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我看见周星驰的眼泪-不说假话,只说真话。
大年初一更是。
所以这份猪年祝福,肯定对你管用。
新年了,首先祝你:
心态,猪一样温和;生活,猪一样自在。
有人说,Sir和周星驰穿一条裤子。所以Sir对星爷新片的评价“很有水分”。
哎……本来Sir也这么觉得。
但看完这部后,如果和他交情一般,Sir会评价说“真的好嘢”,因为表扬不担嫌疑。
但交情好,这种表扬就说不出口。
还是具体点吧——它带着猪的精神,有搞笑,有真泪,不愧高级喜剧:
《新喜剧之王》
看它之前,坦白讲,Sir比你们还怀疑。
作为一个二十年老粉,Sir特明白有多少爱,就藏多少恨。
周星驰今年57。
和他同代的香港演员,刘德华、梁朝伟、成龙等,烂片里头发光;
香港导演,王晶、刘镇伟、袁和平等,才华不断走光。
可这次,星爷真的告别了特效大片,走回了中二励志。
但里面,又看得出一种老年人沧桑的回头一望——
娱乐圈的“成功富贵”我算看明白了,可还是对奋斗的激情不死。
所以在他自己,是一生不断把玩的情结反刍;在大众,这是嫌疑感颇大的“延续经典”。
周星驰也一样,两个风险必须得担着——
第一,毁经典。把《喜剧之王》的招牌彻底砸掉,卖到废品站,赚点垃圾钱。
第二,照搬经典。换汤不换药……还是垃圾。
除非,他是真的在延续经典。
《新喜剧之王》是吗?
坦白说,看《新喜剧之王》前半段,Sir还有点恍惚。
但就是觉得,周星驰变了。
先回顾一下1998年的《喜剧之王》。
主角尹天仇,一个中年龙套,浑身上下仅两个长处,一是不自知,二是不要脸(好吧你非要说有三个你很yellow)。
不自知,所以到处装资深演员,教人演戏;
不要脸,所以不论怎么骂他,他都好意思跑回来。
他很努力地争取机会,但直到最后他也没成大演员,也没获得什么自我成长。
而《新喜剧之王》的主角是一个女龙套,如梦(鄂靖文 饰)。
周星驰告诉我们,20年后的今天,是一个努力更难被肯定的时代。
想成功的,活得抓马;成功过的呢,活得更抓马。
这一次,周星驰的笑料很有时代感——
大牌演员经常忘词,那就念“12345”,台词后期再配音。
虽然大环境不一样,主角却没什么不同。
如梦,和尹天仇很像——
对表演认真,认真到过分,甚至令人发指。
有人说,不稀奇。
对,这种人设不稀奇,但他只要还在身边存在着,电影里就可以有。
假如现实困境没改变,那么所有绕开困境的电影,就是不对。
再者,这种人在电影里不稀奇,在现实却很稀奇——
比如说你身为主管,刚招了一个实习生,要他打印一张简单的部门通知,他却偏偏加戏,又要排版得体,又要加工字体,还想做点视觉……
第一次问你,你会说有必要吗,省省吧;
第二次问你,你会说效率效率!一张破通知你费什么劲;
第三次问你,你会头也不抬说滚;
第四次,你可能不会让她再问了,真滚了。
尹天仇、如梦这种人的最大错误,不是烦人。
是他们的认真,无意间消耗了其他人的成本。
你知不知道因为你不想死
浪费了多少秒、多少格底片、多少钱
还有多少工作人员的时间和心血
不过,如梦并不算完全照搬尹天仇人设。
那是一种周星驰从前频繁用、却一直看不起的东西……
1、眼泪
如果你了解周星驰你会发现,他是有点臭直男的(Sir也是)。
只要他们大方对着镜头落泪,那就不是因为苦,而是因为“丑”。
举几个例子:《大话西游》的眼泪,是死到临头的渣男求生欲;《审死官》的眼泪,是泯灭了良心的自我厌恶;《大内密探零零发》的眼泪,是看到皇上后宫丑丽三千时,感同身受的直男式同情。
周星驰不喜欢眼泪。
在他眼里,哭是对脆弱最危险的暴露,而且一无是处。
你哭,也改变不了什么。
你哭,也没人帮你,说不定还更笑话你。
所以在《喜剧之王》,他会让配角哭得很丑。
因为哭就是丑,哭就是欠揍。
我们一般说,喜剧是周星驰的自嘲。
但更进一步去想,也是对难过最好的掩饰。
如果Sir没记错,如梦在《新喜剧之王》至少哭了3次。
有一滴眼泪,Sir记得深。
如梦的美女室友,随随便便就被选为女主,还跟如梦哭诉说“我没准备啊,我不想当女主啊!”
如梦紧紧抱着她,心比她更痛——因为室友说“他们死都不选你”。
这时,一滴眼泪悄悄流下。
Sir当时就觉得,周星驰回来了。
他又开始残忍地,嘲讽起小人物最真实的努力了。
这也是Sir开头说的“周星驰曾经的中二”——人生很残忍,那何妨再残忍一点?
我们可以说,这是一种关于残忍的暴力美学。
你看着笑,然后痛,然后想:我靠,这不就是真正的喜剧?
《新喜剧之王》有一场海选戏。
海选中,如梦身边的竞争对手们,要么美若天仙,要么色相奔放,要么戏精附体,要么技艺过人。
身处其中的如梦,就像《国产凌凌漆》里,站在一帮牛逼闪闪的死囚中的凌凌漆,觉得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行。
我的生存,我想要的成功,完全没有说服力啊!
