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影
猫影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这才是国产好片子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4-10-17   浏览次数:218

在近些年关于乡土中国式的题材电影拍摄当中,涌现了许许多多商业化的作品,在主旋律上有《我和我的家乡》、在第六代导演讲述人情温暖中,有贾樟柯的《小武》、《山河故人》等、在批判性上有《白鹿原》、《黄土地》等作品。

(《小武》剧照)

(《那人那山那狗》剧照)

于是我们在《那人那山那狗》当中看到了一个处于危机与封闭当中,急需传承与启蒙走向现代化的乡村形象。与蒋能杰拍摄的《矮婆》一样,同时它又是温情脉脉、安定的现代田园。

《那人那山那狗》当中,描述母亲形象是,一辈子向泥土讨生活的人,在哪里出生就在哪里死去。

自然化、诗意化的修辞方式为 乡土中国开启了另一层讲述故事的可能性。电影当中也带着一种寻根一般难以割舍的乡土情结。

如同《桃花源记》当中陶渊明写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如同老子理想的极端乡土社会:“鸡犬相闻。”

(《我和我的家乡》剧照)

在《那人那山那狗》这部电影,由中国广播艺术团一级作曲家王晓锋老师为其作曲,给电影多增添了一股浪漫悠扬的基调。

于是在视听语言的加持下,这部电影的影像风格,也构成了中国早期的、本土的诗意电影风格。

苏联诗电影多以形而上的,完成个人英雄主义理想使命,进入自我潜意识当中,与自我内心博弈并完成个人英雄主义使命的内核进行创作。镜头无衔接道理的拼接作为无节奏的哲学诗意性表现。

中国早期诗意电影则继承中国古典宋词唐诗韵味的,以天气变化撰写内心、以外在表象突出情绪转变的拍摄风格。镜头形散神不散、留白创作的结构特征。

《百鸟朝凤》上映时,已不再为观众喜爱,中国现代性的城市构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展开,现代性的电影叙事模式,让等待被启蒙被拯救的乡土中国式电影彻底失去了话语权。

THE END
*
*
*
*