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假扮科研的杀戮游戏——《贝尔科实验》-
今天聊聊美国 / 哥伦比亚电影《贝尔科实验》。
片名The Belko Experiment (2016),别名办公室大狂杀(台) / 办公室大逃杀 / 别尔科实验。
本片发生在一栋偏僻大楼中,贝尔科公司的职员们按照惯例来到公司上班。
突然大楼门窗紧锁,这群职员被告知必须相互屠杀才能有一丝活下去的机会。
大家很快陷入惊慌、恐惧、错愕、迷茫等一系列情绪之中,生存下去成了他们的唯一信念。
《贝尔科实验》的导演是克瑞格·麦克林恩(Greg Mclean),编剧是我们熟悉的“滚导”詹姆斯·古恩(James Gunn)。
其实最初本片的编剧导演都是詹姆斯·古恩,不过他完成编剧后很快退出了这个项目,因为他并不像花费几个月的时间拍摄一部满是血浆暴力的电影,并且他还在经历离婚。
滚导后来也表示,他很开心看到影片由克瑞格·麦克林恩接手并取得新进展,很期待成片效果。
本片主角小约翰·加拉赫(John Gallagher, Jr.)曾经在滚导执导的前一部电影中参与试镜,也就是《银河护卫队》(Guardians of the Galaxy ,2014),但并没有能够入选。
不过滚导觉得他是试镜过程中看到的最好的演员,一定要找机会和他合作。这就有了小约翰·加拉赫主演本片。
当然你还会看到“勇度”迈克尔·鲁克(Michael Rooker)等熟悉面孔。
詹姆斯·古恩仅用两周时间就完成了本片初稿,他表示自己是在一个梦里汲取到的灵感。
其实大家也可以很明显看得出,本片的剧情很大程度源自北野武的《大逃杀》(バトル・ロワイアル / Batoru rowaiaru ,2000),并且和《大逃杀》一样都使用了朱塞佩·威尔第(Giuseppe Verdi)的《安魂曲》(Requiem)做配乐。
影片核心就是将一群人丢进人为创造的极端环境里,逼迫他们为了生存做出选择,然后主办方还要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去批判幸存者的人性。
其实人性从来都是不可考的,用一个并不存在的环境背景去考验人性,得到的结果必然也是不准确的。只是苦了那些倒霉蛋,被困在一个无解的困境中。
道德要有特定的背景条件才能实施,生产力和安全感达到一定条件,人们才会考虑道德。在生存都无法保证的情况下,活着就成为首要任务。道德的优先级会不断下降,直到消失。
道德伴随生产力提高而产生,同样也会随着生产力下降而消失。主办方在一个道德不应该存在的环境里,刻意测试一群人的人性,本身就很扯淡。
早在196年时,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兰姆博士(Stanley Milgram)就设计进行了一次社会心理学科学实验,也就是著名的米尔格伦实验(Milgram experiment),又称权力服从研究(Obedience to Authority Study)。
实验目的是为了测试受测者,在遭遇权威者下达违背良心的命令时,他的人性能发挥多少拒绝力量。
实验结果就是,权威往往胜出。人们极其愿意在权威的指挥下进行各种操作,哪怕这些指令有违人性。
《贝尔科实验》更进一步,直接消灭了反抗者提出异议的可能,任何不愿意服从命令的职员很快就会被处决。主办方逼迫职员们听从不符合人性的命令,而且整个实验也只会有一个结果。
贝尔科实验其实就是借着社会心理学科学实验的名号,满足幕后主办方变态心理的一场游戏。所有被关在大楼里的都只是可怜的小白鼠,从进入大楼的一刻起,他们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主办方给自己脸上贴金,安上了科学研究的名头,硬要扯上人性,骨子里就是一群嗜血变态罢了,和科学研究毫不沾边。
所以这个实验本身就不是个正经实验,如果本片能够多挖掘一些变态主办方的故事,整片效果会更好。
最后再借着主角之口揭示一下变态主办方的恶趣味,免得有些观众看不懂,说不定最后影片评分还会高一些。
电影开始不久,男主角迈克(Mike)从街头小贩那里买了一个玉米芯玩偶,小贩说这个玩偶能带来好运。
随着电影发展,这个玩偶在不同角色之间传递,最终又回到了迈克手中。
而迈克也就是那唯一的幸存者。
假扮科研的杀戮游戏,
真实无解的人性炼狱。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 版权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