此时,疑问早已深深钻入观众心里:
对啊,凭什么是我?
想跳出猪一样的人生,可凭什么轮到我?
所有那些被忽视、被践踏、被丑化的情感,其实都是星爷人物的核心品格。
也进而成为了悲剧与喜剧唯一的交汇点。
流不起眼泪的主角,最易让观众代入自己,这是周星驰的1。
但星爷电影令我们熟悉的,还有一个2。
一个残忍的客观世界。
分析1和2的重心与关系,常常是Sir分辨导演内心的私家方法。
到底1大,还是2大,决定了很多导演的世界观。
2、残忍
预告片中,我们见过穿着外卖衣服的如梦,被一个西装导演狂diss。
人类最大的灾难就是这种人
你的第一想法是什么?
这导演,肯定是个大反派啊。
但当你真正看了片,就会发现不同——
导演开始说好,只想礼貌地把她打发走。
但她三番两次冲回来,导演才终于发飙说出狠话:
你永远都没有
永远就是从现在直到宇宙毁灭
你说,究竟是世界不对,还是如梦不对?
是2不对,还是1不对?
这可能就是开头Sir说的,57岁星爷的回头一望。
曾经,1比2强。
但现在的星爷觉得,2也许没有那么不对。
《新喜剧之王》也由此,获得了一些有别于以前的老成气质:
他承认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可他还忘不了,可恨之处,也正是可爱之处。
(1和2,不正像我们对自己的反复拷问?)
下面这一点非讲不可(确实涉及剧透,请没看片的同学谨慎服用):
3
2
1
开始——
当如梦成功后,有一个丑女问她“我当演员能行嘛?”
“你不行,从现在到宇宙灭亡你都没机会的。”
此时丑女崩溃,而如梦接着又说:“你不要管我说什么,继续努力吧,你会成功的。”
为什么要这样一反一正?
这可能是周星驰内心的奋斗真谛,叫做:
想成功啊,心上得插着一把刀。
安慰,鼓励,大人物的指引,都不是你的药。
毒药,才是药。
如果Sir站着说话不腰疼地说,这是一种心理变态。
当变态就是现实,那么戳穿这种变态的内核,不也是一种更实际的悲悯?
反刍你受到的暴力,就是一种激励。
也因此,现在的星爷对客观世界不再那么含有敌意,《新喜剧之王》的角色不再非黑即白或者正反分明。
一个暴怒的老父亲,不一定是反派;
一个急躁的导演,未必就不尊重作品;
2可以很正确,但1仍然要存在。
1和2的关系说完了,还缺一个3。
残忍的现实下,被逼着变态的一个个小人物,如何收尾才对得起观众?
因为现实太渺茫,所以个人奋斗的大比率结果,我们都了然。
童话太假了。
这个时代真没人信童话了。
编童话故事就是找死。
所以,还能给电影一个童话结局吗?
靠,星爷还真敢给。
3、童话
王宝强这次真是本片亮点。
尤其当他说出蹩脚英文的床戏时,Sir笑死了。
他演一个过气明星马可。不仅过气还自私,冷酷,完全不care其他人的饭碗。
周星驰在黑某些过气明星么?
不,他在黑自己。
如果你见过周星驰在片场的样子,你会发现他和马可有点像。
都(曾)是演员、都不满足于其他演员的表达、都不被人理解、都常常暴怒。
有一场戏很好玩——马可坐公车不想被人认出,于是戴了一顶帽子……
就是周星驰拍戏时,那顶标志性的“防偷拍帽”。
这明显是周星驰没有演出的演出,借着帽子,周星驰完成了隐秘的自黑。
在之前探班时,Sir曾想刺探一把电影结尾。星爷当然狡猾,完全不漏口风,却说了另外的话:
但现在我不这么看,我也不知道我现在是更童话,还是“更现实”了。比如我们看看王宝强,他的人生看起来像童话,可他的奋斗经历像吗?
你看最终都会有宝强这样的人出现,在一大堆人当中,不断有一个宝强跳出来,最后他终于成功;还有第二个宝强,又能成功。
看完片再回想这段话,Sir明白了星爷敢拍童话。
都知道童话假,奋斗太渺茫。
很多时候我们想的,就像崔健唱的——“眼前的问题很多无法解决,可总是没什么机会是更大的问题”。
尤其在当下,我们从下往上看,抬头仰望的出口,变得只是一颗小小光点。
可光点之上呢?
我们没经历,星爷经历过,于是他给马可这个曾经红过的大人物,设计了一个小细节——
两次三番拿出一个小盒子,倒出几粒药吃。
这暗示他有病,却不知道啥病……
是心病。
一种在巨大的地位升腾中,日夜焦虑的自我怀疑和自我厌恶。
这种自黑的反省,同时暴露出星爷一种对过去的迷恋。
他觉得,尹天仇和如梦都很简单、强大,而躺在功劳簿上的任何成功人士的快乐,都值得怀疑。
周星驰相信的,无非是“奋斗中,才幸福”。
他当然知道童话的结局假,他更知道,不相信自己能行的人,会输得更早。
所以一个人只要想追梦,唯一的办法,就是“童话自己”。
一个人想永远对世界充满好奇,唯一的办法,也是“童话自己”。
用忍,对待世界的残忍。
说穿了,道理朴素得让人无f**k说。
可值得尊重的人生,不都是这种活法。
© 版权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