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
猫影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长春电影节举行校长论坛 探索大国工匠的育才之路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4-10-15   浏览次数:127

12月23日,第十六届中国长春电影节迎来“中国电影·校长论坛——中国影视人才培养前瞻”,邀请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四所国内著名影视高校的校长齐聚一堂,探索“大国工匠”的育才之路。

高校校长围绕电影人才培养各抒己见

 

四位高校校长围绕电影人才培养各抒己见,他们分别是: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中央戏剧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校学术委员会主任郝戎,上海戏剧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黄昌勇以及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主持工作)胡智锋。本次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杨乘虎主持。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

 

中国传媒大学的廖祥忠校长在论坛上提出,现在大学中的教育,除了文化专业知识,也应该传递工匠精神。电影学子在面临机遇与挑战时应该要把握细节,凝练做事的方式方法,不要好高骛远,要将自身定位为“工匠”,才能行稳致远。如果电影人没有以工匠精神为基础,也不可能成为“大师”。

中央戏剧学院的郝戎校长现场连线

 

中央戏剧学院的郝戎校长通过连线表示,专业艺术院校培养学生的基本技术技能,是让他们成为“工匠”的前提和基础。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作为合格“工匠”的艺德,正所谓——要学演戏,先学做人,做艺先做人。为响应总书记在文代会上的讲话,演员要扎到人民群众当中去汲取营养,才有可能养成合格的工匠精神。因此,中戏在人才教育上既抓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也抓德育建设。

上海戏剧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黄昌勇

 

上海戏剧学院的黄昌勇校长认为,影视高校培养学生一定要强调实践,强调对技术技能的掌握。另外,也要培养他们在追求事业上十年磨一剑的精神。“现在电影界培养人才有点急躁与功利,很多电影拍摄周期短,匆匆上马,匆匆完结。最近王家卫导演在上海拍摄《繁花》,他拍电视剧拍的节奏偏慢,但我认为这就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认真对待艺术的态度。”

北京电影学院的胡智锋校长则将工匠精神归纳为三个“态”

 

北京电影学院的胡智锋校长则将工匠精神归纳为三个“态”——敬畏的姿态,敬业的状态,以及找到自身最好的语态,“说到底就是要反复打磨,反对浅尝辄止,要扎根生活。”

 

如今,越来越多国内大学开始开办影视专业,今年教育部同时批了八所艺术院校,其中七所名为“电影学院”,同类院校之间如何面对竞争问题?胡智锋指出,我国艺术教育的体量和规模目前还不够,同类院校的扩充是好事,对国家整体需求也是必要的。艺术类院校最终目标都是为国为党育才育人,北电、中传、中戏都有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先天的差异性,他们还组建了“三校联盟”,在戏剧影视学科很多重大工作上,有着非常密切的合作,形成互补,避免恶性与无序的竞争。

与会嘉宾现场合影

 

“校长论坛”最后,廖祥忠校长引用了总书记在文代会上的讲话,这篇讲话不但为中国文艺发展指明方向,而且提供了路径与方法。从事文艺的教育工作者,要把总书记对于文艺工作者的要求,转化为各大院校的培养计划,在立德树人中行于学生之心,行于学生之行,才能培养出达到总书记要求的艺术家们。

 

黄昌勇校长表示,总书记的讲话令他感到责任重大,未来要继续和兄弟院校携手同行,把青年文艺人才的培养工作做得更好。胡智锋校长感受到总书记讲话的精神号召,“影视教育从业者要用心、用情、用力去培养优秀人才,才能为新时代的中国文艺留下经典,创造高峰。”

THE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