时候,一开始就定下来的方案吗?
编剧李鹏:这是我们的主题之一,因为跟您提到的《误杀1》很像,其中有很大的比重是围绕家庭与父亲的担当。到了《误杀2》,我们首先对《迫在眉梢》这个故事进行改编。从编剧层面出发,我们接到这个项目之后,首先是考虑《误杀1》和《误杀2》的主题衔接的问题。如果做家庭这一块的话,可能是很多观众能够产生共鸣的地方。
藤井树:我们可以看到肖央演的父亲为了孩子能够自我牺牲,以及他在情感上投入了很多,那么你们有没有在《误杀2》中比较着重于人物的塑造?
编剧李鹏:是有的,因为这个故事本身是发生在医院里,作为我们老百姓来讲,几乎每个人都有生病的经历,无论是亲属也好还是自己也好。所以从这方面来讲,第一是能让人产生共情,第二也是为了和《误杀1》肖央演的那个父亲角色有所呼应。
我们更希望的是能把面做大一些,之所以把视线放在肖央老师演的父亲身上,是因为它是由这个故事决定的。可能在面对一个很大的危机的时候,一个父亲的担当就会展现出来,所以这个故事的原型就决定了我们更侧重于父亲这个角色的塑造。
藤井树:你自己有小孩吗?你在写这个故事的时候,有没有把你自己的孩子,包括你们生活中的一些素材代入进去?哪一场戏是你自己认为最有感觉的?
编剧李鹏:因为写《误杀2》之前,团队选我去做主要改编,就是因为我是团队里面唯一一个结过婚并且有小孩的人。所以作为一个父亲,我可能更合适一些。在写《误杀2》的时候也是碰上我家里小孩生病了,我当时在医院陪护时,就看到了心脏科住院部的那些生病小孩的现状。
我个人触动最大的地方是小姗父亲那一场戏。那一个段落是我亲身经历过的,我当时在病房门口看到了一位父亲,他当时是很淡定地在打电话,电话的内容就是说孩子刚刚走了。他先安慰着他自己的父母,表现得特别冷静,但是打完电话之后蹲在地上哭起来了。我觉得这个场景特别戳心。所以我在医院里面见到这些场景之后,特别希望能够把他们那种内在的情感表达出来。
藤井树:我认为影片中有一个把情感推向极致的片段就是小虫接受移植手术,但是装心脏的箱子里是空的。这场戏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也把最后一点“信任感”都摧毁了,那种绝望感是非常强烈的,那么这场戏你们当时创作的时候是怎么设计的?
编剧李鹏:原版里是没有涉及到这个情节的,我们在改编的时候觉得原版里主要是批判美国本土的医疗制度,但我们一开始就没有想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医疗制度,因为这个比较尖锐,另外这样做的话面就相对小了,故事也没有深度了。所以我们就把矛盾的剧烈冲突转变了,我们可以看到林日朗在跟他妻子通电话的时候情绪转变是非常大的,一开始先是惊讶,后来他发现是一个圈套便开始愤怒直至绝望。
【观众对话编剧李鹏】
观众一:因为我看过《误杀1》,所以看完《误杀2 》以后我很好奇为什么故事背景都发生在泰国?关于场景的选择你们是怎么想的?
编剧李鹏:大家都以为在泰国,但其实并不是,这是一个架空的地方。故事发生在一个貌似东南亚的某地,里面的语言都是泰文、老挝、缅甸等等,反正都是我们美术组造出来的文字。影片中的语言以汉语为主,同时加上了一些其他地方的语言。
观众二:我最后看完的时候发现出字幕的时候有一个彩蛋,是任达华恭喜林老师杀青,那么林日朗这个角色本身是一个编剧,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前面所有的戏都是他编的?
编剧李鹏:我认为是可以的,首先我要说明一点,我们在整个剧本创作过程当中,最后彩蛋部分是没有写的。到了临近拍摄的时候,吾驷老师提出来,影片给人的感觉特别的悲情和有压力感。于是我就提出来用这种方式,能够让大家在离场时好受一些。其实我们就是想把这个理解方式交给大家去选择,你如果希望它是什么结果,你就可以往那方面想,并没有说有一个固定的思维。
观众三:我是想要从剧情方面提出一点,影片中市长儿子做心脏移植手术的地址恰好在急诊室的楼上,后面主角被“枪杀”以后,他做心脏移植的手术是被运到了他儿子所在的住院大楼,那么也就是说心脏移植的地点出现在两栋不同的楼里面。我自己本身是学医出身的,从现实来讲是不大可能的。那么是不是为了做艺术冲突,让两位父亲面对面,为了让真相大白,所以才做了这样一种设计?
编剧李鹏:首先这里面是从现实层面考虑,大家如果仔细看的话,会发现市长的儿子是发生了车祸,急需动手术,这个车祸的时间是与电影当中的事件隔得非常近的。我们在创作过程当中也咨询过一些心脏科的医生,如果发生车祸的话,有没有可能会有两个地方同时做心脏手术,他说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所以如果是在很紧急的情况下是有可能成立的,市长他们根本来不及去找一个隐蔽的地方去遮盖这件事,所以露出了马脚。
当时的手术室刚好是在劫持现场的楼上,这也是我提出来的一种方案。在《误杀1》当中警察局长拉温一直在寻找儿子,但其实他的儿子一直在他脚下埋着。我想在《误杀2》中也营造这样一个感觉,所以设计成他一直在寻找儿子的心脏,但那颗心脏其实就在他头顶上方。我们常说电影逻辑分为现实逻辑和戏剧逻辑。所谓现实逻辑,就是要紧紧围绕着现实中这个事件是不是有可能发生。但有时候需要特别着重强调某种戏剧感,或者某种主题表达的时候,可能会设计得稍微跳脱一点来符合戏剧逻辑。
观众四:在影片中肖央演的父亲角色去借了高利贷,但他借到了钱来到医院后,发现心脏已经被劫走了,影片的后面再也没有提到高利贷这个事,这里是怎么考虑的呢?
编剧李鹏:其实这都是我们考虑过要不要解决这个事,这个问题后来也被媒体和观众讨论。但我们想象一下这样一个可怜的家庭,已经被媒体曝光了,那他们的这一部分钱款,我感觉应该还是会有很多人愿意帮助他们。这个事变成了一个社会公众事件之后,其实就会有很多途径去解决了。
感谢编剧李鹏的精彩交流,也感谢各位团友的参与!
同时感谢UME影城(上海新天地店)对本次观影团活动的大力支持!
如果你喜欢这部电影,《误杀2》正在院线热映中,快推荐身边的朋友们去看吧!
今日话题
对父亲最想说的一句话
© 版权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